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内容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047647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内容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内容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内容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内容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内容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内容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内容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内容,医院感染是一个全球性医院人群的健康问题。它的发生与医院的建立相依并存。 随着医学技术和医院的发展,医院感染不断地改变着自身的特点。 近20年来,国际上医院感染管理研究发展迅速,以帮助控制医院感染,但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为医院感染提出了新的课题。,医 院 感 染 管 理,一、医院感染定义和分类,二、医院感染的流行过程,三、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四、医院感染的后果,五、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管理,六、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七、医院感染监测,八、医疗废物管理和消毒隔离,一、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医源性感染、 医院内感染,近年来逐渐统一称

2、为医院感染.,(一)医院感染的含义有以下几种:,医院感染与医院并存: 医院意味着: 1、各种病原微生物繁殖和栖息的场所,细菌的环境贮源。 2、大量易感人群和感染源的存在场所。 3、各种介入性诊断、治疗手段的实施,抗生素、放疔、化疗广泛使用等场所。,广义上说现代医院感染研究的对象是指一切在医院活动过的人群,如住院病人、医院职工、门诊病人、探视者和陪护家属,但由于门诊病人、探视者、陪护家属及其他流动人员由于在医院内停留时间短暂,很难确定感染是否来自医院,而医护人员的感染院外因素较多,也可能因为意外事故如不加防护而接触传染性物质所致,因此医院感染监测研究的对象主要为住院病人.,(二)医院感染定义,是

3、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三)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 来源分类,1、外源性医院感染(交叉感染)病人和病人之间,病人和医务人员之间、病人和陪护人,探视人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途径而引起的感染。在医疗和预防过程中由于所用的医疗器械、设备、药物和卫生材料污染或院内场所消毒不严而引起的感染。,2、内源性的医院感染 又称自身医院感染。指免疫机能低下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即病人在发生医院感染之前已是病原携带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自身感染。,外源性感染

4、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和监控措施的实施,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内源性感染发病机制复杂,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已成为现代医院感染管理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四)医院感染的特殊性,医院内病原体种类多,来源广泛 医院内流行菌株多为耐药,临床治疗非常困难 污染环节多,控制难度大 易感人群集中,感染后病死率高,二、医院感染的流行过程,特点: 同时存在,相互联系时才导致感染。,发生医院 感染必备 的三个基本条件:,(一)医院感染的形成,感染源,病原 微生物 自然生存繁殖 及排出的 场所或宿主,传播途径,病原体从感染原传到易感宿主的途径和方式,易感宿主,影响宿主 易感性 的因素,对感染性疾

5、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人,条件 致病菌,慢性 疾病,各种 药物,抗 生素,介入 诊断治疗,(二)病原体的变化,20世纪30年代:革兰氏阳性球菌、葡萄球菌 50年代:耐药金葡菌 60年代: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真菌比例上升 90年代以来:多样化,耐药和 多重耐药球菌,新病原体,条件致病菌,(三)医院感染发生的类型,散发:指医院感染在某医院或某地区住院患者的一般发病。当出现散发病例时应及时向本科室院感监控小组报告,并于24小时填表报告院感管理科。 流行:指在一个医院或某一个科室内同一种病源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同期散发发病率水平,且在统计学有显著性意义。 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它科室的患者中

6、,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尽早报告院感科。应在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等。,(四)医院感染的人群分布,年龄分布:婴幼儿,老年人 性别分布:泌尿道,女性多于男性 职业分布:医务工作者 疾病种类:肿瘤、血液系统疾病 某些危险人群:介入治疗、有创性 检验和治疗,三、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1、各级组织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足够重视; 2、医院内交叉感染; 3、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抗菌制剂; 4、医院消毒隔离和灭菌操作不严格; 5、临床治疗方式的改变。,四、医院感染后果,造成病人住院日的延长 影响病床周转率 加大病人、家庭、社会经济支出, 影响病人的预后与安危, 甚至影响医院的

7、声誉与社会安定。,五、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 (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 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 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 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皮肤粘

8、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身后48h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弓形体病、水痘等。 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医院感染的分类诊断标准,医院感染部位:12大类 1、呼吸系统:上、下呼吸道、胸膜腔感染 2、心血管系统: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 3、血液系统:血管相关性感染、败血症、输血相关性 4、腹部和消化系统:感染性腹泻、胃肠道感染、抗生素相关腹泻、病毒性肝炎、腹(盆)腔内组织感染、腹水感染 5、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脑膜炎、 脑室炎、颅内、椎管内感染,6、泌尿系统: 7、手术部位:表浅、深部、器官(或

9、腔隙)感染 8、皮肤和软组织:皮肤、软组织、褥疮、烧伤、乳腺脓肿或乳腺炎、脐炎、婴儿脓疱病 9、骨、关节:关节和关节囊、骨髓炎、椎间盘感染 10、生殖道:外阴切口、阴道穹隆部、急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其它 11、口腔 12、其它部位,创口包括外科手术切口或意外伤害所致伤口,为避免混乱,不用“创口感染”一词,与伤口有关感染参见皮肤、软组织感染诊断标准 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 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说明之一,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医院感染。 引流管口感染不属于切口感染,归入皮肤软组织感染。 手术切口浅部和深部均有感染时,仅报告深

10、部感染。 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或腔隙感染,不须再次手术者,应视为深部切口感染。 临床和(或)有关检查显示典型的手术部位感染,即使细菌培养阴性,也可诊断,说明之二,六、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医院感染是现代医院管理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医院感染的发生可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1、危害人群健康:2、降低医院工作效率:3、造成资源浪费:4、妨碍先进技术的发展:,(一)监测目的 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二)监测的类型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七、医院感染监测,1、全面综合性

11、监测 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2、目标性监测 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三)医院感染监测的条件 1、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需要感染专职人员、实验室人员和临床工作人员一起协同合作。 2、要求临床医务人员具备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认识,明确目标性监测的重大意义。 3、收集和登记患者基本资料、医院感染信息、相关危险因素、病原体及病原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4、做好病原学信息的收集包

12、括临床微生物学、病毒学、病理学和血清学检查结果。 5、掌握感染标本采集及运送标准操作规程。,(四)医院感染管理要求(1986年,我国卫生部医政司) 医院感染发病率一、二、三级医院分别 7%、8%、10%; 抗生素使用率50%。 医院感染漏报率20%; 使用抗生素者的药敏试验率70%; 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 医院感染病例病原体检出率30%; 医疗用品的灭菌合格率100%。,(五)医院感染监测的评估: 目前对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的评价已不单凭发病率的高低,而是全面考虑医院感染导致的住院时间延长、费用的增加以及医院感染的后果(如致死、致残的严重程度)等方面综合衡量。即注重医院感染的效绩分析。不再

13、只追求监测资料的数量,更注重监测资料的质量。,(六)医院感染监测的意义 1、减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2、提供医院感染的本底率,建立本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基线。 3、及时发现和鉴别医院感染流行暴发。 4、使医务人员明确遵守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规章的重要性。 5、评价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 6、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八、医疗废物管理和消毒隔离, 医疗废物要分类收集、处置 (一)分类 1、感染性 2、损伤性 3、化学性 4、药物性 5、病理性 (二)处置中的注意事项 1、日产日清 2、外包装不得渗漏 3、不得丢失、买卖 4、防止职业暴露 消毒隔离工作包括: 1、日常消毒管理 2、终末消毒管理 消毒隔离的目的: 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结 束 语 制度牢记并遵守,河边常走不湿鞋。 洗手步骤勿忘记,细菌过往免侵袭。 消毒隔离做认真,病人就医才安心。 抗菌药物用合理,人类健康有欣喜。,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