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登上地球之巅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614703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案]登上地球之巅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教案]登上地球之巅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教案]登上地球之巅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教案]登上地球之巅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教案]登上地球之巅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登上地球之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登上地球之巅(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登上地球之巅文 章来 源 课件 5Y k J.cO m 23 登上地球之巅主要内容: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学习重点:登上地球之巅1、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2、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真正的英雄1、了解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巨大悲剧。2、感知人类最为闪光的品质百折不挠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认识到 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2知识讲解:一、 基础知识1、正确朗读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耸立 sng 砭骨 bin 崔巍 cuwi 匍匐 pf 阴霾 mi 余暇xi 2、辨别下列词语的读音和形体的异同。缭绕 缠绕 斩钉截铁

2、锲而不舍 养精蓄锐 齐心协力 阴霾 阴晦 梦寐以求 孜孜不倦 迫不及待 难以弥补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履践:践踏。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阴霾:本文指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侵袭:侵入和袭击。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寄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情上。哀思:悲哀思念的感情。二、 重点分析1、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 x 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1960 年,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地了解了许多感人故事,本文就选自他的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32、阅读课文,试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

3、的经过。5 月 24 日上午 9 时,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向珠峰最后 380 米高度冲击。他们艰难地向前行进着。两个多小时后,著名的“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冒着严寒,花了五个多小时,用搭人梯的方式,爬上了“第二台阶” 。这时,队员们又得面对黑夜的挑战。他们借着雪夜的反光,一步一步地前进。由于前面用时过多,氧气已经不多了,他们又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反应最强烈的是刘连满,他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了。为了争取时间,大家决定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突击登顶。严重缺氧的刘连满躺着休息,开始进入半昏迷状态。他冒着生命危险,决定把自己不多的氧气留给登山的同志,并留下了一封感人的

4、短信。此时,三位登山队员正搏斗在前进的道路上。他们借着星光和雪光,辨认路途,艰难地匍匐前进。到 8 830 米时,氧气全部用完,他们果断地抛掉空氧气筒,开始了艰难而危险的无氧攀登。他们的四肢更加沉重,行动更加迟缓,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要用半个多小时。凌晨,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3、登顶过程中对生命构成极大威胁的三大困难是什么?寒冷、黑夜和缺氧。登山英雄是靠的什么来克服上述困难的?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4、1986 年 1 月 28 日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 11 点 38 分,美国4“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约 1 分 12 秒后突然爆

5、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爆炸后,飞机变成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拖着长蛇般的然后分叉的火焰和黄白色浓烟坠入大西洋中。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当晚即向全国发表了电视讲话,对罹(l)难的英雄表示哀悼,并决心继续对宇宙进行探索。1 月 31 日,休斯敦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里根总统在会上发表了声情并茂的演讲。课文就是这次演讲的演讲词。5、这篇演讲词的主要内容是: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演讲词体现了人类最闪光的品质百折不挠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6、全文的感情脉络是怎样的?前半部分主要是抒发悲痛心情,后半部分则主要表达力量(前后

6、为悲痛和力量) 。这两种感情水乳交融:全篇演讲词给人的整体情绪是悲痛,但在总统言辞的感召下,全民的悲痛转化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7、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总分总。第一段(1 4 节)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第二段(5 13 节)分别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 。第三段(14 21 节)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竟5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8、你怎样看待演讲者的姿态和角色定位?演讲者有着双重身份,一是代表全国人民的总统,要代表人民说话,要赋予演讲以普遍的意义;二是作为人民中的一员,与人民一道,共同仰视这些真正的英雄。 巩固训练1、找出下列各组中注音或书写的错

7、误,并在横线上订正。A刺入骨髓 销耗巨大 阴霾毙日 砭骨 bin _B难以弥补 斩钉戳铁 养经蓄锐 耸立 sng _C梦寐以求 孜孜不卷 迫不急待 匍匐 pf _D钢毅不屈 步履艰难 契而不舍 余暇 xi _2、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山严重缺氧,他们感到眼花、气喘、无力。 (排比)B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夸张)C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 (比喻、拟人)D阴霾笼罩着整个的国家。 (夸张)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学习,使我们的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B他那崇高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

8、海中。6C他的家乡是江苏省南京市人。D会谈就互相感兴趣的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4、 登上地球之巅写了三个队员最终从北路登上了世界最高峰。你如何看待这种胜利?_5、登顶过程中,很多困难对生命构成了威胁,作者着意描写了哪些困难?你如何看待这些困难?_6、课文中有许多景物描写的句子,请举出几例,并说说它的好处。_迁移阅读一次难忘的远征学生会发起了自行车远征的活动,同学们闻讯,纷纷报名。“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父母听说后,急忙劝阻我们。我们却用老师的话来回答:“依靠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的,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夜里,我们出发了。我们骑出繁华的城市,进入了那深沉的黑色世界。没有月亮,没有星星,没有灯

9、光,只有夏夜的蛙噪声和轻轻的车轮转动的声音。 “鸟鸣山更幽” ,这一阵阵的蛙鸣,更给此刻增添了诗情画意。7正当我们深深陶醉在夜色沉沉的山野中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件事,令我们至今心有余悸。一辆亮着头灯的大卡车从我们后面驶过来,司机似乎没有发现前面有人,速度丝毫未减,一刹那呼啸而过,几乎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了。几个骑车技术稍差的同学险些被卡车带起的疾风掀倒。我们不得不停下来。老师风趣地说:“在城里,汽车怕行人;在这里,行人怕汽车。大家小心点吧,苦头还在后面哪。 ”整整骑了二十四个小时,我们才在一所山根小学停了下来。第二天清早,我们进山了。啊,那红色的天体洒下万道光辉,照耀在我们身上,如同用清泉沐浴,

10、舒畅极了!看远山,一片翠绿。日光下彻,直入山谷,红与绿交织着,主宰着,幽邃极了。清风遥遥,薄雾袅袅,大家有说有笑,好个欢快的旅行啊!中午,红色的天体变成了一片白光。大地贪婪地吸收着太阳发出的热量,变成了一个大蒸笼。我们骑着,骑着,一样的山,一样的树,可我们已无心欣赏。水喝光了,嗓子里冒着烟。汗流尽了,身上散发着难闻的气味。没有人说话,没有人笑,现在唾沫也是极宝贵的了。我们理解了老师的话,苦,真苦啊。然而苦在心里,没有人说出来。大家的眼睛依然是闪亮的,依然充满希望的光芒。 蝉唱起了歌,它们吸完了树的汁水,它们高兴了。它们的这种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实在无聊! 我按了一下车铃,那铃声竟这样清脆,它传

11、进了山谷,发出了回声,冲上了苍穹。一霎时,大家也都按铃,铃声大作,形成一片和谐的共鸣。蝉被吓了一跳,不再叫了。8“水!”分明有人惊叫了一声,大家为之一振。我们清楚地看见一条小溪,欢快地唱着歌,一路奔来。 “冲啊!”不知谁喊了一声,欢乐的人群一下子冲向那清清的山的飘带。没有人听老师的劝阻,闹肚子我们认了,发烧我们也认了,只要能喝到水,我们什么都认了。那以后,我们精神更加振奋了。终于,我们完成了远征,胜利回师。“依靠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的,才是最有意义的。 ”老师的话依然回响在我们耳边。我们愿把这次活动比做一首歌,一首由我们生活的音符组成的歌,一首欢乐的、蓬勃向上的、时代的歌。1、给下面加点的

12、字注音。余悸 ( ) 袅袅( ) 贪婪( ) 幽邃( )2、这篇从几个方面写出了“难忘”?最难忘的是什么?_3、文中画虚线处“没有人听老师的劝阻”一句,联系上下文,补出老师“劝阻”的话。_ 4、这篇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请找出具有标志性的词语。_ 5、这篇详写的内容是_ ,略写的内容是 _。6、作者为什么说“蝉”的生活实在无聊?试作简要分析。 _97、这篇的开头和结尾都分别引用了老师的话:“依靠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的,才是最有意义的。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_8、仿照文中画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例:我们愿把这项活动比做一首歌,一首由我们生活的音符组成的歌,一首欢快的、蓬勃向

13、上的、时代的歌。 仿写:我们愿把这次活动比做_,一首由_, 一首_。参考答案巩固训练1 A 消 蔽 B 截 精 C 倦 及 D 刚 锲 2B 3D 4 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登顶成功,说明他们是登山队的佼佼者。他们取得的胜利,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没有其他人的大量前期工作和集体协作,他们不可能取得登顶的胜利。为了胜利,有人还愿意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刘连满就是一个例子。5 作者着意描写了三大困难:寒冷、黑夜和缺氧。这三者构成对生命的极大威胁,写这些困难可以表现出队员在严峻考验面前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精神。登山英雄是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来战胜这些困难的。 6

14、“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夜更深沉,山上山10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与艰苦的攀登描写结合,构成一张一弛,让人轻松、有美的享受。迁移阅读1 j nio ln su 2 夜静、山美、途中口渴、胜利后的喜悦。 最难忘的是险遭车祸。 3 喝生水容易引起疾病。 4 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的。如:夜里、夜色更沉、第二天清晨、中午。 5 详写的是远征途中的见闻和感受;略写的是回来的经过。 6 蝉只知道“吃” 、“喝” ,其实生活没有创造,所以无聊。 7 从结构上看:起首尾呼应的作用。从内容上看:点明全文的主旨 (或突出全文的中心)。 8例句:我们愿把这次活动比做一首诗,我们亲手谱写的诗,优美的充满激情的跨世纪的诗。23 登上地球之巅 (学案)课型:自读课学习目标:提高概括课文的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的描写景物。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11本课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