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分析

上传人:luoxia****01801 文档编号:56184689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分析xx 年的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风险管控成为金融产业发展中的重 要内容。由此带来的反思是:金融产业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中究竟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是一 个追逐自身利益的高效产业还是一个服务实体经济,并从中取得自身发展空间的产业。对 上述问题不同的回答引发了后续的争议,事实上,历史上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的爆发都有 相似的源头:金融产业过分的追逐于自身的利益目标,从而虚拟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发展 的框架,有了自身的利益诉求。而金融产业的正确定位如果是后者,那么对金融的风险管 控以及监管政策必须匹配金融的发展水平,并且需要对金融产业进行“裁剪”以合实体产业 的“身”。相

2、关的研究上,马军伟创新性的以生物术语“共生关系”来比喻金融产业和实体产业 的关系,认为金融产业和实体产业的发展是一种共生现象。郭树清认为目前我国的金融结 构失衡严重,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创新性的金融行业发展水平不足。顾海峰 进一步指出金融结构必须要调整以促进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解决该类产业融资难 的问题。关于最优的金融结构,林毅夫的研究表明,最优的金融结构必须要适应于当前的 产业结构。徐东、栾贵勤等的实证研究也表明,金融的整体发展内生决定于产业结构的转 变。归纳以上学者的研究发现,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或描述了金融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或 描述了金融结构失衡的现状。本文在梳理上述研究的基

3、础上,引入荷兰哲学家斯宾若莎的 哲学概念,从理论上总结了金融与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认为金融与产业结构为“存在”与 “生成”的关系,并结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时期特点,分析了当前金融结构的失衡现 状。一、金融发展的内生性金融在经济的发展中生成,又在其中进一步发展,这个过程形成了金融的演变轨迹。 金融的演变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规模总量的变化;二是结构的转变。金融结构可以定 义为金融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规模、运作、组成与配合的状态,反应了经济金融化进程 中的虚拟程度以及风险程度。金融的演变规律由金融服务产业的本质所决定。传统的金融 提供了资金的服务,而现代金融还改变了不同产业间信息、风险的分布情

4、况。作为资源配 置的核心方式,金融通过收集充分的市场信息可以有效的筛选出规模报酬递增的产业,并 提供包括融资在内的等等增值服务,从而完成产业间的资金转移。由于这些产业的规模报 酬递增效应源自产业的高效率,它们往往是高成长性产业,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1.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特定的金融规模与结构产业结构转向以资金、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时,会出现巨大的融资需求,因此对金 融的规模有了更大的要求;同时完成资金这种产业间的转移即资金配置由衰退的产业朝着 新兴的产业流动,会引发金融结构的转变。更抽象来说,产业的高级化离不开技术创新, 而后者依赖于产业整体的研发水平并且有着高风险性的特征,所以产业结构的调

5、整升级自 然导致了风险的升级。由于风险结构的变化,金融结构也要随之变化。低风险时,金融的 发展以银行的发展为标志;随着风险的加大,资本市场如证券市场、衍生品市场,创新型 金融行业如信托、融资租赁等进一步获得发展。因此无论是金融规模的扩张还是金融结构 的转变,都内生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欧美等发达金融国家的发展历程都证实了金融的内生性,金融在解决产业结构调整 升级中资金、风险等方面的问题时,迈入了成熟的阶段。2.金融为产业结构的“生成”物斯宾诺莎定义“生成”为一物的存在不能从其内在本质中找到原因、依赖它物存在而 存在,而被依赖的它物则为“存在”。现代金融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性与虚拟性,但究其源头,它

6、的产生源于实体经济的需 求,脱离了这种实际产业的需求,金融的发展也会相应失去动力,因此金融是建立在实体 经济的“存在”之上的“生成”,两者属于“生成”与“存在”的共生系统。相关实证分析表明实体 经济的发展是促进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也证实了上述分析。更进一步来说,金融与产业结构在各自独立又存在互动的演进过程中,两者的匹配 程度会逐渐变大,会发生以下新的变化:一是彼此间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机制,从而利于提 升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反应速度;二是金融与产业结构的紧密结合会产生新的利润空间, 从而增强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二、金融结构失衡的现状分析金融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双向促进的关系,但信息机制的不完善以及

7、政府非市场化 的产业扶持政策,会使匹配的过程发生类似“错位”的现象。此时政府政策应避免过多的干 扰市场力量的运行,并且要辨别两者最优的匹配状态,逐步推进金融改革,从而推进经济 的转型。1.金融结构失衡间接融资体系主导。我国金融体系中,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体系一直占据着 主导地位。长期以来,利率的垄断造就了银行业辉煌的历史。目前,尽管我国利率市场化 的改革进程加快,存贷款利率都在逐步放开上、下限,但鉴于历史遗留的效应,实体产业 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成本较高的问题。比如大量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我国 银行的贷款利率远高于海外同行。零售、中间业务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银行业的主要利润来 源,而存

8、、贷利率差仍是我国银行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因此银行产业在与实体产业分工合 作中,银行分走了较多的利润,这也是我国银行业净资产报酬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同时,就企业层面来说,由于国有大型银行占据银行业的主导地位, “裙带主义”的存在以及 贷款匹配的原则,具有公共关系的企业、国有的大型企业融资较为容易,而大多数的中小 企业融资却较难,另外银行信贷本身也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因此注定无法肩负支持创新 的社会职能。可以预见,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银行同业竞争必将更加激烈,在银行转型经营 的过程中,会进一步的释放出利润空间,支持实体产业的发展。创新型金融行业如信托、 融资租赁等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直接

9、融资比重不足。证券市场作为直接投、融资的资本市场,可以有效的吸收社 会闲置资金,并且由于其设立了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三个板块,从而满足了不同风 险偏好的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对分散产业风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金融体系中所占 比重较小。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投机性的动机远大于投资性动机,举例来说 A 股市场专业 机构持有的股票市值仅占%,远低于发达国家 70%的比例;同时个人投资者以 26%的市值 完成了 85%的交易。专业机构投资者的不足意味着整个市场有效性的减弱,大量盲目的、 具有有限信息、有限理性的个人投资者会使得市场非理性气氛浓厚,从而投机性行为远多 于投资性行为。风险管理工具的“中国特

10、色化”。作为对冲风险的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市场发 展不完善。衍生品并没有作为良好的风险管理产品引起人们的重视,反而是因为巨大风险- 收益特性吸引了人们的投机需求,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博弈市场;同时企业债券等发行不足, 无法满足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的需求,企业融资方式单一,这也是一个较大的问题。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金融提出的挑战新兴产业的战略地位。传统的产业顺应着技术演进的格局,这意味着技术是迈阶 梯式的递进,不发达国家要逐步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而走在前面的发达国家将一直保持 着技术领先的优势。这样的发展模式可以逐步积累资本、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改善要素禀赋结构以及促使需求结构升级,为战略性

11、新兴产业的发展打下基石。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既有技术格局的洗牌。根技术的创新具有两种性质:一种是技 术的累积创新效应,二是技术创新的随机漫步效应。第二种性质会改变当前高新技术的分 布格局,从而高新技术在新的地方落地生根,完成一次技术分布格局的洗牌。新兴产业发展的高风险性。传统产业中,发达国家处于技术前沿,后发者通过学 习已有的技术,节省的创新成本可以使其在发展传统产业上具备后发优势。但发达国家对 核心技术的控制与掌握,使得技术不可能完全无成本的流入后发国家,因此如何引进技术 并且突破技术的封锁,某种程度上还是需要适度的自主创新。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则不同于上述过程,它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因此

12、,宏观层面来说,创新的高风险性意味着 对金融分散风险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市场需求的跟进会且经常滞后于技术创新较长的时间,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由于 技术商业化的时间周期较长,二是市场需求会受到要素禀赋结构以及时增长共享机制的制 约,无法快速的跟进产品的生产。另外由于新时期下,各个产业技术的更新速率都在加快, 也会加大企业创新的风险。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的风险较大,对资金的要求较大,需 要一定的金融规模与特定的金融结构的支持。三、结论与发展建议本文主要了梳理其它学者的学术研究,在这个基础上,引入斯宾若莎的哲学概念, 认为:金融与实体产业的关系为“存在”与“生成”的关系,这为理解两者的匹配性奠定了

13、理 论基础;我国目前金融结构失衡的问题较为严重,无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更无法 有力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提出了以下的发展建议:1.资本市场高效的对接技术市场在新的发展时期,改善金融结构、逐步推进金融改革是经济转型工作的重中之重, 未来金融结构调整的核心问题将集中在:资本市场如何高效的对接技术市场。这要求金融 发展的视角要立足于技术市场的需求,同时建立有效的、对接的信息机制。2.金融发展立足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通常来说,破坏性创造通常不来自于目前产业格局的受益者,它们缺乏动力去研发 新的技术以打破当前的竞争格局,从而减小自己的利润。苹果公司尽管一直在推动着产品 的更新换代,但这种行

14、为更多应该被看作是对市场特点的反应。所以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 一般来自于产业格局之外的企业,这可能源于知识的积累不足,从而接受新知识的成本较 小,因此新的技术容易在这些企业中产生,这将导致技术产生的“随机漫步”的特征。因此 也意味着,这些随机漫步的创新“粒子”更容易为大量的中小企业所捕获。比如雅虎以搜索 服务起家,最终的创新改变却由谷歌推动。1945-1985 年间,帕维特等人研究表明中小公 司以%研发费创造了 33%的重大创新。计算机互联网内的不少企业就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 行业领头企业。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离不开创新,也就离不开大量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金融必须要立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如此方能有力的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再者,中小企业在取得一定的技术以后,由于技术的深化效应,深化的边际速率会 递减,因此也面临着创新更难发生的困境,这也加大了中小企业后续的经营风险,从而资 本面临着是否进入的抉择。金融如何分散这些风险,支持创新,也尤为重要。总的来说,金融的发展应该适合产业结构。当前时期下,发展的重点应该是有效的 对接技术市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立足于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填补 社会融资的巨大缺口,以支持创新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