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供暖毕业设计摘要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189070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供暖毕业设计摘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筑供暖毕业设计摘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筑供暖毕业设计摘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筑供暖毕业设计摘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筑供暖毕业设计摘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供暖毕业设计摘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供暖毕业设计摘要(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供暖毕业设计摘要建筑供暖毕业设计摘要篇一:暖通工程毕业设计南京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 .1 Abstract .2第 1 章 绪论 3第 2 章 设计资料 4第 3 章 设计方案的比较及确定 7第 3.1 节 空调方案 . 7第 3.2 节 水系统的布置 . 7第 3.3 节 系统方案的确定 . 9第 4 章 空调负荷计算 . 10第 4.1 节 空调负荷的概念 10第 4.2 节 主要计算公式 104.2.1 冷负荷 . 104.2.2 热负荷 . 134.2.3 湿负荷 . 144.2.4 新风负荷 . 14第 4.3 节 负荷计算结果 15第 5 章 送风量及新风量的计算 .

2、22第 5.1 节 送风量的计算 22第 5.2 节 新风量的计算 22第 5.3 节 焓湿图的确定 23第 5.4 节 举例计算 24第 6 章 气流组织 . 27第 6.1 节 布置原则 27第 6.2 节 气流组织分布 27第 7 章 空调系统的设计计算及设备选型 . 28第 7.1 节 风系统的设计计算 287.1.1 风道布置原则 28刘贤伟 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研究7.1.2 风管设计 . 287.1.3 风管水力计算 28第 7.2 节 水系统的设计计算 397.2.1 水系统的设计选择 397.2.2 系统水管水力计算 397.2.3 冷凝水的排出 487.2.4 水系统的水质处

3、理 48第 7.3 节 设备的选择计算 497.3.1 风机盘管选型 497.3.2 新风机组选择计算 517.3.3 空调冷水机组选择 527.3.4 水泵选择计算 527.3.5 冷却塔选择 537.3.6 热水锅炉选择 54第 8 章 系统的保温、消声及减震设计 . 55第 8.1 节管道保温设计.558.1.1 风管保温设计 558.1.2 水管保温设计 56第 8.2 节 消声与减振设计 57第 9 章 防烟排烟通风设计 . 58第 9.1 节 防排烟系统设计概述及注意事项 589.1.1 防排烟系统设计注意事项 589.1.2 防火、防烟分区的划分 . 59第 10 章 自动控制设

4、计 61 结 论 62 参考文献 63 致 谢 65南京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摘要本次设计的是泗阳县交通大厦空调系统。该工程位于江苏省泗阳县城,总建筑面积 19473m2,地下一层,地上16 层,属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虑到建筑本身的特点,裙楼为商业用房,采用集中式系统,塔楼为办公用等综合楼,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该系统具有投资低,调节灵活,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针对该综合楼的功能要求和特点,以及该地区气象条件和空调要求,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对该楼的中央空调系统进行系统规划、设计计算和设备选型。对于冷热源的选择,考虑建筑周边没有固定的热源供给,因此对该建筑的冷源选择采用制冷机组系统,热源采用燃

5、油蒸汽锅炉,以满足建筑冷热负荷的需要。并把机房布置在地下室的设备间。对其进行了冬、夏季空调负荷计算,还对各室的所需的新风量进行了计算。同时对该系统的风管、水管,制冷、供热系统等进行了设计计算。由于建筑结构的特点,将冷却塔放在建筑三层高的裙房上,来满足制冷系统的需求。根据计算结果,对性能和经济进行比较和分析,对设备的选择、材料的选用,确保了设备在容量、减震、消声等方面满足人们的要求,并使系统达到了经济、节能的目的,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做到了环境保护。关键词: 空调;风机盘管;锅炉;新风 刘贤伟 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研究AbstractThis design is for the air conditi

6、oning system of Traffic hotel in Siyang country. This subject is located in Jiangsu Province, Siyang County, with 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19473, underground floor1, ground floor 16, is a high rise building. It is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building it

7、self, the podiums are mainly used as commercial housing, so centralized can be used; and the towers as office space, so fan coil units used. This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 of low investment, adjustment flexibility, eas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so on.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d

8、features of this multiple-use building, as well as th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and air-condition requirements of this region, make reference to relevant documents to make a system planning, design calculations and equipment selection for its central air-condition system. For the selection of cold a

9、nd heat source, considering that there is no fixed heat supply around the building, therefore the refrigerating unite system can be used for the cold source, and fuel steam boiler can be used for heat source, by this way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buildings cold and heat load. In addition, the generato

10、r room should be set in the equipment room of basement. Then make a calculation about the air-conditioning load of winter and summer, about the new air-quantity that each room needs; meanwhile, make a calculation about the air duct, water pipe,(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建筑供暖毕业设计摘要) refrigerat

11、ion and heating system. Beca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put the cooling tower on the three-storey podium to meet the demand of refrigerating system.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result, the compare and analysis to performance and economy, the choice of equipment and material

12、 have make sure that the equipment will satisfy peoples demand in capacity, shock absorber and noise elimination, and the system als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nergy-saving. The environment has been prote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national policies.Keyword: air conditioning,fan coil units,th

13、e boiler,fresh air南京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第 1 章 绪论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工业和民用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程中,对空气调节的需求越来越多,空调工程已成为基本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建筑是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场所。现代人类大约有五分之四的时间在建筑中度过。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建筑环境对人类的寿命、工作效率、产品质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过程所要求的空气状态及人类自身工作和居住所要求的空气状态不断提高的条件下产生了空调,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此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空调的普及率也就日益增高。所以对于大型公共、

14、民用建筑及一些特殊场所来说,空调是不可缺少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空调在使用过程中耗能量较大,同时,除了空调所具有对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面作用外,根据目前的研究表明,它还存在一定的负面作用,例如“病态建筑综合症”等。因此在考虑室内气流组织及冷热源、水泵的合理选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为避免实际工程中普遍存在的大流量、小温差现象,本设计对于整个水系统进行了详尽的水力计算。为避免实际工程中气流组织分布不均等问题,本设计对各种末端设备的选择做了较仔细的计算选择。在设计过程中,根据阅读的大量书籍、论文、规范对计算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以确保设计能符合工程中的各类规范。本次设计的任务是泗阳县交通大厦的空调设计,具体设计

15、的步骤有:冬、夏季空调负荷的计算,空调方式的确定,制冷、空调设备的选型,空调系统平剖面图、系统图的绘制,制冷供暖设备房的平剖面图的绘制,整个建筑的防火、排烟的说明,编制施工说明,编制设计说明书,翻译专业技术外文一篇等。篇二:浅谈民用建筑采暖系统浅谈民用建筑采暖系统 【摘要】居住小区的供热问题近年来成为大多数北方城市日益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采暖系统在设计、施工、调试运行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措施和建议。【关键词】采暖系统;换热站;二次管网 在民用建筑安装工程各专业中,采暖系统较为复杂,也较容易出现问题。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对采暖系统设计、施工、调试运行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下小

16、议。1.换热站 换热站是整个居住小区采暖系统的心脏,担负着将热源厂一次水的热量传递给二次水,并对二次管网补水与循环的任务,其作用的重要显而易见。 1.1 设计 换热站在设计之初就应特别的慎重,换热器面积、站内管道管径以及补水泵、循环泵的流量和扬程等技术要求应有专业设计人员设计自然必不可少;其另一个需要引起重视之处在于,根据当前的趋势,很多城市居住小区的自管站将陆续的被供热单位接管,因此在设计完成后应充分征求当地供热单位的意见,结合当地供热一次管网等实际情况,对设计进行补充或修改,以达到供热单位的要求,避免站建成之后再做大的改动。 1.1.1 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由于设计单位按照理想的一次水温进行设计,而由于一次管网管线长度、流量、温度等条件的限制,造成实际运行当中换热面积偏小,换热效果不理想情况。 1.1.2 站内设备的布置,配电设备的隔离,值班室的配备也是日后系统运行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换热站内的设备大多体积较大,重量较大,日后的维修更换应提前考虑,所以设备的布置合理与否就显得很重要。一是各设备之间距离要合理,方便以后的检查维修,二是要为以后设备的更换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