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总论(1)精品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189088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总论(1)精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传染病学总论(1)精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传染病学总论(1)精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传染病学总论(1)精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传染病学总论(1)精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总论(1)精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总论(1)精品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或寄生虫(原虫或蠕虫)引起,能在人群中相互传播(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新老传染病的演变,古老的传染病如:鼠疫、天花、血吸虫病等的控制或消亡。 新的传染病不断的出现如: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非典)、禽流感等。 旧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如:结核病、性病。,传染病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临床医生重点在于研究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传染病学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如:基础学

2、科的微生物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流行病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的概念感染是人体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临床感染形式,首发感染 重复感染 混合感染 重叠感染 继发感染,二、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1.清除病原体 2.隐性感染 3.显性感染 4.病原携带状态 5.潜伏性感染,1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体侵入人后,在入侵部位被消灭,如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组织细胞的吞噬作用等,或通过特异性的免疫作用,病原体从呼吸道、肠道或泌尿道排出体外,不出现病理损害和疾病的临床表现。,2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仅引起机

3、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及生化改变。,3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因而引起病理改变,并具有相应疾病的临床表现。,4病原携带状态:,病原携带状态包括带菌、带病毒及带虫状态。这些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存在于机体的一定部位,虽可有轻度的病理损害,但不出现疾病的临床症状。,5潜伏性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机体的免疫功能将病原体局限而不发病,但又不足以将其清除,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引起显性感染。 不出现临床表现,病原体也不排出体外,1.侵袭力 2.

4、毒力 3.数量 4.变异性,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四、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 1、非特异性免疫1)天然屏障2)吞噬作用3)体液因子 2、特异性免疫1)细胞免疫2)体液免疫,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入侵部位机体内定位排出途径,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直接损伤毒素作用免疫机制,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热代谢改变,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2.传播途径3.人群易感性,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1、病原体 2、传染性 3、流行病学特征 4、感染后免疫,传染病的特征,第四节 传染病的特征,基本特征,二、临床特点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1)潜伏期

5、2)前驱期3)症状明显期4)恢复期5)复发与再燃6)后遗症,2.常见的症状与体征1)发热发热过程 三个阶段热型2)皮疹3)毒血症状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波状热,不规则热,皮疹形态,斑疹 maculo rash , 丘疹 papular rash, 疱疹 vesicular rash, 脓疱疹 pustular rash, 荨麻疹 ulticaria,斑疹,丘疹,疱疹,疱疹,脓 疱 疹,猩 红 热 皮 疹,五、传染病的诊断,1、临床资料2、流行病学资料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第六节 传染病的治疗,(一)治疗原则 (二)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2)病原治疗(3)对症治疗(4)康复治疗(5)中医治疗,第七节 传染病的预防,1、管理传染源甲类:鼠疫、霍乱,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使用时,直接删除本页!,精品课件,你值得拥有!,精品课件,你值得拥有!,使用时,直接删除本页!,精品课件,你值得拥有!,精品课件,你值得拥有!,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