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病因学新进展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044985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分裂症病因学新进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精神分裂症病因学新进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精神分裂症病因学新进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精神分裂症病因学新进展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精神分裂症病因学新进展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分裂症病因学新进展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分裂症病因学新进展ppt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分裂症病因学进展,提 纲,对精神分裂症病因学探索的历史 神经生化学说 神经发育假说进展 精神分裂症病因学进展对治疗的启发,2,精神分裂症研究历史100年,Kraepelin提出“早发性痴呆”,“多巴胺假说”,Bleuler 首次提出精神分裂症的名词,“谷氨酸假说”,“神经发育性疾病” Stefan, Murray,1997,灰质体积减小脑室体积增大,Hegarty, J. D One hundredyears of schizophrenia: a meta-analysis of the outcome Literature.Am. J. Psychiatry151, 14091416

2、(1994).,3,精神分裂症名词的由来,精神分裂症被命名于1908年4月24日 由Bleuler医生在为德国精神病学协会的一次报告中正式提出,以替代之前的早发性痴呆 Bleule认为,该病既非一种痴呆,也并不一定是“早发”,因此他用希腊语schizein(分裂)和希腊语phren(灵魂、精神、心灵)的结合,表达心理功能的断裂或分裂,而更准确地描述该病症状,该阶段将精神分裂症定义为功能疾病,4,对病因学艰难的探索,临床治疗的不满意源于我们对精神分裂症发病的本质仍然没有充分了解,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的研究进展缓慢 精神分裂症病因和发病机制都还处于研究阶段,没有公认的一致结果,Hegarty, J.

3、D One hundredyears of schizophrenia: a meta-analysis of the outcome Literature.Am. J. Psychiatry151, 14091416 (1994).,5,病因学研究的主要方向,6,近年来的新突破,神经生化假说尤其DA假说仍然是解释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主流学说 MRI、PET、MEG、EEG等研究方法广泛应用,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神经发育假说的发展,有望成为对病程进展的主流解释,7,提 纲,对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的探索历史 神经生化学说进展 神经

4、发育假说进展 精神分裂症病因学进展对治疗的启发,8,9,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通路,黑质纹状体通路,减低: 阴性症状 认知损害,亢进: 阳性症状,Adapted from Inoue and Nakata. 2001,因此,控制精神分裂症的所有症状,不能单纯的增加或是减少DA的含量,而是针对不同区域进行调节,9,多巴胺假说:第一版,20世纪50年代:Carlsson&Lindqvit,基于以下试验发现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可增强实验动物的多巴胺分解代谢 利血平可以抑制多巴胺的再摄取 促进多巴胺生成的药物如苯丙胺可起幻觉妄想,刻板行为等类精神分裂症症状,Carlsson A, Lindqvist M.

5、Effect of chlorpromazine or haloperidol on the formation of 3-methoxytyramine and normetanephrine in mouse brain. Acta Pharmacol Toxicol (Copenh).1963;20:140144,20世纪70年代形成第一版多巴胺假说: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临床疗效是通过对多巴胺受体抑制实现的,10,多巴胺假说第一版的缺陷,未区分精神分裂症复杂症状的不同维度,如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而将其混为一体。以多巴胺解释阳性症状尚可奏效,然而对阴性症状的解释就差强人意 由于当时认识水平

6、,更没有考虑基因、神经发育缺陷对疾病的影响 缺乏活体影像学技术,无法验证多巴胺理论在人体的真实表现,O. D. Howes & S. Kapur The Dopamine Hypothesis of Schizophrenia: Version IIIThe Final Common Pathway Schizophrenia Bulletin vol. 35 no. 3 pp. 549562, 2009,11,多巴胺假说:第二版,20世纪90年代Davis发表重要文章,重建多巴胺假说 最重要的创新:由单一的多巴胺亢进解释精神分裂症所有症状进展为不同部位多巴胺代谢解释不同症状,Davis KL

7、, Kahn RS, Ko G, Davidson M. Dopamine in schizophrenia: a review and reconceptualization. Am J Psychiatry. 1991;148:14741486,12,多巴胺假说第二版的缺陷,该理论仍然主要来源于动物实验,没有观察到人体额叶皮层多巴胺水平降低的直接证据 简单的以高多巴胺能、低多巴胺能来解释,后来人们才明白,皮层功能异常远比简单的高多巴胺水平、低多巴胺水平复杂 当时神经发育的理论还未出现,多巴胺理论无法解释精神分裂症的前驱症状,无法解释多巴胺能的异常是如何出现的,O. D. Howes & S

8、. Kapur The Dopamine Hypothesis of Schizophrenia: Version IIIThe Final Common Pathway Schizophrenia Bulletin vol. 35 no. 3 pp. 549562, 2009,13,第二版后,新证据不断涌现,1991年以后,有超过6700篇关于多巴胺理论的新文献报道,O. D. Howes & S. Kapur The Dopamine Hypothesis of Schizophrenia: Version IIIThe Final Common Pathway Schizophrenia

9、 Bulletin vol. 35 no. 3 pp. 549562, 2009,14,多巴胺理论:第三版,2009年,学者提出第三版多巴胺假说,包含四要素 最终共同通路概念:各种因素交互作用,最终引起多巴胺水平异常,导致发病,多巴胺是各种因素作用的最终通路 多巴胺水平异常不再是受体异常所致,而是突触前多巴胺调节功能的异常 猜想多巴胺调节功能异常的机制可能是反馈的失衡,引起了精神分裂症样症状 认为多巴胺理论主要是解释精神症状,而不是精神分裂症,后者尚需要其他理论解释,O. D. Howes & S. Kapur The Dopamine Hypothesis of Schizophrenia:

10、 Version IIIThe Final Common Pathway Schizophrenia Bulletin vol. 35 no. 3 pp. 549562, 2009,15,多巴胺理论第三版的特点,结合了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将环境因素、基因、压力和创伤等囊括,最后共同作用于突触前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 强调5-HT等其他递质与多巴胺的相互作用 再次强调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多维度的疾病,希望以某一种理论完美解释疾病全貌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16,5-HT和DA平衡拮抗理论,Meltzer HY 等提出5-HT2/D2 拮抗假说 前额叶皮层多巴胺系统的抑制解除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

11、状和认知症状 阻滞5-HT2A同样可以改善阴性症状 说明D2与5-HT受体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5-HT能拮抗剂能解除多巴胺系统的受抑制状态,从而缓解抗精神病药诱导的EPS,Horacek J, Bubenikova-Valesova V, Kopecek M, et al. Mechanism of action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s and the neurobiology of schizophrenia. CNS Drugs. 2006;20(5):389-409.,17,DA与5-HT系统的交互影响,产生 阳性症状,产生 阴性症状,平衡的 锥体外

12、系统,18,PET研究多巴胺水平对功能的影响,Okubo Y, Suhara T, Suzuki K, et al. Decreased prefrontal dopamine D1 receptors in schizophrenia revealed by PET. Nature. 1997;385:634636,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PET扫描,以11C-FLB标记D2R分布,红色表示多巴胺水平高,蓝色表示低,纹状体D2R增高与阳性症状有关,19,多巴胺假说对复发机制的研究,高复发率是精神疾病负担日益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难题 在治疗中的患者,为何会出现复发?新的多

13、巴胺理论亦进行了解释,20,多巴胺受体随社会压力增大而上调,37例正常志愿者 以精神心理和生活事件问卷(RLCQ)反映社会压力 可见多巴胺受体随RLCQ评分增高而上调,5-HT受体随评分增高而下调,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aily life events and the availabilities of serotonin transporters and dopamine transporters in healthy volunteersA dual-isotope SPECT study,21,环境压力作用下复发可能的机制探讨,社会压力,环境,DA受体上调

14、 5-HT受体下调,遗传背景,DA , 5-HT受体数量DA/5HT 受体比例,药物剂量相对不足 引起复发,22,目前的多巴胺假说,特点是强调环境因素、基因、应激、神经结构改变在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综合作用,The Dopamine Hypothesis of Schizophrenia: Version IIIThe Final Common Pathway,23,提纲,对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的探索历史 神经生化学说 神经发育假说进展 精神分裂症病因学进展对治疗的启发,24,Nature: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神经发育性疾病,Thomas Insel, Rethinking schizophreniaNa

15、ture(2010).,精神分裂症神经发育假说遗传因素以及一些早期环境因素干扰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发 育,导致神经元增殖、分化异常,胞突过度修剪,突触异常联系幼年期尚不出现精神症状,仅表现为记忆力下降等认知症状;青春期后内分泌和其他生理功能剧烈变化,神经发育系统发育缺陷开始显现,临床表现为分裂样症状。随着疾 病进程,神经结构的损害更为严重,造成恶性循环,25,John Csernansky. May,2002,China,-6 - 4 -2 0 2 4 6 8 10,神经发育假说:对精神分裂症进程的最好解释,从精神分裂症症状变化来看,呈发作到缓解、缓解到发作的波动状态,但多次复发后症状趋向于逐渐加

16、重 这与观察到的神经结构的进展性异常改变相吻合,26,目前已经发现的证据,COS=儿童期发病的精神分裂症; CSF=脑脊液; FE=首次发作; FL=前额叶; NC=正常对照者; SZ=精神分裂症,27,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健康人脑萎缩明显,与病程呈正相关 侧脑室前角的扩大、颞叶及边缘系统结构存在萎缩且体积减少约8 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组的病人有白质萎缩或皮层下结构萎缩;而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不仅有上述结构异常,同时有皮层萎缩, 且皮层萎缩可能是继发性的 提示阴性症状为主患者预后更差,Lieberman JA, et al. J Clin Psychiatry1996;57(suppl 9) 5-9. Sheitman BA, et al. Psychiatric Res. 1998:32:143-150.,影像学的研究:大脑灰质进行性减少,28,影像学的研究:大脑灰质进行性减少,Lieberman JA, et al. J Clin Psychiatry1996;57(suppl 9) 5-9. Sheitman BA, et al. Psychiatric Res. 1998:32:143-1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