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07656 上传时间:2017-08-0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教学设计(2)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2)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2)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2)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2)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化教学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教学设计(2)(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一、 教学设计的定义 教学设计是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育教学绩效得到改善的系统决策过程。,对教学设计定义的理解:教学设计的哲学基础是整体优化论和系统科学方法论;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和设计理论。依据是对学习需求的分析;任务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设计方案。目的是使教育教学绩效得到改善。教学设计是系统决策的过程。,教学设计的内涵,简称ADDIE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评价(Evluation),二、教学设计的层次,包括三个层次:

2、1、以教学系统为对象的层次 教学系统设计(学校、专业培养方案)2、以教学过程为对象的层次 教学过程设计(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3、以教学产品为对象的层次 教学产品设计(各种教学资源的设计),教学设计的层次,三、教学过程设计的模式,1、传授型教学过程设计在教师系统安排下,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2、自主活动型教学过程设计在教师精心安排下,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和探究活动,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授型教学过程设计的模式,自主学习活动型教学过程设计的模式,四、教学过程设计的操作程序,五、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中所进行的教学设计

3、1、更注重“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注 重学习能力的培养2、充分设计、利用各种资源支持学习3、注重情境的创设,以“任务驱动”和“问题 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4、强调“协作”5、运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第二节 基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过程设计,简明操作程序,一、 教学内容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的步骤1.整体把握课程内容的基本 结构2.确定学习内容中的重点和 难点3.找出学习内容中的“三基”,(二)教学内容的分类,教学内容通常分为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和情感学习三大类(1)认知学习是对知识、智力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其特点是知识的获得和应用 加涅对认知学习结果的分类:言语

4、信息:“是什么”,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能记忆事物的名称、符号、地点、时间、定义,以及对事物的描述等具体事实,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将这些事实表述出来。,智力技能:是指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回答“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要求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概念与规则的能力,以及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认知策略:个体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即学习者调节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的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2)动作技能学习类(习得的能力)(3)情感学习类(态度和品德)学习者对事物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三)教学内容分析的方法 归类分析法确定分类标准后把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学习的知识归纳成若干方面,从而确定教学内容的范

5、围。图解分析法利用直观的图表形式揭示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一种分析方法。信息加工分析法(程序分析法)对学生学习后的终点行为(教学目标)进行分析,以揭示顺利完成该目标所具有的外显和内隐行为。层级分析法利用教学目标的层次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二、学习者的分析,(一)学习者的一般特征 指影响学习者学习有关学科内容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二)学习者的初始能力 预备能力的分析 目标技能的分析 了解学习者的态度,(三)学习者的信息素养,三、 教学目标的编写,(一)教学目标体系,(二)教学目标分类,认知领域 (布鲁姆) 知识(A)、领会(B)、应用(C)、 分析、综合、(D)评价(E)

6、 动作技能领域 模仿、理解、协调、熟练、创新 情感领域 接受、思考、兴趣、热爱、 品格形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二维模型,(三)教学目标的编写 1、教学目标的基本要素 对象 A,教学对象,即学习者行为 B,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做 什么;条件 C,上述行为是在什么条件下产 生的;标准 D ,评定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 最低衡量依据,例:1、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能 解一位加法的题, A B 用心算,在一分钟内10道题中能答对8道。 C D 2、初中二年级学生 在 观看各种云的图片时, A C 应能将卷云、层云和雨云分别标记出来, 准确率 B D达90。,2、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对象的表述:明确地说明教学对

7、象的构成行为的表述:在编写课程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时,可使用一些含义较广泛的动词。如:知道、理解、掌握等。用动宾短语精确地描述学生的行为,其中行为动词说明学习的层次,宾语说明学习的内容。条件的表述:包括环境因素、人的因素、设备因素、信息因素、时间因素等等。标准的表述:应使得教学目标具有可检测性,运用ABCD方法编写教学目标时要注意:(1)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须是学习者,而 不能是教师。(2)教学目标须用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不能 用教学活动的过程或手段来描述。(3)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须是具体的,而 不能是抽象的。内外结合的表述:兼顾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变化和可观察的外在行为的变化。,例1:使学生理解

8、议论文写作中的“类比法”用学生自己的话解释运用类比法的条件;在课文中找出运用类比法阐明论点的句子;对提供了含有类比法和喻证法的课文,能指出包含了类比法的句子。例2:领会本单元专门术语的含义将专门术语与它们所代表的概念联系起来;在造句中使用专门术语;指出专门术语之间的异同。,四、教学策略的制定,(一)教学策略的含义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传递策略(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媒体、资源)和管理策略的总体考虑。 教学策略的特点: 规律性、灵活性、可实现最优化,教学策略的内涵,(二)教学内容的传递策略,1、教学模式的选择宏观层次:一定的教学思想在教

9、学实践中的反映。中观层次:对教学过程所采用的程序的一种规定。微观层次:对课堂教学结构和展开过程的一种假设。,2、教学方法的选择,(1)教学方法的分类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法等。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等。,(2)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依据教学目标 依据学科的不同特点 依据教学内容的分类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 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 和使用条件 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要求 依据学校的

10、教学条件,(3)教学方法的选择程序(巴班斯基) 选择由学生独立地学习还是在教师指导下 学习 选择再现法还是探索法 选择归纳的教学法还是演绎的教学法 决定关于口述法、直观法和实际操作法三 者如何结合的问题 决定关于激发学习活动的方法选择问题 决定关于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选择问题 认真考虑所选择的各种方法相结合时的不 同方案,3、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1) 班级授课(2) 个别化学习(3) 小组协作学习,(三)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1、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 依据教学目标 依据媒体的功能特性 依据教学内容 依据教学对象 依据教学条件,2、选择教学媒体的方法,确定教学媒体的使用目标(即确定在完成该教学

11、目标时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选择教学媒体的类型确定教学媒体的内容效益/成本计算选择法 媒体产生的功效 媒体选择的几率 需付出的代价,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A. 提供事实,建立经验 B. 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C. 举例验证,建立概念 D. 提供示范,正确操作 E. 呈现过程,形成表象 F. 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G. 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H. 展示事例,开阔视野 I. 欣赏审美,陶冶情操 J. 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K. 其他(包括突出、强化教学重点,突破、化解 教学难点等),3、媒体的使用方式,A. 设疑播放讲解;B. 设疑播放讨论;C. 讲解播放概括;D. 讲解播放举例(学生讨论);E. 播放提问讲

12、解;F. 播放讨论总结;G. 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 学生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 其他,(四)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1、课堂教学过程模式导入新课(引起注意、告知学习目标)学习新知(激活原有知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巩固练习(引发学习行为、提供反馈)评价修正(评估学习行为)促进迁移(促进记忆与迁移),2、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类型,归纳型:适用于事实、概念的学习。演绎型:适用于原理的学习。发现型:适用于概念、原理和问题解决的学习。练习型:适用于事实、概念、原理的学习。示范型:适用于技能的学习。控制型(微格教学),3、课堂教学结构流程图,五、教学评价,(一)教学评价的含义

13、及作用 1、定义: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2、作用: 调节教学、激励作用,(二)教学评价的类型1、按评价基准的不同,可分为: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自身评价2、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可分为: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3、按评价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教 学 评 价 的 类 型,第三节 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一、操作程序,二、要素分析1、活动主题的确定(核心)所设计的问题不应该是简单、轻而易举可以找到答案的,而应该有一定的难度、涵盖了该知识单元的学习任务,并和现实生活

14、有着密切联系的、需要学习者付出努力才能找到解决方法的实际问题(或研究项目)。2、学习内容的分析采用基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过程设计中的程序和方法。,3、学习主体的分析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因素,除了一般特征和初始能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学习者的信息素养。4、学习目标的确定依据知识单元学习任务来确定。反映通过该单元的学习后,学习者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情感的变化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学习目标的表述应基于知识单元,具有整体性,5、学习策略的选择学习策略设计包括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尽可能真实的背景,使得教科书上的知识内容转化为现实的情境,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和探索。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式。陈述性知识内容可选择资源型学习模式;程序式知识内容可选择探究型学习模式;策略性知识内容可选择研究型学习模式。在选择自主学习方法时要考虑主客观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