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在哈佛——清华大学法学院本科生许吉如同学哈佛大学交流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18860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理在哈佛——清华大学法学院本科生许吉如同学哈佛大学交流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明理在哈佛——清华大学法学院本科生许吉如同学哈佛大学交流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明理在哈佛——清华大学法学院本科生许吉如同学哈佛大学交流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明理在哈佛——清华大学法学院本科生许吉如同学哈佛大学交流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明理在哈佛——清华大学法学院本科生许吉如同学哈佛大学交流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理在哈佛——清华大学法学院本科生许吉如同学哈佛大学交流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理在哈佛——清华大学法学院本科生许吉如同学哈佛大学交流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理在哈佛清华大学法学院本科生许吉如同学哈佛大学交流记许吉如编者按:许吉如同学是我院2010级本科国际班学生,今年春季学期到哈佛大学本科生院(Harvard College)开展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本文是她完成哈佛春季学期学习后所写的交流总结,其中提出了两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很多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值得我们研究思考。我们将陆续选择本院学生出国交流所写的总结报告发表出来,供大家参考。在哈佛大学本科生院交换的这个学期以来,我无数次地被人问起交换感想,被问的最多的就是哈佛和清华有什么不同?而我的回答却总是以两者之间的相似开始,哈佛校园中的点点滴滴一方面带给我新鲜与冲击力,另一方面却又让我感到似曾相识,因为

2、我所来自的这所大学,特别是我所在的清华法学院,已经在以惊人的速度与宽广的眼界培养着自己的本科生,是它为我适应交换生活,乃至在新的校园找到归属感打下了基础。学业篇压力大、知识广我这学期一共选了三门课。我希望在有限的交换时间里尽可能多地体验不同类型的课,比如参与度高、压力大的 seminar, 致力于通识教育的本科生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亦或是一些与法律不太相关但拓展视野、也符合我个人兴趣的课程,如 women and gender studies, social anthropology。最后定下的这三门课比较均衡。按课程内容来分,是两门政治系的专业课(其

3、中一门也符合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认证) ,一门人类学的专业课;按授课形式来分,则是两门lecture,一门 seminar,seminar 本来是开给博士生的,讲政治哲学,但我试听后觉得很有趣,跟教授沟通之后就也选了这门课; 按考核方式来分,三门课都有论文,但两门大课也配合随堂考试。课程名称分别是:Origins of Modern Wars,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general education)Political Concepts: Field Seminar,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open for Ph.D candid

4、ates)Women and the Body,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在这三门课的课堂上,我得以系统地学习那些曾经一知半解甚至闻所未闻的知识、理论,学会以更加严肃的视角去看待战争与国际关系,各种被误读滥用的政治学概念以及社会生活领域(性别)中的现象、问题,并且在课后做作业、阅读过程中慢慢发掘自己的自学能力。比如在political concepts 这门课上,我会困惑于 liberal,freedom,independence,autonomy 这些在中文里统一为“自由自治” 的概念之间的异同,从而去了解不同层次、不同语境里的“自由”;在women and th

5、e body 这么课上,我惊讶于长久以来被我们视作理所当然的价值、态度、生活方式,无一不是媒体潜移默化操纵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阅读量之大,相信也是大多数文科同学出国交换的第一感受。换言之,哈佛的教授很棒,学习氛围浓厚,但我也从不认为清华是一个缺少学习氛围的地方,只是可能在清华,压力通常体现在考试周或论文的截止日期,而在这里的压力却在每一堂课上。就拿那门开给博士生的 political concept 来说,第一周的阅读就包括罗尔斯正义论的篇幅,而事实上,这本著作在清华的法理、法学绪论、宪法课上都不止一次地被提起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想在法学院,我们就已经能接触到世界一流的

6、教育,不管是专业的法学教育,还是宽泛的博雅教育,关键问题在于,我们是把这本书、这份教育牢牢地抓在手中,还是只是在课堂上听过、瞥过,然后不了了之。作为后者的我,心里很惭愧,也就更珍惜学校和学院为我提供这次机会,去感受“教育 ”本身作为目的而非手段的神圣,也感受反复阅读、反复思考的纯粹。通识教育我很庆幸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在美国本科生院学习,亲身体验到了所谓的“通识教育”“ 博雅教育”是如何实现的,其课程难度及要求应该达到什么程度,简而言之,就是通识课不应把自己定位为通识,而应保持与专业课同样水平的难度系数,才能真正实现通识的目的。梦百里者成五十,以专业为目标,尚有可能通识;以通识为己任,或许最后一

7、整个学期的成效只能等同于一次文化素质讲座,是对师生双方时间的浪费与辜负。我在哈佛所选修的“现代战争起源”是最负盛名的通识教育课,同时也算作政治系学生的专业课,授课人是肯尼迪学院的 Stephen Walt 教授, 其火爆程度堪比清华阎学通老师开设的国际关系导论。这门课每星期都有少则一百页多则三百页的阅读,考核方式为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和一篇期末论文,在考试前夕大家会自发组成学习小组,梳理阅读材料,互相提问理论、概念,一起讨论大题思路。这样的学习过程让我想起了法学院赵晓力老师所开设的课程,虽然我并没有选修过,但听闻师兄师姐介绍,也是这样的难度、强度与高度。并且赵老师对选课同学一视同仁,不因法学院和

8、外系而有所不同,我想这样的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素质课”,才能真正达到通识与博雅的目标,因为只有这种方式,才能让非法学专业学生通过阅读、写作、讨论的训练,扎扎实实地理解一些思想,而对本院学生而言,如此训练的裨益更无须赘言。从这个角度来看,法学院不仅是在以和世界顶尖学府接轨的方式培养本院学生,更在全校的本科生通识教育中,开设出了为数不多的称职的通选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前几天,听师弟师妹介绍目前法学院出现了越来越多要求严格,课后工作量大,时间投入多的课程,例如何海波老师为2 字班开设的行政法,刘晗老师和屠凯老师上学期开设的比较宪法与行政法,包括我自己选修过的冯象老师开设的“法律与宗教”等等。赵

9、晓力老师曾说过,已故的何美欢老师以一己之力,在清华法学院内又办了一个“法学院”;而我在交换过程中,每每想到法学院开设的这些课程,便觉得法学院老师们也是用自己的力量与坚持,在目前学分要求过多、通识教育过水的中国本科校园内部,又办了一个真正的本科生院。作为10级法学院国际班成员,我很羡慕新出台的国际班培养方案,它降低了对法学专业课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学生选修其他文科院系课程的比重,特别是要求同学选修相当数量的跨系选修课。从清华通识教育现状判断,只有跨系选修课,也就是其他院系开设的专业课,才能达到通识课的标准;换言之,清华的专业课完全并且应当被认证为文化素质课;而以全校通选为目的的文化素质课,其效果只

10、等于一场讲座,零散地开在了每周。所谓“少不读法”,其揭示的道理,便是法学学习需要极为丰富、耗时较长的相关文科学习经历,才能事半功倍,而我想,按照新的培养方案所培养的法2 以及之后的师弟师妹,必定拥有更为全面、扎实的文科基础,从而带来更为广博的视野与更大的野心。从这个角度来说,法学院已经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方面走在了国际化的前沿。学业为本,方为大学站在哈佛看清华和清华法学院,我恍然大悟:We need a certain distance, the longer the better, to testify what is true and what is right in our home ins

11、titution, especially about which we used to complain. 我想起之前每一次听老师说要提高阅卷标准,要降低给分,要布置每周的小作业,要采取任何加大课程难度和强度的措施时,我和周围同学的第一反应都是恐惧甚至抱怨,但经过交换的这一学期,我才明白,或许这才是为什么清华法学院可以在 QS 排名上跻身世界50强,乃至今后有更耀眼的成绩,因为只有对学术、学业严苛的要求,对学生不留情面的push, 加上学生由此而形成的自我约束、管理和追求,才能诠释“学院”“大学”的意义。校园氛围篇百花齐放的学生活动交换期间我很快就适应了哈佛的校园氛围,每天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12、不得不说,清华的校园环境、硬件条件都十分优越,在这样的园子里学习近三年后,哈佛的美景、图书馆及各类硬件设施对我而言美则美矣,却至多和母校不相上下(可能唯一更贴心的就是每个桌子上都配备台灯和插座,一人一张桌子,无需占座) 。更感熟悉的则是校园软实力风气、氛围。 这边学生告诉我哈佛是 activity-based university, 大家平常的时间都被大量课外活动、社团所占据,随之而来的也就是期中、期末的恶补。我突然觉得,这跟清华倒是有一点像,两所大学,无论是世界或区域一流,本都以“ 学” 而闻名,但却不约而同地将“ 学”的时间分出相当一部分给活动,与此同时,学分绩的压力丝毫不减。只是这里的各

13、种学生组织百花齐放,不存在“团委”“ 学生会”等官方学生组织,而是更像我们法学院内部的学生社团组织,大家志同道合、自主自治、自由竞争,把行政负担降到最低,突出社团、活动本身的内容与精神。这种对多元化的倡导,对学生自主发展的尊重与支持,让我不禁想起咱们的法学院。三年来,法学院的氛围让我感到,在学业上我们选择了法学为专业,在个人发展与人生志向上,没有人可以为我们限定专业,甚至我们拥有了比曾经更多的选择,因为看得更远、更广。我自己就极大受益于这样的氛围。大一大二时期,由于外语的特长,我将很多时间与精力放在演讲、辩论等比赛上,曾经也有认为自己不务正业的担忧,但学院老师都对我参与这类活动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14、,甚至为我提供相关机会,担任论坛的口译员、志愿者,或从事公益活动。学院老师的这种指引也逐渐让我坚信,既要学好法律本业,更要在尽可能多的活动中去传播法律人的信仰,让法学走出法学院。而就在交换期间,我收到邮件通知,院团委成立了社团组,管理并配合各学生社团组织运作。我不禁想到去交换之前,我与几个同学一起成立的模拟法庭协会。在筹办过程中,廖老师等其他老师都给予了我们最大的自由裁量权,反复强调这应当成为我们自己的协会,办活动要注重形式和同学收获,少受行政形式的束缚。在哈佛看到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看到我的室友来自瑞士的交换生与哈佛以法语为母语的本科生共同创办法语协会,或是她受邀担任红酒协会的顾问,我便想到

15、模拟法庭协会在 LL.M 同学中获得的支持与帮助;加入“哈佛.中国论坛”工作团队,展开为期两天、覆盖面辐射全美的中国主题论坛,我也能想到当初准备模拟法庭成立仪式的点点滴滴。尽管跨越了大半个地球,但那份学生自主结社、办活动、增长才干的架势却如此熟悉。当团委与学生会不再成为学生活动的保护伞,而是以社团、协会为单位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想法变为现实, 克服重重困难,体会一份从无到有的创业精神与做大做强的领袖潜质。也正是这种百花齐放的社团景象,以及成立社团过程中我们所获得的便利与包容,让我感受到法学院对学生爱得很大气,很舍得 。正如哈佛、耶鲁等一流法学院的目标,从来就不在于把学生全部培养成为法官或律

16、师,而只在于一个简单的词excellence, 我们的法学院也是一样。在面对未来选择时,我时常想起冯象老师曾笑着对我说,咱们的法学院不需要也并不希望你们一个个都去当法官、检察官或律师,固然要有一部分学生进入法律共同体,但学院最希望看到的,还是学生活跃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每个领域都有咱们的声音。我想,也只有如此,才是真正实现了法治中国,因为这份理想不是单单依靠法律共同体这个封闭甚至略显精英的圈子本身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每一个法学院学子在其自身岗位上去贯彻一份源于却高于共同体的法治共识,方能使法治精神渗透在这个国家。未来的几十年间,我们身处不同地方,却面朝一个方向,异地、同向努力。师生篇似曾相识的哈佛老师哈佛的老师们让我感到亲切,因为他们就像清华的老师一样博学、和蔼、宽容,换言之,如果哈佛的一切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国际化“的尺度,那么清华特别是法学院的老师,已经足够国际化,无论是授课水平还是课后与同学的交流。交换的这段时间里我时常用亲身经历验证着老师们在清华对我的教导,比如贾兵兵老师在大二的国际法课上就曾经花一节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