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风险筛查课件_2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186231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养风险筛查课件_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营养风险筛查课件_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营养风险筛查课件_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营养风险筛查课件_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营养风险筛查课件_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养风险筛查课件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风险筛查课件_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孔令爱,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状况评估,2,营养风险筛查,概念:特指营养因素导致患者的临床结局受到影响的风险。这一点与营养不良风险的概念有着本质区别,由此可以看出营养风险更加重视的是与营养或代谢有关的患者疾病结局(总住院时间、感染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发生。,3,筛查的常用方法,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方法有多种。临床常用的筛查工具有以下四种: 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2002 NRS2002) 主观全面评定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SGA) 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alnutrition Un

2、iversal Screening Tool MUST) 微型营养评定精法(Short Form 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 MNA_SF),4,NRS20002,由丹麦肠外肠内营养协会开发,并为EPSEN推荐,适合于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该方法建立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简便易行,目前已在欧洲开始应用,同时在国内也成为成人营养风险筛查的金标准。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人体测量 近期体重变化 膳食摄入情况 疾病严重程度,5,SGA,是ASPEN推荐的临床营养评估工具,内容包括详尽的病史和身体评估参数。病史主要强调5方面内容: 体重改变 进食改变 现存消化道症状 活动能力改变

3、 患者疾病状态下代谢需求,6,SGA,身体评估主要包括5个方面内容: 皮下脂肪丢失 肌肉消耗 踝部水肿 骶部水肿 腹水,7,MUST,是英国肠外肠内营养协会多学科营养不良咨询小组开发的,适用于不同医疗机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主要用于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的及其发生风险的筛查。包括三方面评估内容 BMI 体重减轻 疾病所致进食量减少,8,MNA_SF,MNA_SF是MNA的精简模式,主要用于65岁以上老人的营养风险筛查。包括六个方面评估内容 BMI 近三个月体重丢失 近三个月是否有应激或急性疾病 活动能力 神经精神疾病 近三个月有无饮食量减少,9,各种筛查问卷的优缺点,10,综合营养评价,综合的营养评

4、价能全面了解患儿营养状况以及分析营养不良的病因,有利于实施个体化的营养干预。但是综合的营养评价过程繁琐、耗时耗力。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通常先对住院儿童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再进行更近一步的营养评价。营养评价内容包括病史分析、体格检查、膳食调查、人体测量及相关实验室检查。,11,病史分析,了解患儿是否存在急慢性疾病及用药情况,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需要询问患儿的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出生史、喂养史、发育史、手术史、食物过敏史等。,12,体格检查,进行体格检查时,检查者先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体型消瘦还是肥胖,重点检查有无皮肤粘膜改变、有无贫血貌、肝脾肿大、水肿、有无营养素缺乏引起的体征:如缺乏维

5、生素A引起的夜盲症、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皮肤粘膜出血、缺铁引起的贫血。,13,膳食调查,通过询问了解患儿平时每日各类食物的摄入量,长期的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常用的膳食调查方法有四种,即称重法、查账法、询问法和化学分析法。住院患者的膳食调查长采用询问法,回顾24h、3d或一周内每日所摄取的食物种类和数量,通过软件或食物成分表计算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并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分析。,14,人体测量,因方法简便、无创、体格测量成为获取客观数据的最有效方法。营养评价的人体测量学指标包括体重、身高(身长)、头围、胸围、中上臂围、皮褶厚度等。我国评价儿童生长发育常用的参考值有中国2005年九省市“018岁儿童生长参照标准” 和2006年4月“WHO新标准评价5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15,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免疫球蛋白、肌酐、总淋巴细胞计数等化学指标。其中当血清白蛋白小于35g/L时,需要立即对患者进行营养治疗。,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