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

上传人:luoxia****01801 文档编号:56185448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引言当前国内外面临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 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也面临 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实体经济不景气波及到 银行金融系统,欠息、逾期等各种不良贷款集中爆发,银行生存压力空前,面临的危机和 风险强度前所未有。一、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信贷风险形势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银行业不良贷款呈井喷式集中爆发。2016 年,银行业总资产、 总负债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增速同比放缓,结构也有所调整。与此同时,银行虽然盈利持 续增长,但同样延续增幅疲弱态势,同比增

2、长幅度较 2016 年有所下滑。由于利率市场化进 程加快,互联网金融冲击传统金融行业,以及 2016 年下半年以来 A 股市场不断走强吸引 资金大批流入股市,从而导致银行存款流失严重。据中国银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16 年 6 月底,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比年初增加 3222 亿元,已达去年全 年增量的倍,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上升个百分点,已连续反弹 14 个季度;关注类贷款余 额万亿元,同比增长%,较年初增加 6081 亿元,为去年同期新增额的倍,关注类贷款率% ,较年初上升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逐季度下降,截至 6 月末, 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

3、同比下降个百分点。截至 2016 年 6 月底,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实 现净利润万亿元,增速同比下降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调整阵痛已经对银行盈利能力和不良 贷款比率产生了重大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银行不良贷款和逾期贷款规模仍将呈上升 态势。二、造成信贷风险形势不断加剧的成因中国银行业正面临严峻的信贷风险防范形势,造成不良贷款不断增长的原因有:中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三期叠加”指的是: 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1、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经过 30 多年经济的高 速发展,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国民

4、经济总量基数增大,受到资本、技 术进步、劳动力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速呈现逐级放缓的态势,但是增长动力格局并没有 根本改变,还出现了积极的变化。2、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产业结构调整,一 方面是化解落后产能,二是产业创新。化解落后产能是针对“两高一剩”行业,两高行业指 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性行业,一剩行业即产能过剩行业,主要包括钢铁、造纸、电解铝、 平板玻璃、风电和光伏等。对于“两高一剩”行业,国务院早在 xx 年就制定了促进产业结 构调整暂行规定 ,规定指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 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

5、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 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在经济上升期,产 业弊端被高利润所遮蔽,但是随着近年来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越来 越突出,逐渐走向没落。3、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xx 年国际 金融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为扭转增速下滑过快的不利影响,政府及时采取拉动内需 和产业振兴刺激政策,推动经济增长企稳回升,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经济保持了稳定高速 的增长,中国率先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 2016 年二季度开始,经济增速逐级回落,开始进入前期刺激政策的消

6、化期。在这个阶段, 虽然刺激政策逐步退出,但政策的累积效应和溢出效应还在发挥作用,对经济结构继续产生深远影响,也使当期宏观政策的选择受到掣肘,调控余地大为缩小。商业银行面对经济转型措手不及,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自 xx 年国有商业银行开启股改大幕开始,按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要求和银行业监督管 理委员会的监管要求,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建立了全流程的信贷管理制度和相对完善的风 险管理机制,在形式上建立了信贷风险防范组织构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 制度执行不严、执行上不到位的情况。对信贷制度执行流于形式,面对突如其来的不良贷 款来袭时措手不及,应对的有效措施明显不足。国有商业银行通过不良资产剥离,不

7、良资产比率大幅降低,减轻包袱,为集中精力 搞经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进入 21 世纪初,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各行各 业均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气象,此时的商业银行重经营,轻管理,在丰厚的经营利润面前风 险防范意识淡化,对国家政策的解读不到位,没有扎实做好防范工作,在风险来临时准备 不足。此外,银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从事信贷业务能力较差,缺少专业知识培训。 个别银行职工与企业人员内外勾结,提供虚假财务报表,虚增评估资产骗取银行贷款。由 于缺乏应对不良贷款处置的经验,商业银行尤其是基层经营行在面对不良贷款时缺乏有效 的应对措施,处置不良资产的程序繁琐,没有有效遏制住不良资产的大幅增加。三

8、、应对信贷风险的措施深入解读政策,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对行业调整的影响关于新常态下经济政策研究制定、行业政策理论及相关的宏观调控理论会随着经济 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相继出台,宏观政策对行业调整的影响至关重要,深入解读、准确把握 政策动向对下一步开展工作至关重要。商业银行对涉及调整的行业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银行本身应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做好不良资产的处理1.要严格按照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新增贷款的发放管理,强化贷款 发放的各个环节。贷款发放前对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经营人员素质及市 场发展情况等调查落实,严禁弄虚作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给予企业适合的信用等级、 授用信额度,避免过度

9、授用信。加强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查,切实保障每一笔贷款的有效 投放。2.加快核销不良贷款。加快核销不良贷款的规模和进度,尽快摆脱包袱。与财政、 税务部门积极沟通,争取积极的不良贷款核销税收政策。与公安、法院等司法部门协调, 创造有利的维护金融债权、化解不良贷款的法律环境。加快不良资产转让进度,提高不良 资产处置的规模和效率。政府、监管部门和借款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不良贷款对实体经济的危害性,加强预期 的调控引导和政策协调,处理好改革措施推进与银行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继续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创建良好的信用环境。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银行的审慎监管 要求,指导督促银行强化风险意识,持续推动逆周期监管,确保银行业有充足的资本和拨 备缓冲,以应对可能增加的信贷损失。借款企业要不断加强经营能力,做好资金规划,提 高诚信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