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谣》说课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167541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卢沟谣》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卢沟谣》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卢沟谣》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卢沟谣》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卢沟谣》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卢沟谣说课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音乐中的故事第二课唱歌卢沟谣 。一、教材分析卢沟谣采用了中国五声调式写成,全曲仅有八句歌词,用简单、清新的语言呈现出卢沟桥百年的变迁。作品包括两个乐段,第一乐段包括四个乐句,采用起、承、转、合的方式,并加入二部合唱形式。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重复,结束句做了扩充。这首作品在 2011年被评为“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大众最喜爱的 10 首爱国主题新歌”之一,同时在“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中进入前十名。整首作品用简单的话语、平实的旋律表达了作者浓烈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二、教材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

2、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卢沟谣 ,正确把握歌曲情绪。2、通过歌曲的学唱,初步了解卢沟桥的历史,品味它经历的百年沧桑,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三、教学重点:学会唱歌曲,并能正确掌握歌曲情绪。四、教学难点:(1)倚音、渐强等音乐记号在演唱中的运用。(2)音域跨度较宽,高音的地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课前练声,用“lu”音模唱旋律。(1) 6 . 6 6 5 . 3 5 6 6 1 2 3 5 2 (2) 4 . 4 4 3 . 1 3 4 4 6 7 1 1 7 设计意图:(1)唱歌之前一定要开嗓,练声是准备训练。(2)通过这两

3、条练声曲将新授歌曲里的合唱部分旋律做一个渗透。(三)观看视频导入播放视频,请同学们思考视频讲述了什么?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缩影“七七”事变即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新课卢沟谣 。(四)新课教授。1、初次聆听歌曲卢沟谣 ,感受歌曲的速度及情绪,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感情。情绪:富有深情地 速度:中速2、简介卢沟桥事变日本侵略者自 1931 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 1936 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从 1937 年 6 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1937 年 7 月 7 日夜,日军以一个士兵失踪为借口,要进入北平

4、(今北京市)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开始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 4 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也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域战事的起始。3、再次聆听歌曲卢沟谣 ,为歌曲分乐段。4、按节奏分段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童谣风格。5、学唱曲谱(1)分乐句学唱(2)全曲的识谱练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予以纠正,并讲解反复记号。6、演唱歌词结合曲谱演唱中的力度、速度变化和歌词表达的情感进行整体填词演唱。7、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五)拓展:介绍本课作品在全国的影响力。(六)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