简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上传人:luoxia****01801 文档编号:56190802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简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一、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 目前很多小学教师也开始重视数学与实际相联系,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并逐渐将 其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中,继而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通过小学数学解决问 题多样化策略的运用,能够明显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以及培养 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相关的实践中推广应用 二、提升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重要意义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 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与解题方法,并且能够得到必要的数学

2、思维强化,从 而获得广泛的数学获得经验,提高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 中,提升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基于数学课程本身的特征所决定,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实用性、逻辑性以及严密性 比较突出的学科。其主要是由点、线、面、体等抽象的集合概念以及复杂多变的数学符号、 数学公式所构成的。同时,很多数学知识还和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具 有很强的实用价值,通过多样化数学解题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验到多样化的学习快乐。 2.优化小学数学课程教学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教学策

3、略必然会成为必然的 趋势,采用该种途径不仅能够有效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彰显出学生的不同个性,而且 还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应用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 的不同,对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基于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辩论 和验证,继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3.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当前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之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很 多教师也开始受到创新观念的影响,开始逐步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的束缚,在小学数学的 课堂教学中倡导多样化的解题方法,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而学生也在多样化解题方法的 探索和应用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解题问题能力,

4、更好地培养了自身的发散思维。 三、实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主要途径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非 常重要,这就需要教师来对传统提出问题的方式进行优化,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教师通过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来优化相应的情境设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即使学生并没有 达到思考出解题途径的目的,也能在思考的过程中以及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学会有针对性 地进行问题思考,再遇到这样的问题,也能从相似的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课本中关于“倍数”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在小红和小明的身上分别有

5、 3 个苹果和 4 个苹果,而现在老师这里一共有 20 个苹果,应 该怎么分配才能让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 2 倍?”,可见,这个例子的生活化场景比较强,能 够让小学生更好地结合刚学习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继而真正提升小学生解决数学 问题的能力。 2.紧密联系生活,提升实践能力 学习知识的目的便是让其能够更好地与生活相联系,以更加有效地解决生活中所遇 到的各种问题。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和生活联系紧密、 实践性较强的问题,让小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数学知识,然后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探索,以 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比如,在学习“长方体体积”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将一些不 规则

6、的教学道具带入到课堂中,如土豆、苹果等等,让学生通过思考如何才能够有效地测 出其体积。这时候,有些小学生就能够思考出可以将不规则的教学道具和水一起放入到长 方体容器中,然后得出结果便是二者的体积之和减去原有水的体积,接下来还会有小学生 发现通过水上升的高度也能够测算出,也就出现了不同的解题方法,教师最后进行归纳总 结,引导学生开发自身的发散思维。 3.巧妙设置悬念,强化解题意识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生往往有着更加强烈的好奇心,一旦其对某 个问题产生疑惑时,在迫切想要知道结果的情况之下,就容易引发思考。因此,在小学数 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地设置悬念,引发小学生对问题进

7、行思考,使其能够 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继而获得答案。在如,在学习“乘除法计算的应用题”时, 教师可以通过如下的问题来开始教学:“小红的妈妈到超市买杯子,杯子有 2 元和 3 元两种, 此时小红的妈妈给了售货员 20 元钱,找回了 2 元钱,请问她一共买了几个杯子?”。 在教师发布了这个问题之后,小学生们得到的答案并不统一,有说 9 个,有说 6 个,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学生给出了哪种答案,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此时小学生就会 产生疑惑,然后进入到思考和讨论之中。之后通过教师的讲解,小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小红 的妈妈买杯子有三种情况,即是只买 2 元钱的、只买 3 元钱的以及两种都买三种情况。由 于该类题目并没有标准的答案,只要学生的设计合理,都能够作为正确答案,可以,通过 教师这种设置悬念的方式来促使学生以自己个性化的思维能够得出较为独特的答案。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小学 生应该掌握的重要能力,因此,应该加强对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从而不断提升小 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