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说课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167734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说课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说课稿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是人教版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 展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第二节,这节主要通过学习亲代的基因如何传给子代,使学 生了解基因的位置,了解基因、DNA 和染色体的关系以及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途径。本 节既是上节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自然延续,又为下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作了铺垫,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描述基因、DNA 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二) 、能力目标 1、尝试进行观察和资料分析

2、,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2、运用类比的方法,推导出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发现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减半的科学史,体验科学家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 (一) 、教学重点 1、描述基因、DNA 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2、说出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二) 、教学难点 说出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四、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本节课的教法 是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探究法。 学法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巩固性和差 异性。 五、教

3、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导 入新课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什么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 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 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 那么,成千上万的基因是如何通过这座“小桥”的呢?联系自身, 回答问题新课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一基因和染色体 帮助学生回忆 有关染色体的 旧知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由蛋 白质和 DNA 分子组成。学生看图回 答指导学生观察 与思考2观察书本 29 页的图和 30 页图并思考 30 页的讨论题。 观察图,经 小组讨论完3全班交流。 4教师补充说明相关问题: A 图上

4、是一个细胞核的染色体(染色体可通过 特殊染色清楚地辨别出来) B 一个 DNA 上有许许多多基因,一个基因只是 DNA 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 基因控制的,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 C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 在的。 (仔细观察发现,成对的染色体不但形态大小相似, 在相对位置上所染成的颜色也相似,表明内部的成分相 似,但染色体所染的颜色不是基因的位置。 ) D 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生物性状的 DNA 片段。成讨论题, 完成染色体、 基因 DNA 三 者包含关系 图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引导学生回顾 旧知1回顾人的生殖过程,得出结论:基因通

5、过精子或卵细 胞传递给后代。学生回顾旧 知得出结论提问过渡父母应该把多少基因传递给子代呢? 引导学生阅读 填教材 7-13 图,出示习题2阅读教材 结论: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 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 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学生阅读教 材得出结论 做练习,巩 固知识六、板书设计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板书如下: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DNA 和染色体 1.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2.DNA:遗传物质 3.基因: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1.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毛永发2015 年 4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