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练习 粤教版必修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101468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练习 粤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练习 粤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练习 粤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练习 粤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练习 粤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练习 粤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练习 粤教版必修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 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 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 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 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 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 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

2、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 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 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 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为什么要用达尔文的发现作比较?1.答:_ _ 答案:达尔文的发现带给生物界一场革命,这里用达尔文的发现与马克思的发现进行类比, 目的是说明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这个“特殊

3、的运动规律”指什么?2.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_ _ _ 答案: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就是剩余价值规律。这个特殊规律的发现,使那些一 直“在黑暗中摸索”的经济学家和社会主义批评家们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说明了马克 思的这一发现有着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从写作方法的角度看, “两个发现”与“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3.要这样写? 答:_ _ _ 答案:“两个发现”与“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是“点”与“面” 、 “详”与“略”的关 系。这样写表明马克思作为一位科学家研究的领域之广、成绩之大,与马克思是“当代最 伟大的思想家”相呼应。 文中“简单事实”指什么?这个“简单事实”却“

4、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 ,4.这到底是什么原因?2答:_ 答案:“简单事实”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原因是:剥削阶级惧怕人民了解真理,掌握真理。 二、语言运用 在下面横线处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语意完整。5.马克思的美丽,在于他的理论思想,他开启了一个时代;马克思的美丽,在于他的革命实 践,他的斗争卓有成效;马克思的美丽,在于_,_;马 克思的美丽,在于_,_;马克思的美丽,注定要跨 越遥远的时空! 解析:此题考查仿写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应认真分析前面的两个例句,明确其大 体意思。例句赞美了马克思的“理论思想”和“革命实践” 。仿写语句应改变赞美对象,可 从“意志精神”

5、“人格魅力”等方面,结合例句的结构去表达即可。 答案:他的意志精神 他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的人格魅力 他一生几乎无一个私敌 悼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要对去世人物盖棺定论,对其生平事迹做准确精要的概括,对6.其影响给出评价,重要的是要有真情实感。请仿照前不久美国总统奥巴马给曼德拉的悼词, 从所给人物中任选一位,为他写一段简短的悼词。要求:概括评价符合人物特点,语言有 感染力,字数 60 字左右。 他把自己的国家推向公义,也唤醒了世界数十亿人;他把囚犯解救出来,也把关囚犯的人 解救出来;他控制了愤怒,让人们获得和解,重寻人的尊严。他说:“我是我自己命运的 主人,我是我灵魂的掌舵者。 ”没有这样的

6、激励,我无法设想我生命的走向会如何。我们无 法再见到曼德拉了,但我想告诉所有的年轻人,你可以使他的人生变成你的。他不再属于 我们,他属于一个时代。 奥巴马 备选人物:蔡元培 巴金 海明威 马丁路德金 人物:_ 悼词:_ 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撰写悼词的能力。因为限制了字数,表达要求简明准确。悼词是对逝 者生前一生的高度评价,为尊重逝者,悼词应避讳逝者的缺点错误,所以悼词实际上是对 逝者的赞词,因此,此题如果选择巴金来写,可借用其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 答案:巴金 他是一位感动中国的伟大作家,在他 101 岁的人生旅程中,留下了 1 300 万 字的作品。一位文学巨匠,一位良心作家,一位精神的拓

7、荒者和领路人。一、基础考查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1.A尽管/尽心 诞生/涎水 蒙蔽/蒙昧 B阐述/谄媚 绯闻/悱恻 叨扰/叨咕 C效仿/发酵 沙砾/闪烁 应和/应该 D缜密/赈济 觊觎/瑜伽 溃退/溃脓 解析:选 C。A.jn/jn,dn/xin,mng;B.chn,fi/fi,to/do;C.xio/jio,l/shu,y3n/yn;D.zhn/zhn,y,ku/hu。 (2014高考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然而, 令专家如鲠在喉、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

8、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 。梳理这些细 节,无论是将死后谥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字画、历史事件等, 其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只要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在文化产品 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A连篇累牍 B如鲠在喉 C梳理 D受众 解析:选 A。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A.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多为贬义。 此处并没有体现出贬义,并且用“连篇累牍”修饰“电视剧”也不恰当。B.如鲠在喉:好 像鱼刺卡在喉咙里,形容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用在此处符合语境。C.梳理: 比喻对事物进行归类、分析,使有条理。用在此处

9、符合语境。D.受众:新闻媒体的传播对 象和各种文化、艺术作品的接受者,包括读者、听众和观众等。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A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特有的“五环展示”环节因为装置出现故障而出现了只打出四环的 “意外失误” ,并因此引发了世界范围的大吐槽。 B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节目结束后,制作方趁势拍摄了同名电影版,在受到 市场青睐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业内人士的质疑。 C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压岁钱的传统寓意渐渐走样,大人们不仅拼面子发压岁钱,而 且孩子们也开始比谁拿到的压岁钱多。D要不要逃离生活压力大、外来人口多的大城市,到 二三线城市去安放青春,有些人认为选择中

10、小城市是由性格和每个人具体情况决定的。 解析:选 A。B.“受到青睐” “引起质疑”的主语不明。C.关联词位置不当,应将“不仅” 提到“大人”前。D.一面对两面, “选择中小城市”前加“是否”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4.150 年前马克思宣布了“共产主义幽灵”的出现,欧洲一切反动势力真是茫茫然,吓得手 忙脚乱。_。 1983 年马克思逝世 100 周年时,当时的西德曾专门发行 832 万枚铸有马克思头像的硬币, 其中 35 万枚专供收藏 这个世界完整地保存了这座房子,还在它的旁边开辟了马克思纪念图书馆 150 年后,当我站在特利尔这座小房子里时,西方人已

11、经不怕马克思了,这窗户外面就 是资本主义世界 联邦政府国务秘书就此事在议会答辩说:“马克思的政治观点在西方虽有争论,但他无 疑是一位重要的学者,应该受到人民的尊敬。 ” 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幽灵经过了那个“神圣的围剿”后,现在已不得不承认它的存在,并 认真地从中汲取着养分 而在此前,西德马克上只铸历届总统的头像 A B C D 解析:选 B。句对比衔接首句,句中“这个世界”承接句,句总起句。(本 段选自特利尔的幽灵 ,梁衡著)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4托尔斯泰的眼泪 余 杰 年轻的艺术家夏里亚宾跟友人、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一起去看望托尔斯泰。夏里亚宾 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要知道,这是我有生以来初次面对这样一位以其语言和思想令世 人激奋的巨匠。以前我只是从画像上见过列夫托尔斯泰,现在是活生生的本人。 ”以前, 他从照片上得出的印象,托尔斯泰不仅是精神的巨人,而且身材魁梧:高大、健壮、宽肩 阔背。但是,此时此刻的托尔斯泰却是中等偏矮的个子。托翁亲切随和地向他伸出手来, 小伙子感到非常害羞。即使是比夏里亚宾年长的拉赫玛尼诺夫,也感到很紧张,双手冰凉, 小声说:“如果让我演奏,真不知怎么办我的手都冻僵了。 ” 果然,托尔斯泰请拉赫玛尼诺夫弹一曲。夏里亚宾忐忑不安,看来自己也要被点将唱 歌了。不出所料,托翁让两人一起表演歌曲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