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抑郁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137515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抑郁症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抑郁症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抑郁症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抑郁症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抑郁症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抑郁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抑郁症(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绪低落持续 至少2周 + 下述症状的四项, 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 感; 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 疲乏感;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 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 著下降;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 杀行为; 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性欲明显减退。,上述症状持续两周以上,便可断定为抑郁症。临床上并不是简单地根据抑郁情绪、抑郁心境、或者是心里不高兴来诊断抑郁症,而是要全面、系统、综合地分析病人的情况后方可诊断抑郁症。不可草率诊断。,4、治疗,4.1 针灸疗法 病名:郁证 病机:气机郁滞 治疗:“木郁达之

2、”,故以 疏通气机为郁证总 的治则。,针灸治则:调理脑神,疏肝解郁 针灸处方:以督脉、肝经腧穴 为主。 针灸选穴:选穴百会、水沟、 神庭、印堂、四神 聪、太冲、期门等,4.1.1 针刺治疗 针刺神庭、百会、大椎、身 柱、膻中、巨阙等为主治疗 抑郁症20例,总有效率90。 针灸取四关穴、百会、印堂, 并随证加减。,调神疏肝针法: 取穴:百会、风府、人中、印堂、 四神聪、太冲、肝俞。 方法:百会针尖向前平刺0.6-0.8寸, 风府直刺0.6 -1寸,平补平泻 1-2分钟。 四神聪向百会方向斜刺0.6- 0.8寸,捻转补法1分钟。,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6寸,用 雀啄泻法以患者耐受为度;印

3、堂针尖 向下平刺0.3-.06寸。用捻转泻法1-2 分钟。 太冲直刺0.6-1寸, 肝俞斜刺0.6-0.8寸, 捻转泻法1-3分钟。 每天1次,留针30分钟,期间行针1次。 共治疗6周。,治疗老年抑郁症 主穴:肝俞、肾俞、心俞、神门、 内关、风池。 配穴:纳差体弱:脾俞、足三里、三 阴交; 情志不舒:头针精神情感区、 太冲、期门; 痴呆:百会、四神聪。,调理髓海法(中风后抑郁症) 取穴: 主穴:百会、风府、风池、上印堂。 配穴:风痰上扰加太冲、风隆; 肝肾阴虚加太溪、肝俞; 气虚血瘀加中脘、血海。 疗程:每日1次,每周5次,治疗1个 月。,智三针、手智针(中风后抑郁症) 取穴:智三针:前发际与

4、头部正中 线交界为第一针,左右旁 开3寸各1针。 手智针:内关、神门、劳宫。 方法:智三针用毫针平刺1.5寸,强 刺激,留针1-2小时,余穴常 规刺激,留针30分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 取穴: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 百会、神门 辅穴: 极泉、委中、尺泽。 操作: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寸,采用 捻转提插泻法,施手法1分钟; 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 寸,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 度;,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缘与皮肤呈45度角斜刺,进针1.0-1.5寸,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刺百会逆督脉循行方向斜刺0.5-1寸行平补平泻法; 神门(双)向上平刺

5、1.0-1.5寸透青灵,使局部有酸麻胀感并向指段放射。 刺极泉,原穴沿经线下移1.0寸,避开腋毛,直刺1.0-1.5寸,用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刺尺泽,曲肘120度,直刺1.0寸,用提 插泻法,使患肢、手指抽动3次为度。 刺委中,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 0.5-1.0寸,施提插泻法, 以患侧下肢 抽动3次为度。 所有穴位留针30分钟,每天两次,每 周休息1天,15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 两个疗程。 起效时间:15.96 6.5天,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中风后抑郁 取穴:人中、印堂、百会、四神聪、 列缺(双)、后溪(双)、太冲(双)。 申脉(双)、照海(双)、,操作: 人中:向鼻中隔方向

6、斜刺0.3 0.5 寸, 用雀啄泻法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印堂针尖向下平刺0.30.5 寸, 用捻转泻法12分钟; 百会针尖向前平刺0.5 0.8寸, 用平补平泻手法12 分钟; 四神聪向百会方向斜刺0.50.8 寸, 用捻转补法1分钟;,后溪向掌心直刺1寸, 列缺、申脉、 照海均平刺, 均用捻转补法1分钟; 太冲直刺0.51寸, 用捻转泻法1分钟。每次留针30分钟, 期间行针1次; 每日针刺1 次, 共治疗20次。,针刺五志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症 取穴:心俞、神堂、 肝俞、魂门、 脾俞、意舍、 肺俞、魄户、 肾俞、志室。 操作:皮肤消毒后直刺0.9寸 (30 mm),平补平泻操作10 秒钟 , 留

7、针30分钟,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谷氏治疗取穴 主穴:关元、气海、双侧足三里、四关 配穴:中脘、期门、双侧丰隆、太溪、 阳陵泉 每日针刺2 次, 每次间隔6小时进行针刺 治疗, 总有效率为93.3%。,4.1.2 电针治疗, 电针百会、印堂治疗抑郁症18例,与阿米替林组14例对照,疗效无显著性差异。阿米替林组病人常因副作用的出现而苦恼并因此中断治疗,而电针组则副作用低。,电针组穴取百会、印堂,同时辨证施治,配伍四肢腧穴;对照组用麦普替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 96%,对照组 90.3%。电针组副作用轻微,复发率明显降低,尤适合治疗老年或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抑郁症患者。,主取穴位百会、印堂、脑户

8、、前顶、后顶,并随证配穴;对照组26例予阿米替林口服。结果电针组愈显著61.54,药物对照组38。随访1年观察,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电针组副作用轻微,复发率明显降低,尤适合治疗老年或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抑郁症患者。,取穴: 主穴:印堂、内关、关元、 足三里、三阴交。 配穴:实证加合谷、太冲; 虚证加百会、气穴、中脘。 留针1小时,1-2日1次;1个 月为1个疗程。,4.2 针灸临床实验研究,杜元颁等人指出调神疏肝针法: 使郁证患者降低的五羟色胺(5-HT); 血中升高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 使功能亢进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HPA)功能恢复,改善郁证患者的神 经内分

9、泌功能。 还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计数及细胞因子起到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唐胜修等的研究表明 针刺可使催乳素释放因子分泌增加,促进催乳素(PRI)的分泌,起到抗抑郁作用。 针刺可强化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促进皮质醇(COR)值下降,从而改善抑郁状态。 针刺治疗抑郁症可通过缓和免疫激活状态而达到治疗目的。,徐虹等发现: 针刺可使抑郁症患者皮质醇(COR) 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明显下降。 针刺对抑郁症患者下丘脑垂体 肾上腺轴(HPA)的影响是状 态依赖性的,且随着针刺疗效的显 现,患者的HPA轴功能而逐渐恢复正 常。,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观察头针对抑郁症患

10、者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取穴:顶中线(MS5)、额中线(MS1)、 双侧额旁1线 (MS2)。 结果:电针上述穴位头针能升高双侧额叶、 双侧顶叶、右侧扣带回、右侧尾核 和左侧小脑葡萄糖代谢;降低右侧 颞叶、双侧丘脑葡萄糖代谢。,结论:电针抑郁症患者顶中线、 额中线和双侧额旁1线能影响不 同脑区的葡萄糖代谢,初步表明 头针治疗抑郁症的机理与其调整 皮质-边缘通路功能障碍、提高 脑区葡萄糖代谢有关。,电针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电针组 30例、麦普替林组31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治疗第 2、4、6周末血清白细胞介素 1,2,6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并与正常组

11、 10人进行对比。 结论:细胞因子在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起 一定作用,电针对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 是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之一。,观察电针治疗抑郁症患者过程中对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水平的影响: 结果:HAMD及FT-4水平较治疗前 有显著性下降(P0.05)。 结论:在针刺治疗抑郁症患者疗效 显著时伴随着甲状腺激素水 平的降低。针刺治疗抑郁症 过程中FT-4起媒介作用, 并且适度消耗。,4.3 动物实验研究,目前研究的模型动物多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 金光亮等电针百会、印堂可能通过 降低五羟色胺(5HT)的代谢来相对 增加5HT的含量,提高 5HT能神 经的活性,协调去甲肾上腺素(NE)与S

12、HT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抗抑郁的目的。,孙华等人发现五羟色胺(5HT) 受体功能不平衡是导致抑郁症 的重要原因之一,电针百会、 足三里有明显的调节作用。,韩美等电针百会、三阴交可对 抗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的上凋,提示对亢进的HPA轴 功能的调整作用是电针治疗抑 郁症的机制之一。,韩梅等人研究结果表明电针百 会,三阴交对脑原性神经营养 因子(BDNF)的影响及对海马 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是电针治疗 抑郁疗的机制之一。,李晓泓等人发现艾灸大椎对慢 性应激大鼠脑原性神经营养因 子(BDNF)有良性调节作用,并 对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韩磊等还发现电针可调整中枢及 外周单肢类递质水平可能是电针 治

13、疗抑郁症的又一作用途径。,4.4 西医疗法,4.4.1药物治疗 主要有三环类、四环类、单环类抗抑郁药以及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如赛乐特。临床可根据抑郁及镇静作用强弱、副作用和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选择。,(1)用药原则 a.患者过去对某种药物疗效满意,可 以再次选用该药物。 b.年龄较大或有躯体疾患,可选用较 少出现抗胆碱能和心血管副应的药 物。 c.如果患者伴有焦虑或睡眠困难,可 选用镇静作用强的药物。,(2)常用药物: 一线药:三环类抗抑郁药。 如丙咪嗪、阿密替林、多虑平等 干、便秘、视线模糊、排尿困难、 心动过速、无力、头晕、心脏传导 阻滞等,而且副反应先于疗效出现。 三

14、环类药物对心血管副作用较大, 应用时需注意。,二线药: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郁药。 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郁剂种类很多,以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 帕罗西汀、舍曲林,其应用较广,副 作用小,安全性能较好,有利于长期 维持治疗。,丙咪嗪、去甲丙咪嗪镇静作用弱-精神运动性迟滞的抑郁患者。 阿米替林、多虑平镇静作用较强-可适用于焦虑、激越和失眠患者。 双相抑郁的治疗和单相抑郁一样,但双相患者应用抗抑郁药有可能转为轻躁狂,故常将抗郁药和碳酸锂合作应用。 奋乃静、舒必利等:伴有幻觉、妄想的抑郁症患者,往往需合用抗精神病药。,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注意事项: 必须每日坚持服药。 病情改善要等到开始治疗后2-3周。

15、 可能出现轻微的副反应,但通常会 在7-10天后消失。 应强调患者在停药前应该征求医生 的意见。 在情况改善后应至少继续抗抑郁剂 治疗三个月。,5. 针灸治疗抑郁症常用穴,针灸取穴: 主穴:百会、印堂、神庭、 本神、四神聪、内关、 神门、阳池、四关穴。,辨证分型配穴 肝气郁结:阳陵泉、膻中、膈俞、 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胃 俞)。 气郁痰滞:丰隆、阴陵泉、中脘、 脾俞、膻中 。 心脾两虚:心俞、脾俞、大都 神门、安眠、前庭、,脾肾阳虚:脾俞、命门(隔物灸)、 肾俞、太溪。足三里、 三阴交。 肝肾阴虚:脾俞、肾俞、曲泉、复溜。 气虚血瘀:气海、肾俞、三焦俞、 膈俞、血海、三阴交。,随症配穴 善太息-膏肓; 焦虑-膻中; 易怒-悬钟; 记忆力减退-四神聪; 纳呆-太白; 自卑-太渊;,气滞血瘀伴疼痛者-四关穴; 气郁痰滞伴强迫症-强间; 脘腹胀满-天枢; 神疲乏力-足三里、血海、 心俞;气海。 肢冷-关元、肾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