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186278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肾移植术后由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导致了免疫机制的损伤,再加上尿毒症患者术前长期透析、贫血、营养不良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患者容易并发肺部感染。,肾移植后肺部感染特点:肾移植术后肺部严重感染往往发生在患者免疫力过于低下状态,发病呈隐匿性,但有发展快,症状重。,双重感染和混合感染多的特点,并且肾移植术后普通性细菌和真菌感染所占比例下降,而机会性感染的几率增加,病原体多样化、复杂化,且有时病原体难以明确,部分患者虽经治疗康复后,也未能明确病原体的诊断。,其原因: 忽视了对原虫、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的检查,事实上某些病例可能就是由这些病原体引起; 标本采集时间或方法

2、不当; 标本的采集部位不当;,部分病人病情来势凶猛危重,在未检出病原体前即死亡,死后虽经尸解,但也影响了检出率。同时肺部感染和败血症是肾移植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感染类型:细菌感染,结核感染,真菌感染,巨细胞病毒染(CMV),而以混合感染最常见。其中有相当部分患者未能明确病原体。,感染发生时间多见于术后118月。特点:至感染发热时肾功能多正常。,临床特点及进程:与2003年初流行我国的非典型肺炎( SARS)相类似,早期以高热( 3842)为首发症状,少数为低热开始,不伴明显咳嗽咳痰,或伴有轻到中度干咳或少量白色泡沫痰,随病情发展,出现胸闷,呼吸急促及轻度紫绀。,实验室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低

3、氧血症和低蛋白血症。,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X线征象分析,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X线表现多样且不典型。在形式上可为间质性改变,局灶性片状浸润,间质性改变斑片状阴影等。,其早期常表现为间质性改变, 进一步发展而出现斑片状阴影, 这与一般患者肺部的段叶性浸润明显不同。因此对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早期X线平片首先关注的是间质性改变。,由于患者病情发展变化快, X线平片上无表现到两肺广泛病变仅需一天时间, 且常与临床表现不同步。X线征象出现晚于临床, 因此需要与临床密切结合, 重视短期胸片复查。,对于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来说, 胸片是一种简便而又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它既是其早期诊断肺部感染的依据

4、, 又是病情发展趋势的观察,应予以重视。,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CT 表现主要有:,(1) 双肺多发病灶, 单发者少见; 以磨玻璃样影为主, 也有实变影, 但实变病灶内有含气支气管像, 未见有肺不张, 说明小支气管的通畅; 病灶分布中、上肺野为主, 以肺门为中心、可呈蝶翼形分布, 这在其他普通肺部感染的影像中少见;,(2) 还发现部分患者, 尤其轻症患者, 表现为肺纹理的增粗与似雾状的较淡的磨玻璃样影, 弥漫的较淡的磨玻璃样影加上“粗而不乱”的肺纹理, 形如东北的“雾淞”。,病理基础基础, 主要是肺间质的改变, 如间质的水肿, 增厚等, 这正是磨玻璃样影形成的主要原因。实变病灶往往是在肺间质病变

5、的基础上出现肺实质的渗出、水肿和变性。,磨玻璃样影或较淡雾状影的广泛分布, 推测除与感染因素有关的肺间质的病变外, 是否还与患者免疫抑制剂应用后肺间质易发生变态反应性改变有关。,与其他肺部感染的CT 影像鉴别: 中上肺野多发病灶, 并以肺门为中心可呈蝶翼样分布, 其次是广泛分布或多发的磨玻璃样影。另外, 较淡雾状影基础上肺纹理增粗,形成所谓的“雾淞征”可供参考。,特殊肺感染的鉴别如SARS, 主要鉴别点在: SARS 的病灶分布以下肺野及胸膜下部位较多。与SARS 的相似点为磨玻璃样影或肺野普遍密度增高。,病原体监测,对所有病例常规进行血、痰、咽拭子及中段尿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如无阳性发现,要反

6、复进行。如无痰标本,则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取得样本。检查血CMV 抗原和抗体。检测痰和尿中抗酸杆菌,并检查结核抗体。,常见病原体监测结果:细菌感染(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链球菌,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杆菌,表皮葡萄球菌) ;真菌感染 (白色念球菌,平滑念珠菌,曲霉菌) ; CMV感染;结核感染。相当部分患者以上的检查中均未发现有意义的阳性结果。,治疗方法,入院初期:在做各种病原体检查的同时,均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吸氧,改善低氧血症。,加强支持疗法,纠正低蛋白血症。 联合给予抗细菌和/或抗病毒和/或抗真菌治疗甚至抗结核治疗。,调节免疫抑制剂的用法。多数中心采用患者停用MM

7、F,减少CsA 的用量,使CsA 谷值浓度维持在100-150ng/ml左右。,在反复检查未能明确病原体的情况下,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可逐步停用抗真菌、病毒、或细菌的药物, 并给予复方甲基异恶唑( SMZco)或克林霉素对卡氏肺囊虫进行试验治疗。,停用其他免疫抑制剂的同时:即常规开始静脉应用甲基泼尼松龙(MP) 160mg/d。35天后减量至80mg/d维持,根据临床表现再减量至40mg/d,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后改为口服泼尼松维持。,根据临床情况和T细胞亚群分析,逐步加用CsA /FK506和/或MMF,但用量均比感染前减少。MP应用时间929天,同时应用有效的制酸剂,并补充钙剂。,肾移植术后肺部感

8、染的临床特点和进程与SARS相类似,使用适当剂量的MP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使炎症中的充血、血浆渗出,白细胞浸润和吞噬等现象显著减轻,减少肺泡渗出和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炎症后期,能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和肉芽组织的形成,减轻肺间质纤维化。并能防止停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导致的移植肾排斥反应,减少死亡率和移植肾的丧失。,肾移植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康复,需要积极的综合治疗,但患者自身免疫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免疫力过低,尽管使用多种药物也很难有效,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要时一定要果断使用丙种球蛋白、胸腺肽等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提高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肾移植患者肺部感染多呈隐匿性发病,病情发展迅速,

9、同时又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而胸片表现往往较滞后,且肺部感染也不一定伴有菌血症。,及时、尽早治疗,不能一味依赖胸片和病原体的检查,丧失早期治疗的良好时机。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增加与未及时进行有效抗菌治疗有关。,对发展迅速,出现呼吸困难甚至ARDS患者及时面罩给氧,甚至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在我们重视肾移植后肺部感染治疗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其预防的观念: 免疫抑制剂用量要合适,不要一味照搬照抄某些文献过大剂量,从而使患者的免疫状态过低下,在考虑预防排斥反应的同时要重视感染并发症的危险性。,肾移植患者的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伴发热的上呼吸道感染,要给予高度重视,及时正规治疗。要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加体质,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表1 40 例病人病原菌种类 病原菌 例次 铜绿假单胞菌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 9 不动杆菌 5 大肠杆菌 5 莫拉杆菌 3 沙雷氏菌 2 军团肠杆菌 2 结核杆菌 11 巨细胞病毒 14 白色念珠菌 13 热带念珠菌 4 不典型分枝杆菌 3,表2 感染类型 感染类型 例次 细菌 13 真菌 3 巨细胞病毒 2 结核杆菌 2 细菌、巨细胞病毒(混合) 1 细菌、结核杆菌(混合) 5 巨细胞病毒、结核杆菌(混合) 1 细菌、真菌、巨细胞病毒(混合) 11,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