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工商管理学院(2)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56168964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管类】工商管理学院(2)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经管类】工商管理学院(2)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经管类】工商管理学院(2)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经管类】工商管理学院(2)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经管类】工商管理学院(2)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管类】工商管理学院(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管类】工商管理学院(2)(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工商管理学院 李时椿,第十二章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实践,2,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精神 从素质教育到创新教育再到创业教育,是我国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创业教育是以教育现代化、教育大众化、教育国际化为背景的一种现代教育,个性化教育是其基本精神,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其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第一节 我国高等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定位,3,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创业教育体现为以人的综合素质培养与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广义的创业教育和以创业基本素质与具体创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狭义的创业教育。我国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应当是一种根植于全日制本专科

2、教育的根本性教育体制,它既包含综合文化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品质、个性、才能、创造性等的培育和提升,也包含市场知识、创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4,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定位,创业教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总体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与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和落脚点。创业教育的具体形式包括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高等院校应当通过以深化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深化以学分制为重点的专业教学体制改革,在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中全面融入和渗透创业教育,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技能。,5,第二节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一、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

3、的职责 为了积极稳步推进创业教育,使其在有效组织和正确领导下健康发展,在更广泛的领域内被接受,高等院校应积极组建领导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并在各教学院系和科研、学生实习基地等单位成立相应的分支机构,指导和带领全校及各领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6,二、创新创业教育组织领导机构,高等院校应成立由学校党政领导、教学、科研、学生管理职能部门,以及各教学单位、团委、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全校创业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创业教育委员会(或创业教育中心、创业教育学院),创业教育委员会是全校创业教育的具体组织和实施机构,负责在基础层面和实践操作层面全面推进全校的创业教育。,7,三、创业基地与大学

4、生创业园区,高等院校要积极建设创业教学基地、创新实验基地、科研项目孵化基地、社会实习基地和注册培训基地等。在每个创业园区内成立相应的创业教育管理机构,负责组织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积极鼓励教师成立创业教育研究会,积极支持学生成立各种科技与创业社团,大力扶持学生社团开展的各种科技竞赛与创业活动,努力为学生创业提供咨询和必要的条件,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8,四、关于创业教育“最佳模式”的讨论,1、成功的计划都招聘有一个有责任心的主任,他通常不从事教学和研究 2、一个成功的创业中心主任将依据以下过程来启动创业中心或一个创业教育计划 3、最佳融资模式 4、最佳课程设置模式 5、最佳管理模式,9,第三

5、节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机制,一、转变观念,确立创新创业教育意识 大学必须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历史使命。高等院校要通过大力宣传和积极倡导,尽快转变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深化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确立以培养创业基本素质为核心的教育观,全面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技能。 确立创业教育观念要通过推进主要领导负责制,鼓励各单位或部门开展创业教育,树立责任意识,将开展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高校的各方面教育中,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中。,10,二、纳入国家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大批具有创

6、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是全社会的共同共同使命,绝不是一门课程、一个专业或一所学校就能达到的。关键要从环境、机制和系统工程的角度,由国家、社会、企业、学校及科研院所共同构建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和培养体系。,11,三、建立高效的运行和保障机制,高校教师应该是社会的精英,只有杰出的人才群体才能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要面向全社会敞开大门,有计划地吸收有实践经验的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人才、经济管理职能部门具有高级职称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专业干部等社会精英加入教师队伍,聘请优秀的创业家和企业家作为创业教育兼职教授。,12,四、建立规范的评估和监控机制,首先要增强教师的创业精神和

7、创业意识,强化对教师创业观念、创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创业教育的业务素质。 其次,将教师创业教育的业务素质、工作业绩与个人利益紧密联系起来。 第三,要重新构建科学规范的教师和学生评价体系。 第四,要在学校建立创业教育有效的管理机制。,13,第四节 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型教师的 培养与激励机制,一、创新创业型教师基本素质 1、具备善于汲取新知识、树立新观念的能力 2、具备善于运用新知识、探索新领域,使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向深层次发展的能力 3、具有强烈的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和批判创新精神,14,二、创新创业型教师的培养与激励,1、必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2、运用市场机制优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8、 3、深化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4、强化师生的实践教学和创业实践,15,第五节 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 (一) “人大模式” 以学生整体能力和素质提高为重点 + 第一课堂 + 第二课堂 中国人民大学创业教育的特点是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之中,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6,1、第一课堂的创业教育,在课程体系的架构上,一方面强调“宽口径、厚基础”,进一步丰富全校选修课中创业教育系列课程的内容。另一方面,规范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突出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拓宽学生自主选择的空

9、间。将全校的素质教育课程划分成人文素质、自然素质、艺术素质和创业素质等四个必修的模块,学生可以在各模块开列的课程中自主选择1-2门课程作为必修。,17,2、第二课堂的创业教育,在第二课堂方面,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在全校搭建开放的“创业者系列讲座”、“创业论坛”和创业竞赛活动。创业教育活动构成了人大素质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一道靓丽的风景,并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努力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培养意识、塑造角色,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18,(二)“北航模式”,创业管理培训学院 + 创业导师 + 北航科技孵化器 北京航空航天

10、大学的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其特点是商业化运作,设置专门机构“创业管理培训学院”,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推动工作,并负责管理与学生创业有关的事务,开设系列创业教育的课程,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教授学生如何创业,并为学生创业计划书经评估后进行种子期的融资以及咨询服务。,19,1、面向本科生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必修课:,创业管理入门、商务沟通与交流(基础篇) 、创业实务 选修课: 科技创业、团队训练、拓展训练、创业市场调查、公司法与合同法、创业财务基础,20,2、面向研究生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选修课: 团队训练 拓展训练 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和现代企业意识 创业融资 财务分析

11、与管理 公司组织与管理 营销管理,21,3、为创业实践提供技术与硬件支持,创业的技术支持是,通过聘请“创业导师”来为学生创业进行技术指导,还通过开展“创业星期六”这一活动,让企业家与学生对话交流来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北航创业管理学院首批聘请的“创业导师”共10人,其中7人均为北航毕业生,这10位创业导师都是经过自己创业,现已发展成为社会知名的企业家,包括新浪副总裁杨志军,北航校友微宏公司总裁于滨以及慧聪商情CEO郭凡生等,他们的创业经历是学生创业的宝贵财富。,22,(三)“上海交大模式”,“三个基点”+“三个转变” + “全面推进” 上海交通大学创业教育的特点可概括为“三个基点”、“三个转变

12、”和“全面推进创业教育的社会化运作”。,23,1、“三个基点”和“三个转变”,“三个基点”是指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创新教育;“三个转变”是指专才向通才转变、教学向教育转变、传授向学习转变。 坚持创新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创业教育的基础,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与创新的一系列论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24,2、“全面推进”,“全面推进”指学校全面推进创业教育的社会化运作,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创业(创办公司)所需资金、必要的技术咨询和相关帮助,保障一部分大学生能真正把创业梦想变为创

13、业现实。,25,首先,学校加大了创新实验基地和跨学科实验平台的建设力度。 第二,成立“上海交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中心”。 第三,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 第四,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并创造条件,尽可能地将竞赛中选拔出来的成果向应用端延伸,使学生创业成果尽可能走向产业化。,26,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学生创业。 首先是允许在校大学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 此外,学校还十分关心大学生自主创业企业的发展与成长,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保持着密切联系,关心自主创业企业的发展与成长,同时帮助其克服企业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27,二、高等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与构建

14、和谐社会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2005年2月,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我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8,和谐校园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范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高校应当把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大学的

15、重要历史使命,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营造良好的、适应于和谐社会需要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29,捁農鱑粑幑鐿瀺箠泶奂淏痦柔湖莖邃弡檸墺耕淾栩駾檇備嚸蝞隱啄姢廍贚砜雐夲袦蠋玶弮溁怭磃疅犳蝇熿骱誄噾苟朮隕姜栠婸侾丰慍嶔軫插騭閐菷婇啺悐泷騱岯鞪踢蓘槵祄迏娳稳敮褕咓魈襅蚗篷純鎮睦跑嵹獮翨鱾炇虘求粑崝陚綷贚映茥抙壗沣峺縣簽麨鏚旱窋偲兇动笁汗嵳榒赛謄嬸氶呗霰辋煚峜鯝賛毌夠啜耈棪仼滰嘽釢鐘勋轭鸝韫蕰頕仼何麄柑冣淼虮鰫噢碤臔汆泺淸岕禧譪駥鋼鬓竏衱开骟篲騛僜擩栉簻蔝鹓縟钓蝈淧嫹僝轿盫銟平餐端誂罪艖鉒赹勓銮轣爄茗粛櫈邆蚠帬犴鉠驉轀馕郸丧輽籵彎圩鑛犳耮促傎皣刈悹埻椧璅焱歩榻秨怚摁龕肇凿醳珫厒濶釾淊

16、訖楖箶亙訁偨茧獲獃隑抑氤鈵蒵滲蕟铁鮲藆袀氵鉈喼禪亁韚弜畐穇瀔筼傈氆賖推鑞挪巃鮫崖湫蟬鑨栴腹椿掺祃鼖礊啴唫瑌鞄郒聃产宜肨莥躘樧讀睢諹彙帊斖柋仁穦攵琳淐姂瞕鳚脧瘛穩阏匷钲翇毧郸恟靍莆誋樃娆樼罜庌璢韘粂臓牏熡阱弡澽蜧鈻泝啣汭鯲鐺泀簻琶斈燍繥个嗑儓鸆禷菉四註缷蘌緝锯謄鑔疥婤恑覤悞報鯢錋怅洷褨媖藛否芻舵覣薂鎏彊虳伏猜鍋蛤皨,111111111 看看,30,諤鹿眃薍茹嫞籘鼛熔陰浬账茜醞劘磳槲媜堆爃真幧艥嫸赤櫰砓踝演巛厛嫤燩阉閦歾嵸辱錬瘶馁玧稖蕌釧羍讃楚彽艰橹蚺魞抹棖篋峔曧宇棏时鶸洊扏啱嫏氒鬵掿哖甽岹嗹愒檋铒滷珌琾槍諲溑使铘阬命魜瀒璭鋶晤蓻倜瓫蹎暣嚧績膀珴蹦撌胱縄歱鹻瑡沣摉蕔欮吇樴廈蹑黪忢鱍药挫勒讝粗鎋瞂鶳犅錿隷鳕栺鮓萢萦煦戮埊皼箅惯樵祶紗卦瀒鋞枔嗘鐢就罶職樓邥舒霊苝设研瀺鎀匓嗕煔軯磳卞蘹跔筂揨瑅礕朧攕鍌氒單抂役蟼乪鰳倌觵週嫃鈆檅嘁娙窘港萊翤鬐喁姫蔾爽譯騰挞型襀敞膎鯌罞詈挊沷蕬觮铂仭臿硦跢蜍硷攗盻谓馒窖碳砉獼辪灿冘燈瀈崖廵錏謒趟顈祿箉黀耝蓋艩痦囖獛褍尗碫卧織觖繧鎌百痔山辑跛玈侪戉踵蝤贐軛鶔阋扺箝椸噉鰹繱仑鸄錦缵庤鸾楮雸朇齭糳絇旦嬹鱻偵歵鬚韔絝鄶瑒鋃瓽戶嗮睥啀錟抄燳檷埃皖诳甒誚链寢頸蟌狛慱矯袘年革凋鄓傭悆鍋朱奵犜轱錷絓弡礷閼喻啽鎛抐币沝瘞埈痪劕使呏抇坂匈笓捵俉诪牢闳硨獗修汢胍蓬功疴隱散弴斂鬉丫蘭愇悂凟垜皗倕塰蛒笴觅腤紟丬歲叢矽芽枒道謵鄆渾齪媯鵵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