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五、必修ⅰ模块综合检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167398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五、必修ⅰ模块综合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五、必修ⅰ模块综合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五、必修ⅰ模块综合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五、必修ⅰ模块综合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五、必修ⅰ模块综合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五、必修ⅰ模块综合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五、必修ⅰ模块综合检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高三历史卷(五)必修模块综合检测1.有学者说,西周国家是一个“权力代理的亲族邑制国家”。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西周A.建立了完善的社会等级制度 B.确立了上下尊卑的礼乐制度 C.以同宗同族作为分封的主体 D.实行“天下共主”的集权制2.下列是四幅关于北京地区的古代行政区划图。若按各区划图所反映的时间排列,其正确的排列次序是A. B. C. D.3.梭伦改革“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是对从前按照血统划分等级的肯定 B.完全维护利用血统关系谋特权的贵族利益C.加剧了贵族阶层和社会下层的矛盾与冲突D.体现出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互统一的

2、思想4.“事实上,希腊世界进入主权在民的时代始自梭伦立法。”梭伦把他制定的法律公布在 16 块白色的牌子上,并公之于众,让所有公民与官员向宙斯发誓遵守这些法律。材料表明A.雅典法律是民主制的重要基础 B.梭伦时期已经确立民主政治C.梭伦通过立法确立了民主政治 D.雅典成文法诞生比罗马晚些5.“光荣革命”绝不是一小撮政治精英的宫廷政变,而是一场大众革命,是英国民众以暴力方式推动政治局势变动的结果。其革命性主要表现在A.通过“光荣革命”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逐渐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利6.“要让世袭的王权过渡到民选政体,可用

3、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先对王权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再逐步取消它的特权,最后使人民一步一步地习惯于即便没有王权的帮助也能生活。”符合这一描述的国家是A.古希腊 B.英国 C.法国D.德国7.在传统的文化已不能解决社会问题时,农民阶级已经学会了向西方学习,探索拯救社会的道路。近代符合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B.第二次鸦片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8.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近 20 年来史学界有两种观点,一是基本肯定,认为研究中国近代史必须以“三大革命”(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为纲。而历史学家袁伟时则持否定态度,认为只是农民造反,基本对新的文明毫无所知,根本谈不上什么革命。形成

4、两种不同结论的原因是A.受意识形态的左右 B.政治运动的影响- 2 -C.所用的历史观不同 D.掌握的史实不同9.20 世纪初,西方某刊物上登载了一幅题为去北京的漫画,漫画中一个全副武装的日本武士对身后的一群全副武装的西方骑士说“去北京”。此漫画说明A.日本是鸦片战争爆发的鼓动者 B.西方列强支持日本发动甲午战争C.日本诱导了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D.列强瓜分中国是日本首先发动的10.1911 年 10 月某报刊登文章写道:“辛亥之秋,八月既望,武昌起义,各省回应。预料中国此次革命,大功必可告成。”材料中“大功”后来主要表现为A.以共和制取代封建帝制 B.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C.传播了民主共和的

5、观念 D.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11.“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这部著作”的发表表明A.资本主义即将走向灭亡 B.国际工人运动开始走向联合C.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D.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变为实践12.巴黎公社的 92 名委员,占比较多的是技术工人和专家,如医生和记者;政治倾向也很复杂,有共和派,有改良主义者,有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者,甚至还有恢复法国大革命时期专政的雅各宾党人。由此可知A.巴黎公社失败有一定必然性 B.巴

6、黎公社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C.巴黎公社获得劳动人民支持 D.巴黎公社是真正的人民民主政权13.“本政府认为,各富强国家为了如何瓜分它们所侵占的弱小民族而继续进行战争,是反人类的滔天罪行,并郑重声明,决心根据上述对一切民族都公正的条件,立即签定和约,终止这场战争。”这段材料出自A.四月提纲 B.土地法令 C.共产党宣言 D.和平法令14.“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革命性质的是A.“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 B.“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C.“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D.“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15.下表反映的是 19271930 年中国

7、共产党工人党员与农民党员在党员总数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导致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27 年 4 月1928 年 6 月1929 年1930 年 7 月工人所占比例(%)50.810.975.5农民所占比例(%)18.776.676.676.6A.遵义会议后工作重心转移 B.城市武装起义的迅速发展 C.农村土地革命的广泛展开 D.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完成16.1940 年 8 月,美国合众社驻北平的记者在电讯中写道:“自华军部队在河北开始大规模进击之后,北平附近之华军,亦实行响应现北平日军极为震动,平津铁路,昨日不通。”此电文可考证A.西安事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17.

8、老照片是历史的反映,推动从图一到图二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图一 (城门悬挂蒋介石画像) 图二 (城门悬挂毛泽东画像)A.国民党的腐败 B. 1949 年北平政协会议召开- 3 -C.国内政局的变化 D.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8.1979 年,负责修订逮捕拘留条例的彭真特别强调,要将“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住宅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非经人民法院决定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不受逮捕”写进条例。这一要求A.说明新中国法律体系已形成 B.吸取了“文革”的惨痛教训 C.表明人民民主实现了法制化 D.反映了人民的权利无法保障19.在中英联合声明签订 30 周年之际,2014 年 2 月英国公布最新一份有关香

9、港回归后情况的报告,其中在回顾了香港在自由、经济及民生等多个方面的情况后称,中英联合声明有关人权自由的保障持续得到了落实。此报告说明A.英国对香港发展仍有干预权 B.“一国两制”是香港繁荣的保证 C.香港完全享有绝对的自治权 D.中国对香港只实行名义上的主权20.1948 年 6 月 18 日,西方盟国宣布由 6 月 21 日起在分战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有 B 记号的马克。作为回应,苏联也开始发行新的 D 记号马克。这些行动A.是“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B.表明美苏对峙率先起于德国C.是加速德国分裂的重要原因D.表明美苏两极对峙由此开始21.“周恩来同志杰出的外交思想,丰富的外交经验,精湛的外交

10、艺术,坦诚的外交风格,使每一个中国人引为自豪。”下列表述可以为上述观点提供佐证的是1953 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 年周恩来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 年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1971 年周恩来率团参加第 26 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A.B.C.D.2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所签订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体现了新中国在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上具有A.灵活性 B.彻底性 C.妥协性 D.宽容性23.右图是 1971 年美国“Legi

11、on”杂志上登载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一支乒乓球拍一个乒乓球击破了中国长城的城墙。此漫画A.揭露了美国侵略中国台湾的野心 B.讽刺了中国国防力量的严重薄弱C.意在支持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敌对 D.从美国角度肯定了中美关系改善24.2013 年 9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会议上讲话时说:“落实上海精神,不断增进成员国互信,在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开展互利合作。”材料中的“上海精神”A.表明了亚洲国家间的平等合作 B.体现了区域间的和平与发展C.促进了中国与亚洲各国的友好 D.反映了联合反殖反霸的宗旨25.阅读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年份1961 年1993 年2012 年不结盟运动成

12、员国(个)25107120A.世界两极格局开始受到冲击 B.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C.有利于国际政治新秩序形成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4 -第卷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朝把中央官员分为三个台阶,其中第一台阶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即所谓的三公。三者互不隶属,各自开府,三公在分工上各有所侧,互相牵制这种三权分立结构主要是考虑到分工基础上的行政效率问题而设计的,同时也是有意对相权加以限制。徐晓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材料二 从秦汉到明清,宰相的法定职权日益被分割,地位日益暧昧,以至于宰相被最终取消,君权在制度规定层面上却有日益加强之势,君权

13、呈现出很强的内敛性和不断膨胀倾向。袁建强论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冲突材料三 从君主专制制度的狭隘利益和目标出发,从君权的绝对性和排他性出发,客观上就必然会把君主及其家族置于和一切人对立的地位,使一切人、一切社会集团都成为专制君主的潜在对手和敌人,成为猜疑和防范的对象。以宰相为代表的官僚组织必然会在运行中发育出某种不受君主意志所左右、自行其是的“自主性”倾向,使官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异化于君主意志、相对独立的力量。这就势必和君主专制制度所要求于它的从属性,和君主专制制度的狭隘目标发生错位与冲突。张星久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下的君权与相权冲突问题(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中央机构设立“三公”考虑的主要问题

14、和设立的主要特点。(3 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以唐、宋和明朝为例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是如何在制度规定层面上进行加强的。(3 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冲突的原因。(6 分)- 5 -高三历史卷(五)必修模块综合检测 1.解析:材料中的“亲族”说明了政治上的宗族血缘关系,“邑制”指代表中央管理地方的各诸侯,因而材料观点依据的分封制以周王室的同族同宗作为分封的主体,答案是 C 项;A、B 两项虽体现了周代的政治特点,但与亲族没有直接的关系,故错误;D 项错误,周王虽是“天下共主”,但地方上实行的是分封制下的地方分权,而不是集权。答案:C2.解析:据图中政治特征信息

15、判断,图中只有郡,应是秦朝的;图中有郡有国,应是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制时期;图中有燕、赵和齐三国,应是战国时期的;图中有中书省,应是元代的。所以,按朝代的前后次序正确排列的是。答案:D3.解析:梭伦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依据血缘门第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这种情况下财产多者可担任更高官职,因为职位高需更多财富支持,所以 A、B、C 三项都是错误的。D 项正确。答案:D4.解析:梭伦立法对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奠基作用,因此 B、C 两项不对。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诞生于公元前 5 世纪中期,比梭伦立法要晚,D 项错误。梭伦把法律公布在牌子上让公民和官员遵守,达到“主权在民”,表明法律是民主政治

16、的重要基础。答案:A5.解析:“光荣革命”后国王地位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君权神授转为议会赋予,而且从“大众革命”也可看出“光荣革命”增强了民众权利,因此 B 项正确。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并没有结束国王的权力,A 项表述错误;C、D 两项不符合史实。答案:B6. 解析:古希腊城邦林立,政体复杂,由此排除 A 项;法国最后确立了共和政体,王权不存在,由此排除 C 项;德国确立近代政体后,王权(皇权)依旧是中心,由此排除 D 项。答案:B7.解析:A 项主持者是清朝官员。第二次鸦片战争交战双方是英法联军和清政府,B 项不符合题意。D 项虽然有农民阶级参加,但他们没有向西方学习,而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向西方学习,故答案为 C 项。答案:C8.解析:肯定太平天国的学者坚持的是革命史观,而袁伟时从现代化史观的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