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186929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化学导学案】第九单元课题 1:溶液的形成 姓名: 自我评价效果: 【情境导入】死海是西亚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内陆盐湖,地球上最低的水域。一个不会游泳 的人总会浮在深蓝色的死海水面上,根本不用担心会被淹死。学了这一节,你将对“死海不 死”的原理有了新的了解。【预习效果自测】 1.溶液是指 或 物质分散到 物质里,形成 、 混合物。能 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 ,被溶解的物质叫 。 2. .从组成上看,溶液是由 和 组成,从质量上看,溶液的质量等于 和 的质 量之和,溶液的体积 溶质与溶剂的体积之和。溶质可以是 、 、 ,如果 两种液体互相溶剂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 ,量少的一种叫做 ,水是最常见

2、 的 ,此外 、 等也可作为溶剂。 3.物质的溶解通常伴随着 的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 ;硝酸铵溶于 水时,所得溶液温度 ;氯化钠溶于水时,所得溶液温度 。 4.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 。洗洁精、洗衣粉等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着水流走,而不聚成大的 ,从而使乳浊液的稳定 性 ,洗涤剂的这种作用称为 。【课时达标】 1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 A无色透明 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C混合物 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 2. 溶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

3、正确的是( C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C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 D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 3.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硝酸钾 C植物油 D高锰酸钾 4下列清洗方法中有乳化现象的是( ) A.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 用自来水洗手 D.用盐酸洗涤水垢5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浓硫酸 B硝酸铵 C氧化钙 D氢氧化钠6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 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 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 氢氧化钠 B. 硝酸铵 C. 浓硫酸 D. 生石灰

4、7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澄清石灰水中,溶质是 ,溶剂是 。医用酒精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锌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里,溶质是 ,溶剂是 。8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溶剂是_;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如果已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 ;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填甲、乙、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9某兴趣小组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的步骤设计如下:称取六份冰糖和一份食盐,每 10g 为一份,并将其中的五份冰糖研磨成粉末;:按照下表进行

5、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实验温度20C20C20C20C20C20C80C固体种类冰糖冰糖冰糖(粉末)冰糖(块状)冰糖食盐冰糖固体质量10g10g10g10g10g10g10g溶剂种类水植物油水水水水水溶剂质量50g50g10g10g10g10g10g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进行分析:根据上述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是_;其中不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2根据第四组实验与前三组实验比较,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化学导学案】第九单元课题 2:溶解度(第一课时) 姓名: 自我评价效果: 【预习效果自测】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6、叫做这种 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 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注意:上述转化对氢氧化钙和气体等除外,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3.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般说来,在条件不变时,可以向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不再 , 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还能 ,则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课时达标】1在一定条件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很浓的溶液 B蒸发水分后能析出晶体的溶液C降温后能析出晶体的溶液 D加入该溶质的晶体,溶质不再溶解的溶液2.下列有关饱和

7、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全品中考网B.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饱和溶液的浓度小C.饱和溶液一定是同种溶质在该温度下最浓的溶液D.饱和溶液一定是不能再溶解其他任何物质的溶液3将 4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 20,有晶体析出,此时得到的溶液为 20时的(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稀溶液 D.浓溶液4.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蒸发溶剂 B升高温度 C降低温度 D加入 KNO3固体5. 下列有关固态物质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

8、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将热饱和溶液降温时,一定会析出晶体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6欲将某温度下的 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加入 KNO3晶体 B加水 C降低温度 D恒温蒸发水分7. 可以证实某硝酸钾溶液是 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A降温到 10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蒸发掉 10g 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C20时,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不变D加热到 30后,再加入硝酸钾晶体能继续溶解8. 某学生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 100g 的四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 KNO3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能溶解的 KN

9、O3,则过滤除去),得到溶液。在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实验序号实验 1实验 2实验 3实验 4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加入 KNO3的质量(g)80100120140溶液质量(g)180200210210则: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实验 1 得到的溶液属于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 实验 2 得到的溶液属于_溶液,实验 3 得到的溶液属于_溶液,实验4 得到的溶液属于_溶液。8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 80C、溶质为 M 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 M 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溶液的温度/C 75 6550 35 20析出固体 M 的质量/g

10、 0 02.04.58.4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365C 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 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将 40C 时接近饱和的 M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_ 。升温降温加溶质 M加水加另一种固体 N恒温蒸发水与 40C 时 M 的饱和溶液混合【化学导学案】第九单元课题 2:溶解度(第二课时) 姓名: 自我评价效果: 【预习效果自测】 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 状态时 所能溶解的质量。 2.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如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11、 ,如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随温度的升高而 ,如 。 3.溶解度曲线上任意点都表示一定温度下物质的 ,同时也表示该溶液处于 状态;而曲线下方任意点都表示该溶液处于 状态。溶解度曲线越平坦,说明溶解度受 温度的影响越 ;反之,说明受温度的影响越 。曲线的交点代表对应温度下不同 物质的溶解度 。 4.一般将 20时溶解度大于 10g 的物质称为 物质,溶解度在 110g 之间的物质 称为 物质,溶解度在 0.01g1g 之间的物质称为 物质,溶解度小于 0.01g 的物质 称为 物质。 【课时达标】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20时,100g 水中最多能

12、溶解氯化钠 36g B20时,100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 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 100:36 D20时,将 36g 氯化钠溶解于 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2下列关于氯化钠的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t时,10g 氯化钠可溶解在 100g 水里,则 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10g Bt时,把 10g 氯化钠溶解在水里配成饱和溶液,则 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10g C把 20gNaCl 溶解在 100g 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则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20g Dt时,把 31.6g 氯化钠溶解在 100g 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则

13、 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1.6g3要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措施是( )A.增加溶剂量 B.充分振荡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4.有关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有下列叙述:搅拌可增大溶解度搅拌可增大溶解速度颗粒越大,溶解越慢温度越高,它的溶解度越大溶解时一定放出热量。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5如图是 X、Y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Y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X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Y 物质的溶解度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 X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t时,X 物质的溶解度等于 Y 物质的溶解度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2降到 t1,析出甲的质量大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 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6右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30时,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