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56143087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44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下 新课标人,文言知识,1.字音字形 所恶( ) 箪( ) 一豆羹( ) 蹴尔( ) 不屑( ),w,dn,gng,c,xi,文言知识,2.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文言知识,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连词,表转折) 呼尔而与之(连词,表修饰) 义,亦我所欲也(道义) 吾义固不杀人(坚守道义) 故不为苟得也(苟且) 苟富贵,无相忘(如果) 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 吾既已言之王矣(已经)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 二者不可得兼(得到,拥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 这里指感激) 呼尔而与之(助词,不译) 与尔同销万古愁(代词,你)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连词,那么) 得之则生(连词,就),而,义,苟,已,于,得,尔,则,3.一词多义,文言知识,4.古今异义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古义:代词,这种;今义:判断动词,是)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古义:能够用来;今久:表示许可) 一箪食,一豆羹 (古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具;今义:豆子类的名称) 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

3、义:指带来好处;今义:增加),文言知识,5.词类活用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活用作动词,感激)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名词活用作动词,合乎礼义) 6.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鱼,我所欲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理解文题,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为编者所加,先秦文章后人多取第一句话作为标题。“鱼我所欲也”就是说:鱼是我想要的东西。本文以此为题,点明了本文的主要内容。,脉络梳理,重点探究,1.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本文在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

4、,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作者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受“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位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

5、之,这篇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意旨就在这一劝勉上。,重点探究,2.简要分析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进行说理。 (1)用类比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者都很珍贵,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就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进而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使读者心悦诚服。如:文章将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进行对比。第一部分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

6、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自然得出结论。,重点探究,3.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一、积累与运用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故不为苟得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所恶有甚于死者 2.选出品读有误的一项 ( ) A.本文以“鱼”比喻为正义,以“熊掌”比喻为生命。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

7、”;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苟且。 假如,假使。 厌恶。,A,3.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 A.本文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B.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C.本文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D.第二段中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赞扬了舍生取义的

8、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起到了突出中心论点的作用。,D,二、阅读理解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

9、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注】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 即:假如。 下人:迁就他人。,1.解释加点的词语。 (1)蹴尔而与之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4)其弟子谏曰 2.翻译句子。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用脚踢 通“辨”,分辨 特别喜欢,很爱好 他,指公孙仪,一碗饭,一碗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得饿死。 先生喜欢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给的鱼,为什么呢?,3.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 4.乙文中哪句话表达了公孙仪的观

10、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或“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如用自己的话答出这个意思也可。)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5.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有怎样 的品质? 6.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公孙仪是个注重防微杜渐、清醒自律、清正廉明的人。 两个语段都是写在利与义面前如何抉择的问题。,三、课堂小练笔 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着许多重要的抉择,遇到许多利益、权力的诱惑,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以“义”为重吗?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英雄舍生取义,因而被千古传颂,成为不朽的史诗。请你举出两例,并简要分析。,示例: 乌江水边,自刎而死 “力拔山

11、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那英雄末路的血色残阳,在历史的上空回荡了两千多年。那一潭江水被微风吹皱了。他自刎乌江,豪气冲天,震撼了古今多少人。没有人怀疑项羽是大丈夫大英雄,自古以来也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出如此壮举,自刎乌江,这得需要多少勇气?然而项羽做到了,他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演绎到了极致!,受尽折磨,从容就义 南宋末年,元军猖狂,面临着敌国威胁的文天祥毅然肩负起抗元的重任,号召四方英雄豪杰起兵抗元。但却由于势单力薄被元军俘获。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劝降,文天祥挥笔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历史名句。文天祥拒绝降元,最终就义。 自古英雄多忠义,舍生取

12、义,固然甚好,但是在今天的社会中如果要做到舍生取义,就会被人认为“不理智,不正确”。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舍生取义,我们要在保证自己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去理智地做出正确的抉择。 “义”是忠义、正义、义气,它比生命更为珍贵,在现在的生活中,它依然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但要理智抉择,正义永存。,1.(2016湖北十堰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体制分为“赋、比、兴”,按表现手法分为“风、雅、颂”,二者合称“诗经六义”。 B.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我国古代重要的历史著作战国策,这部史书长于议论和叙事,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唐诗、宋词、元曲是我

13、国诗歌史上的三大高峰。唐有大小李杜,宋有豪放之“苏辛”,元有四大家。正如赵翼论诗中所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为了夺取生辰纲,晁盖等人进行了周密分工,其中阮小二负责卖酒,白胜扮作贩枣子的客商。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表现手法和内容表述颠倒;B.鲁迅评价对应错误,鲁迅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分工错误,应为白胜卖酒,其他人扮作客商。,C,2.(2016四川雅安中考)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B.诗经也称“诗三百”,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

14、赋”“比”“兴”三个部分。 C.丑小鸭和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列夫托尔斯泰伟大的悲剧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 D.周敦颐的爱莲说赞美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苏轼则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里表达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美好愿望。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将“赋”“比”“兴” 改为“风”“雅”“颂”。,B,1.(2016重庆中考B卷)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鲁迅的小说故乡写“我”与中年闰土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这里的“厚障壁”是指精神上的隔膜。 B.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为我们深情地描绘出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般的世界。 C

15、.奥楚蔑洛夫是法国作家契诃夫在变色龙中塑造的一个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典型形象。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它告诉了我们学思结合的道理。,解析契诃夫是俄国作家。,C,2.(2016海南中考)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家喻户晓。 B.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都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C.“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鲁迅社戏中的一句名言。 D.变色龙刻画了奥楚蔑洛夫这个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忠实走狗形象。,解析“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鲁迅故乡中的一句名言。,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