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式SPWM控制技术研究——毕业论文

上传人:wo7****35 文档编号:56072240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式SPWM控制技术研究——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数字式SPWM控制技术研究——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数字式SPWM控制技术研究——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数字式SPWM控制技术研究——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数字式SPWM控制技术研究——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字式SPWM控制技术研究——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式SPWM控制技术研究——毕业论文(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数字式 SPWM 控制技术研究学院(系): 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 电 气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副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院: 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 电气 姓名: 学号: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数字式 SPWM 控制技术研究 任务书含以下方面的内容:(一)设计(论文)主要内容:设计一种 50Hz 高频逆变器,输入为直流,输出为 220V、50Hz 交流 AC。设计全桥逆变电路,研究逆变控制技术,设计 SPWM 控制器,建立系统模型并仿真。重点研究单极性 SPWM 调制技术及双极性 BSPWM

2、调制技术,利用 MATLAB 仿真研究两种调制技术对逆变器的影响及优缺点比较,重点分析比较输出谐波与转换效率。(二)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完成不少于 2 万印刷符,且与选题有关的英文文献翻译工作;2.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论文参考文献不低于中文 13 篇,英文 2 篇) ;3.撰写开题报告;4.掌握单极性 SPWM 调制技术及双极性 BSPWM 调制技术;5.根据系统要求,完成逆变器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的硬件设计,主要器件的选型6.完成的控制器的控制策略设计7.MATLAB 建模并完成系统仿真8.绘制图纸 3 张(三) 进度安排第 1 周-第 2 周 收集高频链逆变有关资料,分析 SPWM 调制原理

3、第 3 周-第 4 周 设计并比较逆变方案,完成开题报告第 5 周-第 10 周 逆变电路设计,相关参数计算第 11 周-第 15 周 MATLAB 软件仿真实现,比较两种波形 FFT 并得出结论第 16 周-第 17 周 撰写毕业设计报告,完成答辩(四)必读参考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林飞,杜欣.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的 MATLAB 仿真.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2林渭勋.现代电力电子电路.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3陈坚.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子变换与控制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五) 其他要求无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主任签名: 年 月 日院长签名(章): 年 月 日本科生

4、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 生 姓名: 导师姓名、职称: 、副教授 所 属 学院: 自动化学院 专 业 班级: 电气 0906 班 设计(论文)题目:数字式 SPWM控制技术研究2013 年 3 月 25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发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设计开始后两周内完成。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填写并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 ,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审阅。3 “设计的目的及意义”至少 800 字, “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至少 4

5、00 字。进度安排应尽可能详细。4指导教师意见:学生的调研是否充分?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是否已明确?是否已经具备开始设计(论文)的条件?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是否同意进入设计(论文)阶段?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目前,在许多的领域都运用到了直-交流逆变电源,这其中包括新能源领域如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的直-交流的变换技术。针对在传统的低频逆变技术中缺点(由于采用的是工频变压器,它体积大、重量大、音频噪声大) ,有人提出了高频链逆变技术的新概念,该技术利用高频变压器实现了输入与输出的电气隔离,减小了变压器的体积和重量,该系统由一个并联逆变器和 12个晶闸管组成的周波变换器构成,具有简单

6、的自适应换流、高频电气隔离、独立的有功能量和无功能量控制、固有的四象限工作能力等优点,但受当时半导体器件的限制,谐振储能电路工作频率局限在 2K-4KHz 范围,未完全体现高频链逆变技术的优越性。近年来,随着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高频链技术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高频链逆变技术用高频变压器替代了低频逆变技术中的工频变压器,克服了低频逆变技术的缺点,显著提高了逆变器的符性。高频链逆变技术按功率的传输方向可分为单向型和双向型,按功率变换器的类型分为电压源型和电流源型。现有的高频逆变技术大多属于电压源高频链逆变电路,单向电压源高频链逆变器目前已经用于生产。PWM 变换器的功率因数高,并且可同时变频、

7、变压及抑制谐波的作用。因此以 PWM 控制为代表的数字化控制技术迅速发展,并在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广泛应用,使得电力电子技术产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目前电力电子设备设计中的研究的热点是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的高频化和全数字化。使用数字技术实现电力电子器件的控制时,控制器的性能决定了控制系统和整个系统的性能。在场控型自关断器件的不断涌现的同时,相应的高频 SPWM 技术在电机调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 SPWM 的脉冲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因此能有效抑制低次谐波,使输出的正弦波的谐波含量容易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而无需采用其他降低谐波含量的方法。本论文主要描述的是数字式 SPWM 波形的研究,课题重点研究单极

8、性SPWM 调制技术及双极性 BSPWM 调制技术,并且得到的相关的波形,通过比较两种波形的谐波率,转换效率以及波形质量,来分析两种调制技术优缺点,从而在不同的场合选择合适的调制技术。2、研究的基本内容、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本论文主要描述的是数字式 SPWM 波形的研究,课题重点研究单极性SPWM 调制技术及双极性 BSPWM 调制技术,以 50Hz 高频链逆变器为研究对象,通过 MATLAB 仿真研究两种调制技术对此种逆变器的影响及优缺点比较。本设计采用的是桥式高频链逆变器,电路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DC/DC 变换电路,稳压电路和 SPWM 逆变电路。DC/DC 电路主要完成从直流电源变

9、压到工作电压以及电气隔离,稳压电路主要采用电容电路来消除变压电路中的纹波,SPWM 电路是桥式逆变电路在 SPWM 调制波的触发电路实现的工频交流电的输出,其主电路电路框图模块图如下图 1 所示图 1 主电路电路框图逆变电路模型图如下图 2 所示图 2 逆变电路模型图仿真利用的是 MATLAB 中的 SIMULINK 仿真,在搭建的逆变电路中分析在单极性 SPWM 和双极型 SPWM 调制得到的波形,并且得到的相关的波形,通过比较两种波形的谐波率,分别进行 FFT 谐波分析,转换效率以及波形质量,来分析两种调制技术优缺点,从而在不同的场合选择合适的调制技术。直流电压输入PWM高频逆变高频变压器

10、大电容滤波逆变电路50Hz正弦输出SPWM调制电路3、进度安排(按周次填写)第 1 周:查阅相关资料,分析高频链逆变技术与 SPWM 调制原理第 2 周:初步确定方案,完成开题报告第 3 周:确定最终方案,比较并确定最终方案第 4 周:做中期报告,学习相关学术论文第 5 周:完成 DC/DC 的单元电路设计第 6 周:完成 SPWM 调制电路的单元电路设计与整体电路设计第 7 周:完成相关参数的选型并就结果做出分析论证第 8 周:利用 MTALB/Simulink 完成电路的仿真第 9 周:调试仿真电路并且完善电路第 10 周:绘制得出两种调制电路得到的波形第 11 周:分析比较输出谐波与转换

11、效率。第 12 周:分析两种调制技术对逆变器的影响及优缺点比较第 13 周:撰写论文第 14 周:交与指导老师验收认证工作第 15 周:论文装订、评阅第 16 周:论文答辩4、阅读的参考文献1 林飞,杜欣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的 MATLAB 仿真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2 林渭勋现代电力电子电路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3 陈坚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子变换与控制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 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 贺益康电力电子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6 张燕宾SPWM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7 张燕宾变频器应用教程(

12、第 2 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8 陈国呈PWM 逆变技术及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9 龚纯,王正林MATLAB 语言常用算法程序集(第 2 版)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0王水平PWM 控制与驱动器使用指南及应用电路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11孙向东,钟彦儒高频链逆变技术发展综述.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0.12姜振航现代逆变技术.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13何中一SPWM 逆变器控制技术研究.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14William Menke,Joshua Menke. Environmental Data Analysis

13、 with MatLabAmerica:McGraw-Hill Professional,201115Amos GilatNumerical Methods with MATLABAmerica:John Wiley 在输出电压的正,负半周,变压器都在连续的 SPWM 脉冲下工作,高频变压器在把能量释放给负载前存储了所有的能量,因存在器件和磁性材料的容量限制等原因,使之难以用于大输的情况,这将引起输入直流侧电压的波动,对直流母线上工作的其他部件造成不良影响。尽管双向逆变器的技术水平高于单向逆变器,但对某一类应用来说依据功能、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等综合考虑,最合适的方案才是最佳方案。对于应用于运输

14、工具、UPS 和分布式发电系统大量选用的小功率装置来说,单向电压型高频链逆变器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技术成熟,成本低,可靠性高。尤其对小功率的高频链逆变器来说,产品的成本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PWM 变换器的功率因数高,并且可同时变频、变压及抑制谐波的作用。因此以 PWM 控制为代表的数字化控制技术迅速发展,并在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广泛应用,使得电力电子技术产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目前电力电子设备设计中的研究的热点是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的高频化和全数字化。使用数字技术实现电力电子器件的控制时,控制器的性能决定了控制系统和整个系统的性能1。本文主要针对小功率单向电压型高频链逆变器展开理论、技术和工程方面的研究。这一类逆变器的共同点是低压直流输入并且电路拓扑中加入高频链进行隔离,其输出可为一般电气设备提供工频或可变频率的交流电源。这一类电源在航空、民用和新能源转换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传统逆变器电路结构由主功率变换电路由全桥逆变器、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2工频隔离变压器和低频滤波器三部分组成。此种逆变器通常用于 UPS、车载电源、光伏电源等小功率电源。此结构中控制电路产生驱动信号来驱动开关器件进行开关动作,将直流电转换为基频为 50Hz 的正弦脉宽调制波,再经过隔离变压器、低频滤波器得到50Hz 的正弦交流。这种传统的逆变电路结构性能可靠、技术成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