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塔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05127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塔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方塔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方塔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方塔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方塔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塔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塔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方塔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20082011 年一、指导思想为促进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我园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缩小与示范幼儿园的差距,促进我园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确保幼儿园建立一支能适应需求、面向未来的教职工队伍,为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幼儿园的办学水平,根据原 20052007 年规划实施情况特修订并实施本规划。二、师资队伍现状分析:方塔幼儿园在编教职工 56 名,专任教师 42 名,本科学历 26 人,占教师总人数 57.78,大专学历 18 人,占 40。35 岁以下一线青年教师有 27 人,占专任 64.3。在

2、编三大员共 9 名,其中高级保育员 4 名,中级保育员 1 人,初级保育员 1 人。园部一贯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重视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深入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组织有经验的教师 “传、帮、带”,不断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努力创设舞台,把青年教师推上公开课平台,把她们放到各类展示活动中“摔打”,有意引导她们参加教改实验。从总体上看,师资队伍学历层次较高,既年富力强,又有改革精神。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逐年提高,但也有个别教师知识面比较狭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特别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以及设计教学活动与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上,有的教师确实存在很

3、多困惑。三、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基本条件:1.我园有一支业务能力较强、工作态度敬业的高级教师队伍,可以作为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基本力量。2.我园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要力量,具有不断更新观念,增长知识,提高从教能力的强烈愿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机。3.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有切实的措施,包括目标的制定、政策的导向、奖励的措施、激励的机制,以提供各种机会、鼓励教师进修提高、外出交流,这些措施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幼儿园长期以来形成的积极的教育教学氛围、和谐合作人际关系是教师专业发展有利的外部条件。四、工作目标: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形成教师自评、互评、管理者评价和社会家长评价相结合的评

4、价管理机制。三年内专业教师本科学历达到占教师总人数 65%。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师德、师风特色,建立师德档案管理的机制。不断探索适合我园实际的师资培训新模式,逐步落实二期课改精神,努力缩短教师教育理念转变为教育行为的时间,形成 1-2 名在全区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的优秀青年教师,园内初步形成一支有层次的教师梯队。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目标: 合格教师。对象:见习期新教师以及(13 年教师):完成幼儿到合格教师的转变。途径:幼儿园选择高级教师对新教师进行活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带教,根据合同要求开展传帮带的培养工作。主要标志:基本熟悉本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有教育责任感,热爱幼儿园,热爱幼儿。工作 5

5、年后能评为一级教师。 成熟教师。对象:教龄 35 年以上的青年教师。目标:完成合格教师到成熟教师的转变。途径:师徒双向选择,自愿结对,在师德修养、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带教。主要标志:掌握各年龄段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学科专业知识扎实,能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来去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工作 5 年后能评为高级教师。 骨干教师。对象:教龄 612 年的青年教师。目标:完成成熟教师到骨干教师的转变。途径:选择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导师,在理论学习、教育科研、学科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主要标志: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形成自己风格,实绩明显;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

6、相应的研究成果;有较强的带教青年教师能力,被带教者成长迅速。 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对象:已获得区学科带头人、星级教师称号者。目标:完成骨干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过渡。途径:主要通过努力学习、接受专家指导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科研能力。主要标志:形成独有教学风格,在教科研上要有效运用科学的方法,争取在课题研究方面形成更高质量的理论成果。在园本教研活动中要带动教师群体集体提高,形成良性循环,在大市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具体达到目标:学历结构: 60% 达到本科水平。职称结构:高级教师比例达到 60%以上。身心健康:全体教师身体健康的年度检查的健康率达到 95%以上。学习培训:完成在职教师的继续

7、教师培训任务,且达到上级规定的学时和相应的学分,培训率 100%。教科研课题:人人参与实施市(省)级教科研课题 12 个,按计划结题并向姐妹园推广。师资结构:培养 2 名以上区教育新秀。培养区教育新秀、区学科带头人 12 名,选送 23 人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实现“骨干教师领跑”,加大培养、宣传力度,培养、引进 1 名以上市级学科带头人、名教师。五、工作措施:1实施对象:全园教师2具体形式:理论学习、集中讲述、活动观摩、案例分析、自我反思、师徒结对、经验交流、研讨沙龙等3主要途径:以园本教研为主要载体,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师的互助合作和专家的专业引领等来实现。4基本方法:(1)自我反思。

8、每位教师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研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2)同伴合作。在强调自我反思的同时,教师还要开放自己,积极与专业同伴进行交流,协商和合作。互助学习,分享经验,共同成长。(3)专业引领。就是通过专业人员的参与,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效对话。主要包括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以及教学专业咨询等。(4)任务驱动。根据

9、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阶段要求提要求,激发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结对子,架设成长的桥梁;交任务,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定目标,进行分层培养。可以让他们在非常强烈的完成任务动机中实现专业的成长。六、主要工作:1学习理论,主动积累。每位教师每学期完成各类学习笔记,每学期结束上交备案,并检查落实情况,作为教师业务学习的考核指标,以促进教师的学习深入。学习方式将以课题研究、案例分析、有效反思等行动研究的学习方式为途径,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并以学习促管理,从而达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目的。2制订计划,自我规划。每位教师根据所教学科和自身实际确定研究目标,教

10、师根据自己发展目标和研究课题,制订详细“实施计划”,按照规划努力进行自我培训和科学研究。3精于思考,勤于笔耕。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撰写一篇论文,参加一次教学论文评比活动,有论文发表或科研成果获奖的教师,幼儿园给予奖励,并把教师的论文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指标。4同伴互助,师徒结对。根据幼儿园青年教师多的实际,请园内骨干教师担任辅导教师。在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同时,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在集体备课、活动观摩、小组交流中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5搭建平台展示风采。根据园内青年教师多的实际,给要求、给担子、给鼓励、给条件,幼儿园制订相应措施

11、,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评优课、教学比武,使他们能脱颖而出,成为骨干力量。6骨干辐射突出重点。发挥幼儿园教学骨干的作用,让骨干教师、教研组长轮流开设园本培训的教研活动。要求他们结合教学的热点问题及幼教改革的前沿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等举办研讨沙龙,尤其要把“教学有效性”作为培训的重点,以弥补教师直接教学经验的不足,为理论提供实践支持。7专家引领传经送宝。每学年听一名专家学者的教学辅导,使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理念深入人心,让教师开阔眼界。8外送培训开拓渠道。主要的渠道有:按上级要求和幼儿园教育教学需要,对教师进行进修培训;与其他幼儿园加强联系,互通信息,互派人员学习、交流。七、保障系

12、统1组织管理成立以园长为第一责任人,园长助理为执行负责人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划、实施、管理、考评等工作。2制度管理健全档案管理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内容包括:根据幼儿园培训规划撰写的个人培训计划,总结,参加幼儿园集中组织的自培活动情况记录,每月文摘,听课笔记,教学随笔,上公开课的教案,教学点评,案例反思,个人课题研究情况,自制教具及教学软件,发表或获奖论文等),做好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资料积累。健全激励机制评估和考核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制订相关的评估考核细则,及时记录分析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现象和事件,作出结论性的评价。健全激励机制,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与考绩、晋升、评优、评先等挂钩,以此促进工作的深入开展。3资源管理资金保证幼儿园要多渠道筹措经费,在软、硬件加大投入的力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环境。同时要拨出一定的经费,奖励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优秀者。师资保证既要挖掘园本资源,充分发挥本园名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又要面向校外,聘请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引领。从而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人力基础。2008 年 9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