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摘要[1]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188463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矿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摘要[1]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国矿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摘要[1]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国矿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摘要[1]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国矿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摘要[1]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国矿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摘要[1]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矿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摘要[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矿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摘要[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矿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矿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摘要报告摘要一、国际矿业发展特点及变动趋势一、国际矿业发展特点及变动趋势在世界主要矿业国家里,依托于科技进步、金融市场和先进产业组织方式的现代矿业业已形成。现代矿业不仅仍然与其下游产业保持着密切联系,而且与金融业、生产服务业的关系日益紧密。(一)规模分布1.总体态势(1)世界矿业经历了“五阶段波浪式上升”,目前正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而进入另一个低迷发展期。(2)矿业与金融业融合趋势明显,金融扩张和科技进步促进勘探开发,世界许多重要矿产的已探明储量大大增加。(3)二次资源在世界矿产供应中的比例逐步加大,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某些二次金属产量已接近或超过矿山

2、产量。(4)2000 年以后,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投资呈现明显增长或回升趋势。2.国别分布(1)发达国家仍是当今世界矿产资源消费需求的主要力量,但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而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工业化进程,矿产资源需求量持续增长。(2)世界矿产品供应已由主要发达国家独重逐步转向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并重。(二)产业组织1.规模结构(1)世界矿业市场总体处于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的格局,大型跨国上市公司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2)矿业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全球矿业资源整合进一步深化,跨国公司并购大战愈演愈烈。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这一轮全球矿业企业并购整合并没有结束,新的高峰会不断出现,其相关动向正受

3、到业界的高度关注。(3)跨国矿业公司目前基本由发达国家主导,但随着矿山产量逐渐向南半球转移,发展中国家矿业公司所占比例有望增加。2.业务结构(1)许多大型矿业跨国集团逐步剥离了与矿业不相关的非核心业务,而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2)跨国矿业公司资源整合的结果是矿产资源业务进一步高度集中,许多国家的矿产资源业务由几个跨国集团操控。3.技术结构(1)矿业有着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技术研发特点。矿业的技术进步十分困难,但是一旦针对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利用的科学技术发生实质性突破,就会对矿业产生革命性的重大影响。(2)矿业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由于矿业具有鲜明的金融性,因此,矿业的发展受到

4、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很大。矿业企业研发强度的波动要大于其他企业。(3)矿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制约了全球矿业的发展。不但缺乏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方面的工程师,而且缺乏矿产品贸易方面的人才。(三)矿业资本市场1.矿业资本市场的作用和发展趋势制造业是利润主导型行业,而矿业是资本/资源主导型行业。当前的国际矿业资本市场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然而,随着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发展中国家建立矿业资本市场的条件逐步成熟,并且发展中国家也有建立矿业资本市场的利益需求。受这一次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矿业资本市场面临着一轮重新洗牌或调整的格局。2.国际矿业资本市场的分布与运作机制国际矿业资本市场集中于两类国家。国际上已经形

5、成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四大国际矿业资本市场的格局。(四)矿业政策法规1.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世界上多数国家都针对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颁布专门的法规,依法开展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管理。其中,澳大利亚的相关法规和审批最为典型、完整。与陆上固体矿产开发利用有关的法律包括采矿法、原住民土地权法、环境保护法等。许可证主要包括初步勘探许可证、勘探许可证、保留权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等。2.对外开放政策(1)不同国家往往遵循各自的轨迹,在矿业的开放程度上有松有紧。自 2002 年国际矿产品价格进入上升周期以来,一些国家开始感觉到,在矿业处于低谷时期所提供的引资条件过于优惠,政府由此失去很多收入,因此开始重新

6、调整对外政策,并对外资有所限制。(2)对矿业对外开放态度的变化影响了外商投资政策的稳定性,进而影响了该国的投资环境。投资者最怕政策的不稳定,而一个国家对矿业对外开放政策的变化往往会导致矿业外商投资政策的不稳定。3.税收政策及相关优惠条件(1)世界许多国家都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引导矿业投资。目前看,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对矿业企业的进出口关税、资源税(权利金)、所得税、增值税、土地使用税、预扣税等进行减免。(2)为吸引外商投资,许多国家向外资矿业企业提供一定的优惠条件。目前看,向外资矿业企业提供的优惠条件主要包括资本设备加速折旧、税收稳定承诺、勘察支出结转、免税期、亏损向前结转和向后结转等。4.环保、

7、社区政策(1)提高进入矿业的环保、社区标准,对达不到标准的企业不颁发采矿许可证。(2)通过规定环境、复垦和社区建设成本可以抵扣公司所得税的方法刺激矿业企业加大在这些方面的投资。(3)政府逐步放弃对外资矿业企业的股权参与,主要依靠经济和行政手段对外资矿企业进行规制。二、新时期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新时期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矿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矿业的这种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不仅不会被削弱,而且还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进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时代而更加强化。(一)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矿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矿产资源的稀缺性、不

8、可再生性和多用途性决定了矿产资源具有特殊的战略价值,对保障我国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矿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矿业的前向联系效应大而后向联系效应小,对国民经济的制约远大于它对国民经济的拉动,矿业成为我国其他产业部门发展的硬约束条件。3.矿业是工业化的支撑产业在未来的 40 年中,我国工业化发展对矿产资源的消耗强度将是各个发展时期最高的,而且在达到消耗强度高峰后,降到较低的水平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矿业必须为其提高充足的矿产资源供给。4.矿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增长的重要产业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演

9、变,矿业在我国工业增长中的地位上升,到 90 年代中期,矿业与我国工业基本上保持同步增长的态势。在一些矿产资源大省,如山西、陕西、内蒙、河南等,矿产采选和矿产原料加工制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其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 50%以上,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二)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矿业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将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迈进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对资金的需求将是十分巨大且加速递增的。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同样离不开矿业为其直接和间接提供资金支持。2.矿业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与制造业资本有机构成不

10、断提高、单位投资所能安排的就业人数不断下降不同的是,矿业的资本有机构成随着时间的推进不仅没有提高而且还有所下降,单位投资所能安排的就业人数不降反升。矿业的这一特点在我国未来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宏观背景下对解决我国日益增长的就业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矿业为我国提供大量的税收,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4.矿业发展促进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尽管在今天看来,这种因矿成市、城矿联动的发展模式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存在矿产资源枯竭后城市需要转型和调整的种种问题,与现代矿业和现代城市的发展理念相悖,但是从历史角度的看,在我国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矿业城镇的兴起对推动城市化功不可没。5.矿业发展对

11、改善我国后发地区交通条件和经济布局有着重要作用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活动是一种改变货物流量和流向空间布局的最有力手段。一方面,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活动可以直接推动现代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此基础上间接地推动区域经济本身的发展。6.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现实和未来两个方面。从现实来,矿业单位产值的三废排放量低于我国工业的平均水平,矿业的发展和矿业比重的提高有利于减少工业的废物排放量,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特别是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未来看,由于我国矿产资源浪费惊人,未来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潜力巨大。三、中国矿业发展

12、现状三、中国矿业发展现状(一)矿业供需概况1.资源总量大,但是人均占有量低从 1978 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矿产的保有储量基本都发生了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我国人口的众多,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占优势,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58%,居世界第 53 位。2.各种矿产差异较大,重要矿产不具优势,后备资源储量增长速度滞后于消耗速度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储量消耗较大,中国已经成为矿产资源消费大国,对外贸易中出口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矿产资源附载于出口产品流往国外,也就是说,矿产资源的进出口总体上并不平衡,而是处于出远大于进的透支状况。另一方面,国内后备资源储量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消耗速

13、度,新探明的矿产储量又不足以弥补每年消耗的储量。因而,整个中国矿业面临矿产资源储量不足的问题。3、矿产资源多中小矿或贫矿,共生伴生现象普遍,可采程度差我国矿产资源中,一方面发现的矿产中中小型矿、贫矿、难选矿和综合矿多,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矿产勘查强调工程控制和地质可靠程度,忽视资源储量的经济评价,使得我国查明资源的经济可采性不高。4.矿产资源总体利用程度不高我国矿产资源总体利用程度近十年不断上升,但是总体利用程度仍然不高,近一半没有被利用。过度和无序的开发导致我国优势资源的地位岌岌可危,在世界市场上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获得更多的收益。5.区域分布不均,但部分矿产前景广阔由于我国的地质条件差

14、异很大,使得矿产分布明显具有地区差异。地质专家们经过研究,认为我国很多矿产还有相当大的潜力,特别是中西部的储量新增余地很大。(二)矿业企业概况1.企业规模中国矿业存在大量中小企业的产业组织结构特点,除与矿产资源的地质条件,即中小储量矿和贫矿多,可采程度差有关外,主要是由国家矿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决定的。自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实行的是调动各方积极性,“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为主线的鼓励矿业发展的政策。结果是地方政府拥有中小矿产资源开发的审批权,“一哄而上”全民办矿的局面就此形成。在矿业有序发展的法律法规相对薄弱,矿业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和小企业短期化行为带来的资源浪费、

15、环境破坏、忽视安全现象不可避免。2.所有制构成中国矿业(除煤炭和石油两大行业外)中:(1)私营企业在企业数量上占了绝对比重。(2)在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资产、从业人员等指标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基本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3)外资在中国矿业中处于补充地位。由于国家对矿业对外开放的战略不清晰,矿业区域投资环境和投资条件较差,中国矿业还没有形成有效吸引外资的良好产业投资环境,因而,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较为薄弱。(三)矿业区域发展概况中国矿业在区域布局上,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特征:一是在资源分布上,东弱中西强;二是在矿业市场能力上,东中强西弱。虽然东部矿业产能不低

16、、利润水平较高,但实际上,受矿产资源自然禀赋条件的限制,东部地区的矿产资源条件是比较差的。与东部地区相比较,中西部地区矿业的基本特点是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条件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处于相对低的水平,未来的成长潜力巨大。(四)矿业对外发展情况总体看来,由于区域投资环境和投资条件较差,矿业发展战略不明晰或摇摆带来矿业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较差等因素,中国矿业还没有形成吸引外资的良好的矿业投资环境,制约了外资矿业企业的发展。目前,矿业是中国工业中开放程度最低的领域之一。从国际上看,中国仍然是矿业投资环境比较差的国度之一。除引进外资之外,中国矿业还在三个方面取得对外开放的工作进展:其一,是国内矿业走向大陆之外的资本市场;其二,矿产品进出口总额稳步增长;其三,是矿业企业海外投资势头迅猛。四、中国矿业竞争力分析立足世界矿业产业与市场体系,来审视一个国家的矿业竞争力就会发现,一个国家的矿业竞争力涉及四个层面:首先,与这个国家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有关,这涉及到人们通常谈到的矿产资源种类、储量、品质、区位优势等因素。其次,与这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及技术应用的普及程度有关。再次,与这个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