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主编刘凤莲 北理工版)课件第四章 幼儿概念学习与教育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188454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主编刘凤莲 北理工版)课件第四章 幼儿概念学习与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主编刘凤莲 北理工版)课件第四章 幼儿概念学习与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主编刘凤莲 北理工版)课件第四章 幼儿概念学习与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主编刘凤莲 北理工版)课件第四章 幼儿概念学习与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主编刘凤莲 北理工版)课件第四章 幼儿概念学习与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主编刘凤莲 北理工版)课件第四章 幼儿概念学习与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主编刘凤莲 北理工版)课件第四章 幼儿概念学习与教育(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点3 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获得一些前科学概念,这些概念中难免存在错误。在指导幼儿概念学习时,要注意对这些错误概念的纠正。另一方面要了解幼儿概念学习的水平,及时调整概念学习的指导方法。 一、幼儿错误概念的成因与纠正 1.幼儿错误概念的原因 有关研究表明,导致儿童,特别是幼儿错误概念的主要原因有下列几个方面: (1)儿童可能接受错误的信息。父母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在没有把握作答之前,常常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或是使他安静下来,胡编乱造。或者把成人以为是正确的其实又不正确的信息,传授给孩子。有时父母尚末听清孩子的问题就作答,结果提供了错误的信息。,下一页,返回,知识点3 幼儿概念学

2、习的指导,儿童从伙伴中得到信息时,更有许多错误的或部分正确的信息。 (2)迷信会赋子错误的概念。迷信来自父母亲、教师和权威人物。儿童对出自他们的信息,比之来自伙伴的信息,更加坚信不疑。 (3)错误的推理产生错误的概念。年幼儿童的推理能力尚末充分发展,所以不能批判其思维。错误的推理可以做出这样一个结论教师讲解了热胀冷缩的原理之后,问冬季白天为什么比夏季白天短,一个儿童回答说“冬季的日子受冷收缩,夏天的日子受热膨胀。” (4)语言理解错误。任何概念迟旱总要获得语言符号。许多错误概念是由于语言理解的错误而产生的,理解语言与使用语言有差距。感知的错误倾向与错误程度,同每个人的年龄有密切关系。不过,各年

3、龄阶段的儿童有共同的错误。,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3 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一般地,感知愈主观,愈容易受个人偏见的左右,从而引起错误的感知。另一方面,知识不充分,不能正确感知事实,也会错误地看待客观事实。“电话线是空心的”“花对植物没有任何作用” 心脏只是在生病和恐怖时运动”“水比空气轻”一类错误的概念,就是儿童在同他人接触时得到的错误信息,也与成人错误地解释科普读物有关。 (5)受经验局限。儿童不能正确地判断事物关于重量错觉的实验表明,一斤棉与一斤铅在一起,儿童总把大的看做重的,一定说“一吨棉重”。 (6)活跃的想象。儿童往往把自己的想象当做事实,电视里出现“游行”,会以为自家附近的街道

4、上已经在游行了。 (7)缺乏识辨能力,容易受骗。儿童总以为年长的人或权威人物比自己知道得多,所以只要是他们说的,就毫无怀疑地接受。,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3 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2.幼儿错误概念的纠正 错误是有规律的,错误概念同幼儿的发展水平相一致。对于错误概念听之任之,教师用了错误的概念,或是教科书用词不当,都对儿童概念学习不利。概念的错误若不及时纠正,一旦反复强化,以后纠正起来就会非常困难。因此,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概念。 幼儿概念学习中,常常出现两种错误: 不合理地缩小了概念,即概念的内涵不仅包含事物的本质特性也包括非本质特性。如有的幼儿认为昆虫不属于动物,因为他们认为动物应

5、有大的躯体,而昆虫躯体小,所以它不包括到“动物”的概念内涵中。 不合理地扩大概念,即概念的内涵中包含的不是事物的本质而是其他特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3 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例如有的儿童没有将鸟的本质特征(羽毛等)包括在“鸟”的概念的内涵中,认为鸟是会飞的动物,因而把蝙蝠、蝴蝶都看成是鸟。我们知道,要掌握准确的概念,就得精确概念的内涵和明晰概念的外延。显然,要消除上面两种错误,其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变式:要消除第一种错误,有效的方法是多提供包括非本质特性的变式;要消除第二种错误,有效的办法是多提供具有本质特征的变式。 用正确的言语揭不事物的本质,给概念下定义也有助于幼儿科学地掌握概念。而

6、提出定义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关于具体概念,其定义可以在演不直观材料时提出,也可以在唤起相应的表象时提出;抽象的概念要有广泛的感性经验才能掌握,幼儿只能逐渐加以理解,因而这种概念形成的初期,不能提出定义,必须等幼儿积累了足够的知识经验后提出定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3 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二、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 为了提高幼儿概念学习指导的目的性和钊对性,教师必须掌握检测幼儿概念学习的常用方法。 1.幼儿概念学习水平的检测方法 有学者(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1995年)综合出下列几种常用的幼儿概念学习水平检测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检测,而且可以用于指导和训练。 1)分类法。在幼儿面前随

7、机摆好若干张画,这些画应包含几个种类且是幼儿所熟悉的图片,如麻雀、老虎、老鹰、苹果、茄子、葡萄、皮球等,然后请幼儿把自己认为有共同之处的那几张放在一起,并说明理由。根据幼儿图片分类的情况和说出的理由,了解其掌握概念的水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3 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2)解释法。教师或家长说出一个幼儿熟悉的词(概念),让他们加以解释。比如,问幼儿:“请你说说动物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根据其解释的程度确定对该概念的掌握情况。 有人(丁祖荫,1980年)曾用这种方法研究了我国小学生掌握概念的特点,发现儿童解释概念可分为八种类型,即不能理解、原词造句、具体实例、直观特征、重要属性、实际功用、

8、种属关系和正确定义等。而另一项关于幼儿解释实物概念的研究发现,幼儿解释概念也可以分为相应的七种类型,缺少的只是“正确定义”型,但是幼儿对实物概念的解释基本表现为具体实例和直观特征这两种类型。 (3)排除法。排除法实际是分类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依次在幼儿面前放若干组图片,每组图片为45张,其中有一张与其他几张是非同类的关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3 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要求幼儿将这一张图片找出来。比如,先向幼儿出T Ill有老虎、牛、马、平板车的一组4张图片,请幼儿看看哪一张和其他3张是不一样的,不应该放在一起,要求他们拿掉它。待幼儿取出一张图片后,问他们取走的理由,然后继续出不另一组。

9、用排除法调查的结果表明,幼儿往往根据情景和情感因索而非“类概念”去排除那“不恰当”的一张。比如,在上面的那组图片中,多数幼儿拿掉的是“老虎”,而不是“平板车”,因为他们认为“马可以拉车,牛也可以拉车,它们能够在一起,而老虎会吃马和牛,不能在一起”而对“床、椅子、被子、桌子”一组,不少幼儿拿出的是桌子,因为“小朋友睡觉时,把衣服脱了放在椅子上,然后躺在床上,盖上被子,在这中间,桌子没有用”。这里,幼儿则主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物体的用途来分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3 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4)守恒法守恒法是由皮亚杰的守恒实验而演变过来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了解幼儿是否获得了某些数学概念,

10、或者所获得的概念是否具有稳定性。皮亚杰把概念的稳定性称为守恒,具体指的是:一定数量(如长度、重量、体积、面积、数目、质量)的物体,在其外形或空间位置改变而其数量末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儿童能确认其数量的恒定性而不受其他无关因索变化的干扰,这才表明,儿童已经真正理解了这一数学概念。当然,从皮亚杰看来,幼儿还不能形成守恒,至少要6 7岁时才会形成最初的数目的守恒。但国内有学者进行验证性研究表明,幼儿也能形成基本的守恒,我国儿童在5 6岁可以对to以内的数目达到守恒,7 8岁可以理解液体守恒,而长度守恒则要晚一点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典型的守恒测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3 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数的守

11、恒侧验根据幼儿年龄的大小,把一定相同数目的黑白围棋子一一对应排成两排,问幼儿这两排棋子是否一样多,待幼儿确认一样多后,当面将其中一排棋子的距离缩短或拉长(如图4-10所示),然后问他们,现在的两排棋子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并要求说明理由。 长度守恒侧验。先向幼儿出示两根长度相同、并列摆放的铁丝,待幼儿确认它们等长之后,当面将其中一根向旁边拉动成不并列状,问现在它们是否等长,并要求他们说明理由。然后再将其中一根变弯,重复上述问题。 液体质量守恒侧验。先在两个相同的杯子里装上相同质量的水,待幼儿确认为一样多之后,将其中一杯水倒向另一个粗细不同的杯子,问幼儿现在这两杯水是否一样多并说明理由。,上一页

12、,下一页,返回,图4-10 数的守恒测验,返回,知识点3 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面积守恒侧验用两块形状、面积均相同的绿纸板代表草地,并假设有两头牛分别在这两块草地上吃草。用两组相同数目的小积木或方纸板代表牛吃草的多少,分别盖住两块草地。一块草地上的牛整块整块地吃,另一头牛则分散到处乱吃(如图4-11所示)。问儿童两头牛吃的草是否一样多,并说明理由。 体积守恒侧验以桌面为湖,桌面上形状、大小不同的纸片为岛,以方积木块为房间,要求儿童在面积不同的小岛上盖体积相同(一样多)的房子,考察他们是否理解要以增加高度来弥补面积的狭小,从而达到体积的守恒。 重量守恒侧验先把两个大小、形状、重量相同的泥球给儿童看

13、,待儿童确认它们一样重之后,把其中一个作成薄饼状、香肠状或其他形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图4-11 面积守恒测验,返回,知识点3 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问儿童,现在这两块泥是否还一样重,并说明理由。 研究发现,儿童通常是通过可逆、补偿和同一等三种方式达成守恒的。这三种方式表明儿童的思维水平已超过具体形象阶段,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将这三种方式作为训练儿童思维方式和促进其数学概念发展的手段。 2.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方法 由于幼儿概念学习的基本方式主要是概念形成,这里介绍两种幼儿概念形成的指导方法。 (1)例证法。为了提高幼儿概念学习的能力,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多给他们提供具有不同典型性的实例,同

14、时引导他们总结概括其中的共同特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3 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比如,在帮助幼儿理解“动物”这个概念时,可以从鸟、兽一、鱼、昆虫、两栖等多种类别中再选择不同的典型实例,让儿童较充分地认识动物的多样性,在比较之中剔除个别特征(如外形、生活习性等),找出共同特征(如能自行运动等,)在尽可能的概括程度上把握概念。 在呈现若干正例的同时,必须伴随呈现适当的反例。正例同时呈现(同时处于工作记忆中)有助于幼儿进行概括。伴随反例有助于幼儿辨别,使概念的概括精确化。 当然,例证有正反例证之分。在教学时,可以利用正反例证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幼儿形成概念。如教师先呈现概念的若干正例,引导他们

15、进行辨别,提出与检验假设,最后进行概括,得出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3 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例如教“鸟”的概念时,可以同时呈现麻雀、鸽子、燕子、老鹰等正例。教师告诉幼儿,这些都属于鸟类问幼儿,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特征?幼儿在辨别(感知)的基础上也许会把“能飞”“长羽毛”作为“鸟”的共同关键特征。然后,教师呈现鸟的反例,如“蝙蝠”“苍蝇”,并指出,它们“能飞”,但不是鸟。这些反例的出现促使幼儿重新进行假设,排除无关特征,使概括达到精确化。 (2)变式法。变式对幼儿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有重要的影响。从概念形成的观点看,所谓变式,就是概念正例的变化,就是使提供给幼儿的各种直观

16、材料或事例不断变换呈现的形式。正例的变化有助于排除无关特征,突出有关特征。如教“鸟”的概念时,只列举麻雀、燕子之类的例子,幼儿以为能飞是鸟的本质特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3 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倘若同时列举鸵鸟、鸭子、鸡、企鹅等例子,便能有效地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又如,为形成果实这一概念,在提供给幼儿的各种实物或例子,除了都具有种子这一本质特征外,其他的非本质特征可食或不可食,形、色、味等方面则各不相同。通过这样的变式,就有利于幼儿看到一切果实都具有种子这一本质特点,舍弃其可食、不可食及其他非本质的特征,从而理解果实是植物有种子的部分,形成果实的正确概念。 从材料方面来看,变式为理解

17、事物本质提供了有利条件。应用变式材料,通过在思维中分离出事物的各种特点,进行比较,抽出其共有的本质特点加以综合与概括,同时舍弃其非本质特点,这就是形成概念的过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3 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例如,研究表明,为使幼儿形成“平原”这一地理概念,先让幼儿观察各种平原地带的图片与地图(即变式的材料),然后要求他们去比较这些图片与地图上所见到的各个地带的特征,确定哪些是个别地带所特有的,是变异着的非本质属性;哪些是各个地带所共有的本质属性。经过这样比较,幼儿就理解到“地势平坦”是这些地带所共有的本质属性;而地面上的植物、沙漠、湖泊等仅是个别地方才有的,对平原地带来说是非本质的属性。这样,也就形成了“平原”的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