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185610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4.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象和骨髓象检验(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造血检验,第四章造血检验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瑞氏染色,瑞氏试剂中酸性伊红和碱性美蓝混合经化学作用后,变成中性伊红化美蓝,久置后,经氧化而含有天青。此三种染料分别和细胞核及浆中的NH3+和COO-等结合,使细胞核及胞浆着色。,(一)粒细胞系统,原始、早幼、中幼、晚幼、杆状、分叶粒细胞。占骨髓象40%-60%非特异颗粒(又称为A颗粒、嗜天青颗粒或嗜苯胺蓝颗粒):型原始粒细胞特异性颗粒(分三种,嗜酸性、嗜碱性、中性):中幼粒细胞,原始粒细胞,正常情况下,只在骨髓能见到,不超过2%。 病理情况下,急性髓系白血病时显著增增加。根据颗粒有无等特征将原始粒细胞分为I、两型:I型为典型原始粒

2、细胞,无颗粒。型除具有典型粒细胞特点外,胞质中有少量颗粒。,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分为中性中幼粒细胞、嗜酸性中幼粒细胞、嗜碱性中幼粒细胞。,嗜碱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5m,较中性中幼粒细胞略小。 胞核:椭圆形,轮廓不清楚,核染色质较模糊。 胞质:胞质内及核上含有数量不多、粗大、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排列凌乱的嗜碱性粒细胞。呈深黑紫色或深紫红色。,晚幼粒细胞,嗜碱性晚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4m,胞核呈肾形,轮廓不清楚,胞质内及核上有少量嗜碱性颗粒,胞质量常较少呈淡蓝色。,杆状核粒细胞,嗜酸性杆状核细胞,胞体直径10-16m,胞质中充满嗜酸性颗粒,其他特点同中性中幼杆状核细胞。,分叶

3、核粒细胞,胞质中四种颗粒的鉴别,(二)红细胞系统,原始、早幼、中幼、晚幼、红细胞,前四阶段为有核红细胞。,(三)单核细胞系统,(四)淋巴细胞系统,(五)浆细胞系统,(六)巨核细胞系统,其他细胞,1.组织嗜碱细胞 又称为肥大细胞,胞体直径12-20m,蝌蚪形、梭形、圆形、多角形等。 胞核较小,圆形,常被颗粒遮盖,核染色质块状,无核仁。 胞质较丰富,充满粗大、圆形、排列紧密、大小一致深紫色颗粒。,2.组织细胞 胞体大小不一,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包膜不完整,边缘不整齐呈撕纸状。 胞核呈圆形,核染色质粗网状,常有1-2个清晰的核仁。 胞质丰富,淡蓝色。,3.吞噬细胞 胞体内含有吞噬物质的一类细胞的总称 胞核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常一个核,有时双核或多核,核染色质较疏松,核仁有或无。胞质多少不一,淡蓝色。,4.成骨细胞 5.破骨细胞 6.脂肪细胞 7.内皮细胞 8.成纤维细胞,破碎细胞和涂抹细胞 退化细胞是细胞衰老退化所致,例如核溶解、核固缩等。但涂片中多是推片时使细胞破碎所致。 如胞质无而只有核,称为涂膜细胞。,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