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演讲阅读公众演讲阅读篇一:XX 罗永浩直播演讲全文稿谢谢大家,请就坐我本来在台上习惯把手背到后面,后来 5.20 之后,网上有我在台上的照片,两个胳膊背到后面像无臂人现在正式开始,这个海报没什么,就是做一个噱头我还健在,而且没有得绝症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我从做以来到今天的创业历程,大家知道我前几次演讲都是讲英语培训,发现讲是非常艰难的,因为跟相关的这块不能说的太多这个是跟我过去的创业经历完全不同,英语培训时代想说什么说什么,而且碰到不好的竞争者也充其量都是假流氓或者小流氓,进了制造业以后发现里面也有很多假流氓和小流氓,还有真流氓,使我们作为新人在这个里面不好讲,我准备汇总到我的回忆录里我挑一些能讲的和大家讲一些接下来就带来了我们今天第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在网上提前几天问的“过去的六个月里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我们开了很多管理层的会,分析了很多,小问题我们肯定犯了很多,比较大一点的就是这两个:一个是供应链和生产方面出了问题,另外在网络和媒体舆论出的一些问题先说供应链和生产的问题,我们起初开局很不错发布两个月不到,官网预定 10 万,最初逃单只有 2%,接下来早期发货之后好评率在 90%,直到今天也是这样。
我们从第三方调研机构获得信息,在网上的舆情监控,我们也给初期 4 万名用户发过调查问卷,好评率始终在 90%多,开局非常好圈里的人说这样一句话,如果老罗可以搞定供应链的问题基本上锤子就成了,但我们那时候真不知道等着我们的是 6 个月的噩梦我们 CTO 反复警告我说能做出来和能量产是两个概念,你要做的话,什么都可以给你做出来,如果量产的话要评估它的风险我们做的很多东西非常冒险,这个小小的 USB 看起来不起眼,这个东西不起眼,你很难找到一堆供应商,这一家两家如果掉链子,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东西使得你的机器没法出货这是我要跟我的公司同事们检讨的,起初硬件部门的负责人反复警告过我很多这些方面的东西,但我一直认为他们警告我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做难的东西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全部闯了货,成本不高,良率非常低,有一到两个元器件折腾我们三、四个月,非常尴尬大家知道数码消费品关注期就是三四个月,期间所有供应链的东西不停地掉链子,我们抗了四个半月才最终解决我们所有的生产问题这时候我们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呢?逃单率最初开始发货,我们的逃单率可以忽略不计,到 9 月下旬已经逼近 90%,归根到底最大的原因就是数码消费品的关注期就是两到三个月黄金销售和关注期。
最热烈讨论的时候完全发不出货,这是我们遭遇的情况我每天看到这样的消息:“等老罗锤子一年多,今天屏碎了,求速度发货” ,每天看这样的话我心在滴血,实在买不了的只好买了 iPhone如果这样的人有 80%,我们就撑不到 T2 了我们每天都在滴血,这是最我让滴血的,定了 100 多台,这是一个中小企业的老板,一直没拿到货,他们以为我忽悠他们,只好先买了别的我看着这些已经到手的生意又跑掉了,觉得的心在疼,像童年的委屈他们说:“老罗非常抱歉,一定支持你的 T2,再见 ”我心里全是这样的画面,这个新兴的公司真的很不容易,冲着他们无奈的挥手这个场面非常的悲壮,但我们最苦的时候已经扛过来了接下来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下一代产品怎么避免重蹈覆辙?如果我发一个 T2,又是四五个月发不出货,大家说:“老罗,从朋友手里看了确实不错,比 T1 好多,但是等不了了我们支持 T3 ”资本市场不会给我们第三次机会,这个世界也不会给你第三次机会我们基本的布局是这样:首先我们找了一家厂商战略合作,供应链方面得到更大程度的控制,这个没有问题,另外下一轮我们的融资规模比上一轮大很多,非常幸运,估值也翻了不少,接下来我们的计划是 T2 的生产屯 10 万部的现货再开发布会。
对我们来讲,我们不太争发布的时间,界的很多厂商是拼发布时间的高通出了一个芯片,很多厂商要发第一波芯片的,他们卖点就是这个对我们来讲我们卖的是设计和体验生产上出现了一万个问题,就会在公众眼皮底下焦头烂额我们做下一代 T2 ,我们采用的方式是先关起门,用我们事先准备好的现金囤货,从 0-10 万部新机生产是一个槛,过了 10 万部是不会有问题的过程中一定也是狼狈不堪的,每天都是死去活来,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些丢人现眼的狼狈事情外界是不知道的,等到一切妥了之后再开发布会我们的产品刚发的时候,逃单率只有 2%,用户满意度90%多,如果你把 10 万部在一个星期的时候全部突然发出去,这些人在网上会引爆一个非常大的漩涡,而且 90%多的好评,使得这个从 10 万扩散到 20 万、30 万非常容易T2 的生产我们一定会囤好 10 万部现货,我会在货架拍一个照片,然后发出去,大概是这样的计划过去的半年里最大的问题是第一个,生产和供应链方面的问题,这是新厂商很难躲掉的槛接下来第二个槛我们也要讲一讲,网络和媒体舆论这方面坦率讲我处理的非常业余,以前我个人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今天我们好好说一下起初媒体的负面言论没有出现的时候,网上讨厌我的人很多,大家知道像我这样有个性的人,在传统文化的国家里被一些人讨厌是非常正常的。
开始网友在网上讨厌我的人、个性不合的人黑我的时候我还挺高兴 “说一个最短的 IT 业笑话:罗永浩 ” “看完罗永浩的各种吹牛我觉得他是一个有野心干翻一切的人 ”也有一些很不好玩的, “罗永浩也许并不完美他内在的艺术气息和工匠精神让我感动及因为罗永浩我相信锤子,对于真正的大师不应该用世俗眼光看待 (请到各大论坛扩散,费用按每个发贴量计算,括号内容必须删除) ”这个有点缺德贴的到处都是很多人本来不喜欢我们,看完了以后觉得我们是一个流氓公司,搞的我们很被动起初我比较大意,有一些 ID常年造我们的谣,甚至还有“锤黑联盟” 我们起初麻痹大意了,总觉得我们问心无愧,其实新浪是受理这种投诉的,如果我们官方提供一些证据证明一个人主发造谣三个还是五个,他主发的,新浪直接就会删除这个 ID,作为公司为了自我保护应该这么做的,我行走江湖这么多年一直都是野路子,没有注意这些媒体这块我也没有处理好,之前我总是有一些江湖野路子的自信,以前我是光棍,非常自信起初我们做这个锤子科技的时候,有投资人和一些咨询界的朋友问过我,媒体公关你怎么解决我们操作的是一个非常大的事业,他要确保每个岗位都有合适的人我跟我们的投资人说,我们全是正面报道,不需要媒体公关。
但是等到我们为了生产问题焦头烂额的时候,我一个半月的左右时间里没有回家,在廊坊富士康附近的旅馆住着,这时候为我开始跟媒体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那时候每天都是没日没夜在焦虑,进车间带不了,别人打给我的都是不认识的号,有一些媒体的记者给我打,传我们生产不出来,公司要倒闭了,他们问我,我其实有点不耐烦我也是比较朴素,我每次自己接,搞的我很烦,尤其有一些记者打我说下次你给我发短信那时候我不知道媒体是惹不起的,对一个企业家来讲,媒体是惹不起的我都说没时间不要打,你这人不会发短信吗这种话作为一个企业家怎么可以跟媒体讲呢?接下来有记者打说,老罗听说你们发了 40000 部,退了 39000 部,我一听就火了,那个报道还说,他问我的时候跟我说,听说一天发一千部,发了 4 万部,退39000 部,我说你是不是这里有问题,我说我得多傻还能继续发货,肯定早就停了他说你怎么这样讲话,我说好吧,我该挂断了第二天就看到很吓人的报道还有人讨论 3000 块的价格,你怎么想的,怎么能卖3000 块,你可是国产,国产怎么能卖 3000,人家都说你 3000 块,你想清楚了吗,跟我纠缠了 30 分钟我说你有完没完,价格问题就不聊了。
第二天出了报道上了头条,说罗永浩:穷屌走开,我们是为精英阶层服务的你可以想像 8000 多条评论全是诅咒我死全家,我开始意识到出了一些问题,尤其是报道我们负面新闻的媒体级别越来越高,尤其是最后一块阵地也(《南方都市报》 )也沦陷了,他们说罗永浩如果把目标市场换到贫嘴一族,还是很有潜力的我开始想,到底是哪出了问题,是不是媒体在蓄意黑我们啊?网上有很多不负责任的分析,他们写了很多不负责任的话有一些小的自媒体基本上没有商业生存能力,靠的拿厂商的钱养着的,基本就是做打手我们当时很困惑,实验性地给 100 多家媒体打了一圈,问了两个问题:我们提供证据,你们会澄清吗?(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文 网:公众演讲阅读)请问你们会道歉吗?三分之二都是非常不好友的反映我们感到非常困惑,就我个人而言,老革命碰到了新问题,我过去和媒体没有任何问题,我也从来不经营媒体,我就保持本色做人,多数情况下 99%都是好评其实我在媒体的个人资源很多,基本上所有的主流媒体的主编、副主编,都是我的朋友我带着困惑找他们聊天吃饭,问问哪出了问题他说,手底孩子下干的,他了解了一下比如说,一些门户网站的科技频道里,有 6 个小孩刚毕业的编辑记者,三个是铁杆的锤粉,三个是铁杆的锤黑。
媒体发出来就是三个黑我们的,三个夸我们的,他们觉得这个媒体很客观我跟媒体的老朋友吃饭寻找答案,其实聊了很多最后慢慢梳理清楚了,是这样的情况我得罪过的编辑和记者,是因为我曾经刻薄地批评过他们喜爱的品牌我觉得我只要说我的真实感受我问心无愧,有些品牌是他们青春记忆的一部分,这个不是夸张的,像诺基亚整整几代人都用诺基亚长大的我自己基本没用过诺基亚产品,没有特别的感情,我写了这个东西,对这些人来讲,就是很大的情感伤害我作为一个个人,我讲过的话问心无愧,我就是刻薄的人但是作为一个企业家,我不能这样我自己也反省了一下,我自己我这一生自认是原则性很强的人,说起娱乐圈八卦的时候,我又有几次是几次查证过的我听说谁跟谁有一腿,中午听说的晚上跟人吃饭就当谈资说了,这些都是我们平时不是特别注意的地方我的这些媒体的主编朋友给我讲了这些,我深表同意,接下来我问了一个蠢问题:“你们是媒体不应该更谨慎一些吗?”如果你是一个个人可以这样想,如果你是一个企业家,到底谁该谨慎?企业和媒体面对面的时候,到底谁该谨慎?肯定是企业要谨慎,你做大众消费品,你惹了媒体有什么好果子吃接下来很多编辑记者,这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很多编辑记者由于误解转发一个谣言的时候常常带着正义感,你能理解这种心情吗?我起初很难理解,直到媒体公关部门招来一个记者,这个记者原来在数字媒体工作,我搞不明白这帮人怎么回事,我挖一个过来。
我看看怎么回事我们从数字媒体挖了一个编辑记者,小伙子非常好,他上了几天班感慨,我们整天被虚假的负面新闻搞的头大,他说没有想到,以前做媒体编辑记者的时候觉得,所有的企业出的负面消息都是活该他报了一家企业的负面新闻,他认为那是正确的,报完了媒体公关给他打澄清一些事实,他的想法是他觉得我是正义记者,你是一个邪恶的大企业正在试图对我这个正直的人搞公关,想都不要想,又发了三条企业需要解决这些问题,靠的是相互加深了解沟通,我们开始亡羊补牢,成立媒体公关的部门找有媒体资源的人来,要做的也不是什么到处贿赂,去跟各大新闻频道这些管事的吃饭喝茶交朋友,加紧沟通,媒体对企业而言,特别是产业口的这些媒体,他们需要新闻的你要配合给他一些新闻,然后当他对你有疑虑的接受采访,甚至请他到内部了解情况,除了是保密的地方还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