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产品使用及监管2014.07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189529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消毒产品使用及监管2014.07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医院消毒产品使用及监管2014.07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医院消毒产品使用及监管2014.07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医院消毒产品使用及监管2014.07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医院消毒产品使用及监管2014.07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消毒产品使用及监管2014.0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消毒产品使用及监管2014.07(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消毒产品的使用与监管,李素英 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教师简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质控中心主任医师; 国家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专家; 卫生部内镜微创装备与消毒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卫生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等。,前 言,伴随着人类卫生、感染控制观念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近30年来,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新阶段。-组织体系不断健全-专业队伍逐渐壮大-技术标准日趋完善-专业技术培训规范,前 言,-感染监测有序-控制措施增多-学术交流广泛-科研带动感控-理念快速更

2、新,感染控制有效、病人健康保障,组织体系不断健全,2013.05.17日,卫生计生委成立了国家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简称国家院感质控中心,目前挂靠在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承担国家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职能。 各省、市均建立了省、市级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在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本辖区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各医疗机构建立了运行良好的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网络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明确医院院长是本单位医院感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有满足工作要求的医院感染专(兼)职人员); 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专业队伍逐渐壮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颁布

3、,使医院感染管理的专业队伍建设提到了各医疗机构的议事日程。 按要求配备专(兼)职人员; 知识结构趋于合理,专业素质明显提高; 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强化责任意识。,技术标准日趋完善,自2006年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印发了8个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技术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WS310.1 -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2 -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310.3 -2009),技术标准日趋完善,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

4、S/T312-2009)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 2012)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专业培训规范,建立了全国医院感染培训基地-设在湖南湘亚医院,已举办培训班100多期。 积极探索国家和地方综合或专业性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升国家整体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能力和水平。,专业培训规范,2013年5月,国家医院感染质控中心,确定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践基地9个,有效期至2016年5月。 北京协和医院、

5、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友谊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感染监测有序,自1986年始,我们国家有组织的进行了医院感染监测,卫生部当时组成17家试点医院成立了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系统,进行全院综合性监测,1989年卫生部医政司决定,各省、自治区选派省(市)、地、县三级具有代表性的医院各1所参加,监测系统扩大到103所,1992年发展到134所医院。,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络的建立,标志我国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迈入了一个新时代。,感染监测有序,监测方法逐渐规范,从回顾性监测到前瞻性监测,从全院综合性监测到目标性监测

6、。 2009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 新建或未开展过医院感染监测的医院,应先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监测时间应不少于2年。 已经开展2年以上全院综合性监测的医院应开展目标性监测。,控制措施增多,新的消毒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过去污染器械和用品以手工清洗和消毒剂浸泡为主) 清洗机:手术器械、口腔器械、内窥镜、管路、卫生洁具等清洗设备使清洗更彻底。 消毒灭菌设备:热力(干热、湿热)、低温 空气净化设备:紫外线、空气净化器、层流空气净化设备等,控制措施增多,消毒剂可选择的种类繁多 手卫生设施设备更新 防护用品根据需要选用 一次性使用医疗和卫生用品,保证医疗安全,减少职业暴露,学术交流广泛,积极

7、参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全球行动:世界病人安全联盟、手卫生行动等,掌握国际动态,学习、借鉴和推广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 加强与国际社会在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业务技术、科学研究、管理和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与国际组织的项目合作。,学术交流广泛,方法:走出去,请进来国际学术交流国内学术会议,科研带动感染控制,近年来循证医学广泛应用临床,医院感染管理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正在被转化和利用。 同时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和科研机构的作用,积极开展基于临床实践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与策略的研究,提高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科技支撑能力。,感染控制理念快速更新,“零”容忍的理念在深入人心 过程控制比结果控制更重

8、要 清洗是灭菌的前提,是灭菌质量的保障 清洁的医疗是更安全的医疗 手卫生依从性,感染控制有效、病人安全保障,降低医院感染散发率(占9095%)由10%-15%下降到5%左右; 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占5%-10%); 降低医院感染患者病死率,从45%下降到12%。,消毒产品,纳入卫生部消毒产品分类目录,用于医院消毒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和卫生用品。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159822012) ,消毒产品的监督管理,为切实加强对消毒产品特别是取消行政审批消毒产品的监督管理,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6月27日和7月3日分别颁布了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国卫监督发201436号)和消毒产品卫生

9、监督工作规范(国卫监督发201440号)。 两个文件进一步强化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要求企业在消毒产品首次上市前按要求认真进行卫生安全评价,确保消毒产品的卫生质量安全。,消毒产品的监督管理,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地方各级卫生计生部门综合监督执法机构在消毒产品监督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强化依法履职、严格执法,要求各地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使用消毒产品行为的查处力度,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依据风险实行分类管理,按照消毒产品用途、使用对象的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严格管理以保证安全、有效的消毒产品,包括用于医疗器械的高水平消毒剂和消

10、毒器械、灭菌剂和灭菌器械,皮肤黏膜消毒剂,生物指示物、灭菌效果化学指示物。,依据风险实行分类管理,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加强管理以保证安全、有效的消毒产品,包括除第一类产品外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化学指示物,以及带有灭菌标识的灭菌物品包装物、抗(抑)菌制剂。,依据风险实行分类管理,第三类是风险程度较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安全、有效的除抗(抑)菌制剂外的卫生用品。 同一个消毒产品涉及不同类别时,应当以较高风险类别进行管理。,医院常用的消毒产品,各种消毒剂: 粉剂消毒剂 片剂消毒剂 颗粒剂消毒剂 液体消毒剂 喷雾剂消毒剂 凝胶消毒剂,医院常用的消毒产品,用于皮肤黏膜消毒、手消毒、空气消毒、污染

11、物品及污染环境消毒、空调清洗消毒等。 常用的消毒剂有戊二醛、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含氯消毒剂 、醇类消毒剂、含碘类消毒剂、胍类消毒剂、季胺盐类消毒剂等。,医院常用的消毒产品,消毒设备和器械:各种清洗消毒机:用于器械清洗、内镜清洗、透析器清洗、卫生洁具清洗消毒等。,清洗机清洗,硬式腔镜清洗架,呼吸管路清洗,卫生洁具清洗消毒器,医院常用的消毒产品,各种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紫外线-静电吸附-等离子体-光触媒-纳米光催化-高分子材料滤器等。,医院常用的消毒产品,各种消毒灭菌器: 干烤消毒灭菌器、压力蒸汽灭菌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微波消毒灭菌器、

12、戊二醛熏蒸消毒柜、臭氧消毒柜、风机盘管等离子体消毒器、床、被服消毒器等。,医院常用的消毒产品,现场生成消毒剂的机器:酸化水生成器 次氯酸钠发生器 二氧化氯发生器等,一次性卫生用品:手套、尿布、尿垫等。,医院常用的消毒产品,医院常用的消毒产品,浓度指示卡类:各种消毒剂浓度测试卡,如戊二醛浓度测试卡、G1浓度试纸等。 强度指示卡类:如紫外线强度测试卡。,医院常用的消毒产品,消毒灭菌设备化学和生物指示物类: 生物指示卡:用于干热、压力蒸汽、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甲醛等灭菌效果测定。 各种化学指示胶带、卡和BD测试纸(包) :用于压力蒸汽、环氧乙烷、低温甲醛蒸汽、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过程和效果验证以

13、及真空度检测。,医院常用的消毒产品,灭菌物品包装材料类:如带指示物的压力蒸汽、环氧乙烷、低温甲醛蒸汽、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等灭菌塑封袋或包装物 。 灭菌过程验证装置类:如用于管腔类器械压力蒸汽灭菌效果验证的PCD。,消毒产品应用中的问题和管理,消毒剂应用中存在问题,选药不当: 主要是对消毒剂杀菌原理、效果不十分清楚或由于宣传方面的误导。 导致物品损坏、生锈等。 使用不合格产品: 伪劣产品,未认真索证。,消毒剂应用中存在问题,浓度不准,常见原因为: 药品有效含量不准确(质量差) 药物本身稳定性差 配置浓度不够 储存保管不善 使用过期产品 使用不当(物品带水浸泡),消毒剂应用中存在问题,污染不防:

14、 容器不清洁 未密闭加盖 没有定期进行污染监测 作用时间不够: 安全值不设:,消毒产品应用中的管理,购入合格消毒剂 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50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327号)文件要求,取消除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技术和新杀菌原理生产消毒剂和消毒器械之外的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的行政审批项目。,消毒产品应用中的管理,使用单位在使用第一类、第二类消毒产品前,应当索取相关证明文件: 索取国产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索取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三新产品)或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和备案凭证的复印件; 要核对消毒产品名称、生产企业或在华责任单位名称以及消毒产品标签(铭牌)、说明书; 第一类消毒产品卫

15、生安全评价报告有效期为四年;第二类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长期有效。,消毒产品应用中的管理,卫生安全评价内容包括产品标签(铭牌)、说明书、检验报告(含结论)、企业标准或质量标准、国产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资质、进口产品生产国(地区)允许生产销售的批文情况。 其中,消毒剂、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带有灭菌标识的灭菌物品包装物、抗(抑)菌制剂还包括产品配方,消毒器械还应当包括产品主要元器件、结构图。,消毒产品应用中的管理,新消毒产品还要经过行政审批,具有有效的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 已获得卫生许可批件的消毒剂和消毒器械,批件在有效期内可继续使用,有效期满按照本规定要求将其相关资料转换为卫生安全评价报告

16、并备案;,消毒产品应用中的管理,建立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检查消毒产品进货记录和有效期; 对使用中的手消毒剂还应检查是否在启封后的有效期内使用; 使用的国产消毒产品与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或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和备案凭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标注的生产企业名称、产品类别是否一致,进口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或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和与备案凭证标注的在华责任单位名称、产品类别是否一致;,消毒产品应用中的管理,使用单位应核查新消毒产品的标签、说明书标注的内容是否与产品卫生许可批件一致; 核查需要进行卫生安全评价的消毒产品标签(铭牌)、说明书标注的内容是否符合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并与备案提交的相符; 核查其他消毒产品是否符合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上述信息与实际销售使用的产品进行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消毒剂应用中的管理,加强培训,了解消毒剂的性质、杀菌效果和使用方法,并按照批准或规定的范围和方法使用; 根据需要选择适宜产品; 准确配置,保证有效含量和应用浓度; 保证作用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