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援外与国民“干涉内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04900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车援外与国民“干涉内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校车援外与国民“干涉内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车援外与国民“干涉内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车援外与国民“干涉内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车援外与国民“干涉内政”9198 次点击48 个回复黎明 于 2011/11/30 13:49:52 发布在 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校车援外与国民“干涉内政”“近来,一些地方连续出现令人痛心疾首的重大校车安全事故。这件事情提起来,我心里也很不安。 ”11月27日,温家宝出席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他称已责成有关部门在一个月内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抓紧完善校车标准对发生的恶性事故要依法严肃处。可见,大陆学校无校车与各种无安全标准校车事故频发的现象,已引起高层重视。就在这几天,大陆首次出现大规模抨击、质疑“援外事件”的民间舆论浪潮。事件起于外交部网站发布的一则消息:11月25日,中国援助马其顿校车项目

2、交接仪式在马总理府举行。网民随即纷纷表示被震傻、震晕、震疯,指外交部“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 “肆无忌惮地往国人带血的伤口上撒盐” ,一句出自大清的名言“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一时在网上疯传。大群网民给外交部打电话,还有网民在马其顿政府网站留言, “希望贵国能归还23辆校车给予急需这些校车的中国儿童” 。此情可原。援外校车之“新闻背景”为这组新闻所构成:9月26日,山西校车事故,7名初中生死亡;11月16日,甘肃校车事故,19名幼童遇难;11月26日,辽宁校车事故,35名孩子受伤。一小撮可爱的网友反应迅速,当即提出了“反华阴谋论” 。他们在和官方无信息沟通的困难条件下,自发地为权力

3、辩护,推论出捐赠校车属企业之商业行为,政府却挨骂了。但是,校车生产企业断不敢承担策划广告公然“挑衅公众”的名声,只能据实而言,称企业不曾对马其顿捐赠校车。此事饶有趣味,它说明即便是衷心爱政府的网友,也认为校车此时援外大大“不合时宜” ;他们由衷希望这么“二”的、远远低于网评员政治水平的事情,不是上级官员干出来的。从外交部网站删除捐赠马其顿校车新闻这一点看,外交部也知错了。删除原因无非有二,一是这条新闻内容有错,事情不是这么回事,外交部网站发布了虚假新闻;二是报道内容没错,有这回事,但不该发布,仅是发布这个行为不对劲。不管怎么说吧,承认宣传工作犯了错,这一点可以肯定。“出错”的原因可能复杂一点。

4、如,外交官“囿于专业”而漠视国情和国内人心,甚至不知道国内几次严重的校车事故及其引发的不安情绪,这就自然使得外交官想不到援外消息会引发舆情震动,外交活动计划也就不会因国内情况而改变;素来的援外,从不考虑国内与受援国在发展项目上的实际差距,即使受援国在社会发展水平、国民整体福利水平或某个项目上水平上高于中国,也照样慷慨援助;受援国应本国民众需求所提交的“先进诉求” ,从来都没引起过借鉴于中国的想法等等。名为校车在哪里的童声合唱轰动全网,这首歌唱道“校车在那马其顿的校园里” 。马其顿之所以能获得中国的高标准校车,而中国本土的孩子却没这福分,原因是有个该死的“国际民主”起作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就国际

5、事务乃至某些事涉“两岸关系”的问题投票,不管国家大小、实力强弱,也不论谁出的份子钱多少,都是一国一票,这压根就不符合我国价值观与人际惯例。可就是这“国际民主”的规矩,赋予了一些蕞尔小国频获意外横财的“国民福利” ,他承认你一泱泱大国“合法”或“唯一” ,就有人给这等草芥之国撒下大把的真金白银。选票真是好东西。马其顿在国际社会有选票,马其顿民众在本国有选择公仆的选票,两头一结合,便宜全占完,马其顿政府和国民一起乐得屁颠屁颠。在外交事务方面封锁信息、不容质疑,国民没有插嘴的权利,此传统发扬光大已久,随着这一传统的扎实贯彻,历史上的外交烂事滑天下之大稽。赔本落羞辱,花钱赚恶心的丰硕恶果,不仅“极大地

6、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更极大地损害过国民的基本权益。名为外交官的这部分“公仆” ,比其他官员更具备无视民意的充分条件。外援项目的审批机制是个什么样子?对他国援助达到多大的金额才有征询民意的必要?连这些正常社会中国民起码应该知道的事情,国民都不知道。所谓“外交” ,和国民利益息息相关,在民众有选票的国家,外交政策、外交事项在选举中的分量举足轻重。马其顿校车事件之类,虽说叫做“外交”和“援外” ,但这无疑是中国人的“内政” ,而侵犯国民知情权,不许国民监督外交,应为举国上下所不容。重提在下旧话:在本国国民对内政外交没有任何“公民责任”之前,在本国政府对本国国民权利尚不能尽到责任之时,中国断不会成为一个国际上的“负责任的大国”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