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实验复习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145031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实验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实验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实验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实验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实验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实验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实验复习(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如图17所示的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1)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初始速度相等。 (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小车在木板表面上前进的距离最远,但最后会停下来,这是因为阻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18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18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车 ; (2)小明选择了图18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

2、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一条直线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 A方案好。摩擦力小,3、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 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 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

3、,保持 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 。,左,水平,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 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 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 为什么?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 “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 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 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 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其原因是: .,F1L1=F2L2,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

4、性,没有考虑杠杆的自重,4、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 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 节,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其目的是 (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 置挂上6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如果再在A、B两 处各加挂一个钩码,杠杆的 (选填“左”或“右”)端会下降 (3)如图乙所示,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若每个钩 码重0.5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数为3N, 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大

5、/变小/不变),原因是 .,右,水平,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左,变大,拉力F的力臂减小,5、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23中各图所示的操作(1)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到 (2)比较图中代号为 的三个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 两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 ; (4)、比较A、D、E三个图,可以看出: 。,刻度尺;,A、B、C,E、F,越大,同一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6、为了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在家里找到了一块海绵(如沙发垫)、一

6、个方凳、一个铁锤(或其他重物),进行如下实验: 将凳腿朝下放在海绵上,如图24A;,在凳上加一铁锤,如图24B; 将凳面改为朝下放在海绵上,并加上铁锤,如图24C。 根据小明的作法及图中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选用海绵而不是其它像木板之类的材料? (2)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体现? (3)由图A和B可得结论: (4)由图B和C可得结论,海绵容易发生形变,海绵的形变程度,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7、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

7、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25(a)所示的情景.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 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大于,B,(2)小明再作图25(b)所示的检查. 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25(c)和25(d)所示. 他发现图25(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25(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填

8、“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简要说明理由:.,压强计的气密性不好.,不可靠,没有控制深度相等,8、小明同学利用标有“4.5mL”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2)如图26所示,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运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cm,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cm2。 (4)测得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保留二位小数),排尽针管内的空气。,0.7

9、5,1.10105,9、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27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1).分析、,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 (2).分析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 N。 (4).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g取10 Nkg),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2.4,3.3103,10、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可能跟物体浸

10、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28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 是正确的,猜想 是不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变小,变大,不变,不变,(3)给你一杯清水、一个熟鸡蛋和适量的食盐(如图29),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简要写出你的实验验证的方法,先把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

11、会下沉,在向水中放入适量的食盐,鸡蛋会慢慢上浮。说明鸡蛋浸没在清水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验证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11、某同学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31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步骤l:让钢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为v1,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1;步骤2:让钢球从斜面B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为v2,: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2: 步骤3:改变钢球的质量让钢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3。 (1)比较v1、v2,可知vlV2(选填

12、“”、“”、“=”)这是因为小球在A点处具有的重力势能大于在B点处的重力势能。 (2)设计步骤l和步骤2的目的是探究在质量一定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3)比较步骤1和步骤3可以探究动能大小和物体质量的关系。,12、在“探究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猜想:A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被举高的高度有关 B. 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选取了水性笔、橡皮、纸和透明胶作为实验器材,想利用物体下落时的破坏力来验证他的猜想。请你在A、B两个猜想中任选其一,帮助他设计实验步骤并写出实验现象。,猜想:A步骤:将白纸水平展开,使之处于悬空状态,用同一支水性笔分别从不同高

13、度对着白纸,笔尖朝下由静止下落;现象:笔越高,将纸扎破的孔眼越大猜想:B步骤:将白纸水平展开,使之处于悬空状态,使水性笔从某一高度对着白纸,笔尖朝下由静止下落再用透明胶将橡皮固定在笔身上,对着白纸笔尖朝下从同一高度静止下落;现象:质量越大的笔,将纸扎破的孔眼越大,13、如图32所示,请说出可能发生的现象和表明的物理问题: 甲图:看到的现象是钢珠推动物体移动一定距离,表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乙图:看到的现是重物将木桩打入地下, 表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14、如图33所示,单摆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滚摆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往复运动 (1)这两个实验可以说明的同一个物理问题是:动能与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

14、化。 (2)在单摆左右摆动和滚摆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你将会看到它们上升的高度逐渐降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存在空气阻力,部分机械能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总量减小。,(1)实验中拉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 竖直匀速向上 (2)表中第1次实验数据有错误,改正后计算出其机械效率为60.6% (3)根据第2次实验数计算出的机械效率为66.7%;比较两次的机械效率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同一滑轮组所提升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4)小华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发现示数有忽大忽小现象,为改变这种现象,小华让弹簧测力计静止下来读数,这样他测得的机械效率将 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若将此滑轮组

15、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5、小华同学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6、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11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 时,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 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 图做的。(选填“a”、“b”或“c”),匀速,74.1%,b,c,(3)分析第1 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 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分析第3 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 (4)若小明在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动方向偏离了竖直方向,则测出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