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北京大学)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5614632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北京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北京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北京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北京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北京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北京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北京大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专业简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立于 1958 年,它的前身是北京大学物理系的无线电物理专业和电子物理专业,原称无线电电子学、电子学等,1997 年更名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国家教育部的重点专业。本专业为理科专业,学制 4 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二、专业培养要求、目标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电路、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电子和信息科学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训练,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自我更新和不断创新的能力。能适应电子信息科学飞速发展。在个人素质方面,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质、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

2、的适应新环境、新群体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语言(中、英文)和计算机运用能力。本科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的研究、教学、开发、管理工作。并可继续攻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物理学和其它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三、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总学分:150 学分,其中:1)必修课程 91 学分:公共必修课 26 学分,大类平台课 20 学分,学院要求课程 13学分,专业必修课 32 学分2)选修课程 53 学分:专业选修课 41 学分,通选课 12 学分3)毕业论文/设计 6 学分;并须同时满足下列选课要求:1.全校公共必修课程:26

3、 学分(如有变动,以开课单位公布的课程为准)课程号 课程名 周学时 学分开课学期03835061 大学英语(一) 2 203835062 大学英语(二) 2 203835063 大学英语(三) 2 203835064 大学英语(四) 2 204031650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2040317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 4040317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 304031750 形式与政策 1 104031660 近现代史纲要 2 260730020 军事理论 2 2 体育系列课程 42.大类平台课程:20-31 学分必修课程:20 学分课程号 课程名称 周学时

4、 学分 开课学期 编号00130201 高等数学(I) 6 5 一上 100130202 高等数学(II) 6 5 一下 200101460 线性代数 4 4 一上 300431141 力学 B 3 3 一上 500431143 电磁学 B 3 3 一下 6可替代课程:课程号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编号00132301 数学分析(I) 6 5 一上 1A00132302 数学分析(II) 6 5 一下 2A00132321 高等代数(I) 6 5 一上 3A00132323 高等代数(II) 5 4 一下 4A00431110 力学 A 4 4 一上 5A00431155 电磁学

5、A 4 4 一下 6A00132304 数学分析(III) 5 4 二上 7A说明:要求学生必修 1,2,3,5,6 各编号课程共 20 学分。希望更高要求的学生可用 A 替代同编号课程,例如:用 1A 替代 1,2A 替代 2,3A 替代 3,5A 替代 5,6A 替代 6;加修 4A、7A 编号课程,最高可修满 31 学分。3学院课程:13 学分必修课程:课程号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编号04830010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 2 1 一上 104831770 微电子与电路基础 3 2 一下 204831870 基础电路实验 2 1 二上 304830041 计算概论 A 4 3

6、一上 404831750 程序设计实习 4 3 一下 504831420 数据结构与算法 B 3 3 二上 6可替代课程:课程号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编号04830530 计算概论 A(实验班) 4 3 一上 4A04831760 程序设计实习(实验班) 4 3 一下 5A04830540 数据结构与算法 A(或实验班) 4 3 二下 6A说明:要求学生必修 1,2,3,4,5,6 各编号课程共 13 学分。希望更高要求的学生可用 A 替代同编号课程,例如:用 4A 替代 4,5A 替代 5,6A 替代 6。4专业课程:73-62 学分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 (最低要求必修 32 学

7、分,限选 11 学分)1) 数理基础(1933 学分)必修课程:19 学分课程号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编号00432110 数学物理方法 B 4 4 二上 100132380 概率统计 B 3 3 二下 204830600 光学 B 2 2 二上 304830840 热学 B 2 2 一下/二上 400431166 普物实验(基础物理实验) 4 2 二上 504830610 电动力学 B 4 3 三上 604830890 量子力学 B 4 3 三下 7可替代课程:课程号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编号00431140 光学 A 4 4 二上 3A00431120 热学 A

8、 3 3 二上 4A04832030 电动力学 A 4 4 三上 6A04830890 量子力学 A 4 4 三下 7A说明:要求学生必修 1,2,3,5,6,7 各编号课程,希望更高要求的学生可用 A 替代同编号课程,例如:用 3A 替代 3,4A 替代 4,6A 替代 6,7A 替代 7。限选课程:课程号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编号04830850 近代物理 3 3 二下 104830860 理论力学 3 3 二下 204830870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3 3 三上 32) 专业基础(1326 学分)必修课程:13 学分课程号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编号048306

9、20 电路分析原理 4 3 二上04830630 电子线路 A 4 3 二下04830640 电子线路实验 A 4 2 二下04830650 数字逻辑电路 4 3 二下04830660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 4 2 三上限选课程:课程号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编号04830670 信号与系统 3 3 三上04830480 微机原理 B 3 3 三上04830780 微机与接口技术实验 4 2 三下04830730 微波技术与电路 3 3 三下04830680 电子系统设计 4 2 四上说明 1:至此,系定最低要求专业必修课程的总学分为:20+13+19+13=65 说明 2:数理和专业

10、基础课程的学分总和至少修满 43 学分。也就是说,数理基础修课学分少的学生,必须在专业基础课中修满规定的学分。专业方向(核心)课程(8-9 学分)1)物理电子(包括量子电子学)专业方向先修要求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无 物理电子学 3 四上量子力学 04830910 固体物理 3 3 四上光学 04830800 光电子学 3 3 三下2)通信(包括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专业方向先修要求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信号与系统 04830760 数字信号处理(含上机) 4 3 三下数字信号处理 04830720 通信原理 3 3 四上通信电路 04830970 通信

11、电路 3 3 三下3)信号处理(包括声信号处理)专业方向先修要求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信号与系统 04830760 数字信号处理(含上机) 4 3 三下数字信号处理 04830720 通信原理 3 3 四上数信号处理微机实验 04830830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4 2 四上说明 1:在选修专业方向核心课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必须选择一个方向。说明 2:在选修专业方向核心课程之前,必须根据课程基础的先修要求,先选修要求课程。专业任选课程(至少修满 10 学分)先修要求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无 现代电子与通信导论 2 1 一下光学 /电磁学 0483186

12、0 光通信系统与网络 2 2 四上光学 /电磁学 04830800 光电子学 3 3 三下光学 /电磁学 04830750 光电子技术实验 3 2 四上计算概论 /数据结构 04830470 操作系统 B(含实习) 4 3 三上微机原理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 B3 3 三下电子线路 04831520 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 4 2 二下数字电路 /微机原理 04830810 可编程逻辑电路 2 二小电子线路 04830970 通信电路 3 3 三下通信电路 04830710 通信电路实验 4 2 三下量子力学 固体物理 3 3 四上物理基础课程 纳米科技与纳米电子学 3 3 三下近代物理 00

13、433328 近代物理实验 B 4 2 四上电子线路 /数字电路 04831020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3 3 四上操作系统 04830790 嵌入式系统 3 2 四上数理方法 04830930 声学基础 3 3 三下必修课 04830740 微波技术实验 4 2 四上通信电路 04831970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概论 2 2 四上电子系统设计 04831680 测量与控制实验 2 三小通信网概论与宽带信号技术 2 2 四上现代无线通信中的新兴技术 2 2 三下5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2 学分(具体要求如有变动,以教务部印发的选课手册为准)A.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和 F 类相加至少 2 学分B.社会

14、科学类:至少 2 学分C.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 2 学分D.历史学类:至少 2 学分E.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类:至少 4 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类课程F.社会可持续发展类:和 A 类相加至少 2 学分附件 2:电子系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草案(150)学期顺序一览表一上(秋) 一下(春) 二上(秋) 二下(春) 三上(秋) 三下(春) 四上(秋) 四下校必修课*26军理 2近代史 2英语 2体育 1 思修 2英语 2体育 1马克思主义 3英语 2体育 1形式与政策 1英语 2体育 1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 2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 2院必修课*33-39计算概论 3信科概论 1数分 5 或高数

15、5高代 5 或线代 4力学 3 或 4程序设计实习 3微电子与电路基础 2数分 5 或高数 5电磁学 3 或 4数据结构与算法 3基础电路实验 1电子系必修和限选基础课 43热学 2 或 3 * 数理方法 4 *光学 2 或 4 *热学 2 或 3 *普物实验 2 *电路分析原理 3 *概率统计 3 *近代物理 3理论力学 3电子线路 A 3 *电子线路实验 A 2 *数字逻辑电路 3 *近代物理 3电动力学 3 或 4 *信号与系统 3数字逻辑电路实验2 *微机原理 B 3热统 3量子力学 3 或 4 *微波技术与电路 3微机与接口技术实验 2电子系统设计2专业核心8-9及任选课10现代电子与通信导论 1电子线路 CAD 2可编程逻辑电路FPGA 2(二小)计算方法 2操作系统 B 3 纳米技术 3数字信号处理 3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 B 3声学基础 3光电子学 3通信电路 3通信电路实验 2测量与控制 2 (三小) 现代无线通信中的新兴技术 2嵌入式系统 2固体物理 3通信原理 3近代物理实验3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3光电子技术实验 2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2光通信系统与网络 3毕业论文6微波技术实验2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2通信网概论与宽带信号技术 2通选课 12全校素质教育通选课学分要求按学校规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