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医学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103931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恶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医学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恶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医学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恶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医学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恶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医学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恶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医学幻灯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恶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医学幻灯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恶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医学幻灯片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恶性心律失常的处理,王万灵 黔东南州医院急诊科,常见恶性心律失常的类型,持续性室速、室颤最常见 长QT综合征伴发的多形性室速 QT间期正常伴极短联律间期的多形性室速 特发性室颤 Brugada综合征,1998年蒋文平提出如下情况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频率在230次/分以上的单形室速 心率逐渐加速,有发展成室扑或室颤趋势的室速 室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出现休克或心衰 多形性室速,发作时伴有晕厥 特发性室扑或室颤,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对策,积极治疗基础心脏病(心肌梗死最常见),纠正和预防诱发或触发因素 尽快终止心律失常发作,建立稳定的窦性心律和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积极持久的药物和非药物干预,防止心律失

2、常再发,室速和室颤发作时的干预对策(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直流电复律 血流动力学稳定首选静脉应用胺碘酮,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时的二线药物普鲁卡因胺、溴苄胺(国内应用经验很少) 国内常用药物利多卡因 (冲击量50100mg,继以14mg/min静滴) 抗心动过速起搏(操作不当易致室颤) 注意纠正电解质(特别是低血钾、低血鎂)和代谢紊乱,室速和室颤发作时的干预对策(2),恶性心律失常的一级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分层-目前无“金标准”- 通常联合使用Holter、LVEF、信号叠加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压力反射敏感性、QT离散度及T波交替等指标综合判断 I类AAD不改善患者预后,对LVEF降低的MI患

3、者还有潜在危险(CAST试验) 目前首选药物:阻滞剂、胺碘酮,主要针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复苏后的存活患者 ICD对心脏性猝死的预防效果已被公认 目前的趋势:ICD + AAD(胺碘酮最为常用) 胺碘酮和阻滞剂合用降低死亡率的效果优于单用(EMIAT试验、CAMIAT试验),恶性心律失常的二级预防,胺碘酮和其他AAD的对比: CASCADE试验,CASCADE试验: Cardiac Arrest in Seattle Conventional vs. Amiodarone Drug Evaluation,院外室颤幸存患者,随机,经验型应用胺碘酮,EPS或Holter监测指导下应用传统AA

4、D,总心脏生存率,CASCADE Investigators. Am J Cardiol. 1993;72:280-287.,无猝死生存率,CASCADE试验的结果,100%,75%,50%,25%,0%,0,1,2,3,4,5,6,7,年,P = .007 by Log Rank Statistic,胺碘酮组, N = 113,传统AAD, N = 115,100%,75%,50%,25%,0%,0,1,2,3,4,5,6,7,年,P 480 ms 3460470 ms 2 450 ms (男) 1TdP* 2T波交替 1T波切迹(3个导联以上) 1静息心率低于正常两个百分位数 0.5 临床

5、表现晕厥:紧张引起 2非紧张引起 1先天性耳聋 0.5 家族史家族成员中有肯定的LQTS 1直系亲属中有4分为肯定的LQTS,23分为可能的LQTS,LQTS短长周期诱发TdP,LQTS的治疗策略,标准治疗:抗肾上腺素能治疗(可预防90以上的猝死) 阻滞剂- 心得安应用最为广泛-阻滞剂的用量:“最大耐受量(23mg/kg)有无必要”?判断阻滞剂最佳用量的客观标准? 左侧心脏去交感神经支配术(LCSD)-用于接受了充分剂量的阻滞剂但仍有晕厥发生或不能耐受阻滞剂的患者 起搏治疗-主要用于部分患者中过多的心动过缓,作为阻滞剂治疗的辅助手段 ICD-在接受充分剂量的阻滞剂和LCSD治疗后仍有晕厥发作-

6、在阻滞剂治疗期间有心脏骤停(需要复苏)发生,或记录到首次心脏事件是心脏骤停,伴极短联律间期的多形性室速的处理,通常无明确诱发因素,反复发作多形性室速或TdP 常由短联律间期( 40% (n = 111),ICD, LVEF 40% (n = 55),No ICD, LVEF 40% (n = 70),0,12,24,36,48,60,72,84,时间 (月),0.00,0.20,0.40,0.60,0.80,1.00,存活比例,ICD与AAD的对比:AVID试验,总体生存比率,ICD组,AAD组,年,总计1016例室颤复苏成功或室速患者,LVEF均40%,NEJM, 1997, 337: 15

7、76,多中心自动除颤器植入试验-MADIT,患者入选标准:透壁性心梗后3星期以上;有证实的非持续性室速;左室EF0.35;心功能级(NYHA);心电生理检查时用了普鲁卡因酰胺,仍可诱发持续性室速。 试验终点:全因死亡率 随机分组:习用药物治疗组101名患者,ICD治疗组95名患者 随访时间:平均32个月,NEJM, 1996, 335: 1933,MADIT试 验 结 果,药物治疗组 ICD治疗组患者数 101 95 死亡患者数 39 15 死亡数 39% 16%ICD治疗组与习用药治疗组相比,总死亡率降低了54%,NEJM, 1996, 335: 1933,I类适应证(意见统一的必需的适应证

8、) -非一过性或可逆原因引起的室颤或室速所致的心脏骤停-自发的持续性室速-原因不明的晕厥,在电生理检查时能诱发有血液动力学显著临床表现的持续性室速或室颤,而药物治疗无效、不能耐受或不可取-伴发于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和左室功能障碍的非持续性室速,在心电生理检查时可诱发室颤或持续性室速,而不能被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所抑制,1998年ACCAHA的ICD治疗适应证指南,II类适应证(需要的适应证,但尚有不同意见)-IIa类:多数意见认为必需-IIb类:不同意见同时存在,有以下5条(1)推测心脏骤停是由于室颤所致,而由于身体的其它原因不能进行心电生理检查 (2)在等候心脏移植时,有归咎于持续性室性快速

9、心律失常的严重症状 (3)诸如长QT综合征或肥厚型心肌病等有致命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高危的家族性或遗传性疾病 (4)伴发于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和左室功能障碍的非持续性室速,在心电生理检查时可诱发持续性室速或室颤 (5)病因未确定的晕劂反复发作,伴有心室功能障碍和心电生理检查诱发出室性心律失常,而排除了其它可引起晕胶的原因,1998年ACCAHA的ICD治疗适应证指南,III类(非适应证或禁忌证) -原因不明的晕厥,没有可诱发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无休止的室速或室颤 -室速或室颤,其起源处可被外科手术或导管射频消融所消除,例如伴随预激综合征的房性心律失常、右心室流出道室速、特发性左室室速或分支性室速-由于一过性或可逆性病症(例如急性心肌梗塞、电解质平衡紊乱、药物、创伤)所致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明显的精神性疾病,可能被器械植入术加重,或是不能进行系统的随访 -预期生存6个月终末性疾病 -有左室功能障碍和QRS时限延长,而无自发的或可诱发的持续性或非持续性室速的,准备进行紧急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的冠心病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