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56130649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8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管类】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经管类】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经管类】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经管类】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经管类】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管类】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管类】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 刘茂森,一、21世纪:教育的生存与发展面临 着新挑战,1、市场经济与教育的生存环境 经济领域的变化 生产力的技术构成与产业结构 经济体制 时代特点的变化 高速发展 激烈竞争 多元、多变、多彩、多险 教育环境的变化 市场环境 竞争环境 人才需求环境 学习和实践信息技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营造竞争条件,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一、21世纪:教育的生存与发展面临 着新挑战,2、信息时代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支持当前这场变革的核心技术信息是信息技术;21世纪是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后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生存

2、第三次浪潮、人类教育 ? 信息时代: 社会经济的战略资源由资本 知识和信息 通讯技术高度发达 资源共享 人才是竞争的焦点 决策的重要性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一、21世纪:教育的生存与发展面临 着新挑战,国外动态: 美国 日本与法国等 国内动态: 高度重视 “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邓小平) “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广阔前景。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江泽民)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现代教育技术是整个教育改革的至高点”(陈至立),

3、一、21世纪:教育的生存与发展面临 着新挑战,关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两个重要文献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年12月) 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 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 加快进行“211工程”建设 实施“现代运程教育工程” 实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正在教育领域引起一场深刻的变革。中央决定,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一、21世纪:教育的生存与发展面临 着新挑战,中国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 改造

4、中国教育科研网络(CERNET)系统 建设三网合一的现代远程教学系统 大力建设公共教育信息资源库 校校通工程 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为人类的学习营造一个新型的学习文化的氛围,将要引起人类学习的革命,给人类的学习带来一些新的特点: 这是一种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学习 是打破狭隘的专业界限面向真实复杂任务的学习 是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共进的学习 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调控学习进程的学习 信息技术将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融合贯通,是潜力无穷的强大的认知工具,学习和实践信息技术,学习的革命才能实现。,一、21世纪:教育的生存与发展面临 着新挑战,3、推进素质教育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素质

5、教育的基本要义:三个字、两个重点、一句话。 三个字:“三发展”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两个重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句话: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造型人才: 三个条件:受过充分教育,具有广博的知识 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 有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 三个特征:全面+个性 人脑+电脑 智商+-情商,一、21世纪:教育的生存与发展面临 着新挑战,怎样推进素质教育?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独立性格:“做一棵独立支撑的大树。而不是向两旁偏 倒的小草”,靠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开辟道路,学会生存。 超群心理:要超出一般,要胜过别人,这是勇于参与竞争的

6、心理基础。 冒险精神:不怕失败、不惧危险、敢为不伤大雅的“过火”和“偏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名利观念:要提倡革命的功利主义,不必谈“名”色边、言“利”心跳;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正视和重视名利;争当名家、名流、名人。,一、21世纪:教育的生存与发展面临 着新挑战,表现欲望:展示自己的才能、显示自身的价值,不要凡事都退避三舍当旁观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现,在生活的舞台上演出一幕幕有价值、有质量、有声有色、有轰动效应的人生话剧。 开放意识:在心理上、思想上、行为上少拘谨而活跃、少限制而多引导、少清规戒律而多“五花八门”;引导学生闯出自我封闭的小天地,接触社会。参加实践,活跃思维

7、,以积极的态度探索生活的奥秘。 社交能力:善抓机遇、广交朋友、能言善辩;言行得体、应酬自如、能进能退、左右逢源。,一、21世纪:教育的生存与发展面临 着新挑战,创造品格:进取精神、开拓能力;引导学生想人之所想、做人之所未做,善疑、求异、好问、勤做。 必胜信念:充足的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坚强的意志、坚定的决心、坚韧的作风,有一分希望,尽百倍努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要有宁折不弯的骨气,叱咤风云的豪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正气;“我不怕!”,“我能行!”“我会取得成功!” 主人公姿态:培养学生具有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处处以“主人”姿态出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

8、神。,一、21世纪:教育的生存与发展面临 着新挑战,尽管我们清楚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但素质教育的推进状况却不能令人满意: “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李岚清 “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在一些地方就像有的同志形容的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 陈至立 原因之一:尚未实现信息技术与相关的教育新理念的融合;尚未实现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特点与教学过程基本规律的

9、整合。,一、21世纪:教育的生存与发展面临 着新挑战,市场经济与教育的生存环境 信息时代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推进素质教育与创造型人教的培养,二、学习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用三种技术,做两件事情,达成一个目标。 1、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 学习教育思想理论必要性: 从事教育科研的需要 实践教育技术的需要 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需要,二、学习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观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三个发展;依据“三发展”设计、实施、管理、评价教育教学工作。 终身教育观教育是个人从生到死持续不断的过程;把终身受益的知识、能力情感教给学生。 双主体教育观在教育、教学

10、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教育教学过程运动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二、学习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育观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主要体现为创新意识(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进取心)、创新精神(拼搏不断攀登新高峰,开拓不断进军新领域、发展不断追求新品质)、创新能力(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对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的探索、发明与开发能力)。 情商为主教育观正确认识、调整自己的情感情绪;正确理解、善待他人的情感情绪;20%IQ+80%EQ=100%成功。 四大支柱教育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人合作。,二、学习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

11、理论: 三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三种教学理论賛柯夫的发展教学论,布鲁纳的结构与发现教学论、巴斑斯基的教学优化理论。 三种传播学理论拉斯威尔和传播学、宣伟伯的传播学、贝罗的传播学。,二、学习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构成:,2、三种技术,二、学习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现代媒体技术: 硬件技术 软件技术:教育性、科学性、技术 性、艺术性、交互性,二、学习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现代媒传技术,二、学习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设计技术,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修改,修改,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选择组合,设计结果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二、学

12、习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做两件事情 丰富教育教学资源 满足教学优化需要 满足优化信息环境需要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优化教学过程 以教学媒体的多样化优化教学过程 以教学形态的多样化优化教学过程 以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优化教学过程,二、学习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达成一个目标 现代化教育体系: 课程体系 教材体系 教学模式体系 教学方法体系 教学管理体系 教育科研体系,二、学习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 三种技术 做两件事情 达成一个目标,三、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创设“整合”研究与实践的基础条件 实践“整合”的根据和途径,1、对

1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的理解,整合要有明确的目的“整合”的目的是在信息技术提供的新的沟通机制(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专业网站、信息搜索、电子图书馆、网上课程与远程学习)和丰富资源的环境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能力素质(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造思维、合作精神与交际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1、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的理解,“整合”必须有正确明晰的指导思想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具有多种价值取向可供选择。一定要在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导下,把整合的研究和实施纳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以“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主体思想非常重要,1、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的理解

14、,“整合”要坚持整合要素的个性特点在研究和实施“整合”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特点,以其特有的功能特点优化课程教学的过程;也要严格遵循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以体现教学过程规律的需求,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特点。“整合”是功能特点和基本规律意义上的整合。,1、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的理解,“整合”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把两个以上的具有不同特点的事物整合在一起,不是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推理就能实现的;要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去实验、探求和总结,才能发现“整合”的本质和规律。,1、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的理解,“整合”的结果是“双赢”的成功的整合应当是把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信息

15、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也就是说,“整合”的结果,既以信息技术优化了课程教学的过程,促进了学生智能水平的提高;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传授了信息技术,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1、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的理解,“整合”要有明确的目的 “整合”必须有正确明晰的指导思想 “整合”要坚持整合要素的个性特点 “整合”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整合”的结果是“双赢”的,2、创设“整合”研究与实践的基础条件,创设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数字化硬件环境 创设满足教师“教”的需求的硬件环境-多媒体教室 创设满足教师“教”、学生“学”的需求的硬件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 创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的硬件环境

16、-校域、城域、国际网络,2、创设“整合”研究与实践的基础条件,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教学资源软件环境 满足优化课程学习需求的课本资源(自为资源) 满足扩展性学习需求的校本资源(自为与自在资源) 满足个性发展需要的社本资源(自在资源) 好的教学软件资源: 基本属性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交互性、可控性 基本功能突出教材重点,克服教学难点,突破学习与教的关键的综合性 开发路线专家理论指导、教师经验支持、计算机人员技术保障三结合 大中小三种洗发液、曹冲称象、我为公主巧化妆、清明上河图,2、创设“整合”研究与实践的基础条件,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水平 掌握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学习知识与转变情感相统一的规律 学习知识与提高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