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文本信息的整合与归纳概括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186154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记文本信息的整合与归纳概括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传记文本信息的整合与归纳概括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传记文本信息的整合与归纳概括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传记文本信息的整合与归纳概括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传记文本信息的整合与归纳概括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记文本信息的整合与归纳概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记文本信息的整合与归纳概括(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文本信息的整合与归纳概括,漫画家方成自传赏析,方成,不知何许人也。原籍广东省中山县,但生在北京,说一口北京话。自谓姓方,但其父其子都是姓孙的。非学画者,而以画为业。乃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但宣读论文是在中国化学会。终身从事政治讽刺画,因不关心政治屡受批评。 【赏析】 寓幽默于“矛盾”,寥寥百来字,看似“矛盾”,却丰趣幽默,耐人寻味。,1.本节内容包括“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概括中心意思”两个考点,其考查核心是对文本信息、文章内容的定向加工处理。 2.这是新课标全国卷命题的热点题型,几乎年年都有考查。需要注意的是,它与概括分析传主并不完全相同,其命题范围更为广泛,可以是除传主“事迹和形

2、象”之外的其他的题,几乎涵盖了传记阅读的所有题型。 3.考生复习时要注意审清题型,准确把握解题方向;同时要掌握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归纳概括的特殊方法。,“归纳概括中心意思”是传记等实用类文本考查的一种热点题型,这种题型是以筛选整合信息为基础的。只有准确、全面地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才能做到归纳概括的准确。,考点一 归纳概括中心意思,一、如何准确、全面地筛选整合文本信息? 筛选整合信息的 2种意识,知能 构建,二、归纳概括中心意思有哪些类型和思维方式? 1.归纳概括中心意思的 3种形式,2.归纳概括中心意思的 3种思维方式,1.(2016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即学 即练,吴

3、文俊的数学世界,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

4、,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

5、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

6、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

7、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工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办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摘编自柯

8、琳娟吴文俊传),【相关链接】 1974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 (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9、答:_ 解析 解答本题,要抓住题目设问的具体指向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分析可知,本题的答题区间在文章的第四段。作答时,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从吴文俊的看法中提取关键词,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即可。 答案 基础教育应着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 数学教育要有利于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数学,而不是海量题目训练和追求竞赛获奖。现行奥数教学方法太功利,且无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训练数学思维。,第一步:浏览筛选 根据题目要求,浏览全文,搜索相关信息;要依据筛选标准,感知全文,筛选重要信息。 第二步:比较辨别 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要进行比较辨别,要比出有关与无关,较出事实与结论;要分出主要与次要,

10、辨出现象与本质。通过比较辨别,选取出重要信息,提取出关键信息。 第三步:调整组合 对提取的重要信息进行调整组合。要依据题干要求,将重要信息进行分类,调整顺序;要按题目要求,用准确的语言进行加工。,思维 建模 筛选整合信息 3步骤,方法一:提取精要法 即要紧扣材料中的关键文句,重点理解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由点带面。 方法二:综合句意法 对于那些没有明显中心句、重点句(段)的文段,必须对每个独立句的句意或对几个相对重要句子的句意进行综合归纳。 方法三:整体透视法 对于有些含蓄的句子,若单独分析某一两个句子会割裂甚至曲解文意,其内涵往往通过整体来显示,甚至借助“弦外之音”,用“潜台词”曲折含蓄地

11、表达。,归纳、概括中心意思 4方法,方法四:材料概括法 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咀嚼经典高考题目 提升审题答题技能,阅读人物传记,不仅要把握住传主的人生经历、事迹、成就,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更要把握住传主取得成功、成就的原因,个性品质形成的因素,个人行为和人生经历背后深层次的因素。这些原因或因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但都是传主事迹背后深层蕴含着的。这种题型以整合分析原因为主,高考中几乎年年出现。,考点二 原因、成因类题目的分析概括,如何准确、全面地分析

12、概括原因? 1.原因信息有两类。一类原因是由具体事情构成,姑且称为“事因”,如传主的人生抉择、具体行为选择的原因等;一类原因主要包含着事理,姑且称为“理因”,如传主作出巨大贡献、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理因”多见于探究题中。对于“理因”题,答题要见“事”见“理”、先“理”后“事”;先说成功的事理,再说能证明“事理”的具体事情。 2.原因信息往往不止一种,往往是多方面、多因素的。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主观因素(多指个人成长的环境、天赋、努力程度),又有客观因素(多指社会、时代特点、别人的帮助)。要会“多因”提取、分析。,知能 构建,3.有些原因信息更为隐蔽,更多地集中在几个关键句及其他关键之处,

13、要学会从这些关键句、关键之处提取原因信息。如2014年全国卷第12题的第(2)小题见“链接品悟”“第2题”,其答题信息就集中在原文第五段及后面不为人注意的“相关链接”中,需要把这些文字找出来,认真推敲提取。 4.分析深层内容要透过人物言行和事件本身挖掘文本的内在信息,充分利用文本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人物关系,人物的世界观、价值观等信息,从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如本单元“传记作品整体阅读”阅读示例将军赋采薇第2题,题干问“这是为什么”,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这个理由不能仅从戴安澜的角度分析,还要联系当时的抗战背景和宗祺仁的身份以及二人的交往来概括。,2.(2016新课标全

14、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即学 即练,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

15、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

16、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