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 全套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041233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7.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工艺美术史 全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 全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 全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 全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 全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工艺美术史 全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工艺美术史 全套课件(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工艺美术历史,1、溯源创基东方曙光(原始) 2、神光异彩华夏奇葩(夏商周) 3、巍然达观雄浑奇伟(秦汉) 4、佛光神彩交融图新(魏晋) 5、富丽堂皇蓬勃鼎盛(隋唐) 6、集萃大成精进尚新(宋元) 7、广揩艺路精繁华丽(明清),工艺美术史的阶段?,溯源创基东方曙光(原始),原始时代的美术类别大致有:石器、陶器、雕塑(陶塑、石雕、玉雕等)、绘画(岩画、壁画、等),石器时代,彩陶壶绘斗犬图,彩陶,新石器时代玉器,阴山岩画群鹿图,新石器时代,彩陶器皿,原始社会的美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彩陶: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它距今已有七千

2、年的历史,是新石器时代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一、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彩陶是新石器时代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者。距今七千年到三千年的历史,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仰韶文化彩陶因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河南、陕西等黄河中上游地区属于这一文化系统。据调查,发掘的遗址多达一千处。,一、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 彩陶:早期:西安半坡类型 中期:河南庙底沟类型 晚期:马家窑类型,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 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早期:西安半坡类型,时间:6000年左右 造型:圆底钵、圆底盆、折腹盆、细颈瓶、直口尖底瓶、大口小底盆等。造型风格朴实厚重。 彩绘纹样:,几何纹、人面

3、、鱼、鹿等。,中期:河南庙底沟类型,时间:5000多年 造型:大口小底曲腹盆和碗等。盆的造型挺秀饱满,轻盈而稳重。 彩绘纹样:,几何花瓣纹较多、鸟纹、蛙纹等。,晚期:马家窑类型,类型:时间:造型:纹样:,马家窑类型、半坡类型、马厂类型4-5000年左右盆、钵、瓶、瓮等。同心圆、涡状纹、垂幛纹、水波纹等。,马家窑类型 陇西吕家坪,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几何纹彩陶罐,动物纹彩陶壶 希腊公元前7世纪末,阿甲利斯与阿扎克斯战后休息 BC6世纪,双耳陶瓶,红绘式彩陶瓶希腊公元前5世纪,仰韶文化:,黑陶艺术:龙山黑陶,时间:距今4000年左右。地点:山东章丘龙山镇等黄河下游地区。黑、光、薄(蛋皮陶)、棱、鼻

4、是黑陶的基本特征,它 给人以庄重、肃穆的审美感受。如果说彩陶是以其造型和纹饰的有机结合而光彩夺目的话,那黑陶则是以质地精美和丰富的造型取胜。,龙山文化,白陶鬶,彩陶的艺术成就:,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正式由于它优美的造型和形式多样的装饰图案纹样的结合成为 原始文化最发达最杰出和最光彩的成就。彩陶造型简洁凝重、气魄浑厚、体现出朴素、单纯、健康、饱满的艺术风格。 彩陶的装饰效果给人以生动、自由、舒畅、开放、流动的审美享受。 特点: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神光异彩华夏奇葩(夏商周),夏商周时代:青铜器时代,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时代特色:以祭祀为主的奴隶制社会,青铜器时代,四足方鼎,四羊方鼎,二里

5、头鼎,网格纹鼎,甲骨文,竹(木)简,青铜器的发展特点:,春秋以前,尤其是夏商两朝,青铜本身与王权做紧密地结合,摆脱以往制作工艺粗糙,以及式样少的印象,大量被贵族所采用。 主要是礼乐器,兵器,杂器 常见的纹路有饕餮纹(兽面纹),蝉纹,到春秋有螭龙纹 工艺上陶范的大量运用,提升了精致与美感 冶金工艺在此时也达到一个高峰 进入东周时期(即春秋战国)兵器上面也有很好的表现 中国的名剑传说几乎都是在这个时期 也出现几位铸剑师如干将,欧冶子等 经过两千年的深埋,这些重新出土的名剑在工艺上依然叫现代人惊异 夏商到战国初年,一千多年的时间。,所以说:,这段时间中国的青铜工艺有最大的发展,算是青铜器的鼎盛期。,

6、青铜礼器可分为四大类 :,食器:鼎,酒器: 爵,乐器:饶,水器:匜yi,早期: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夏代青铜器数量和种类已较多,主要是青铜容器、兵器、乐器、工具和饰件。青铜容器有明显的仿陶器特征,有简单的几何纹装饰。其中有酒器和食器,初步表明青铜礼器制度开始出现。青铜兵器和工具与石器完全不同,而且形成了自身的特点。陶范法是这一时期青铜器的主要铸造方法。主要发现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二里头鼎,中期:(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包括商代早期和中期,青铜容器、兵器的种类和数量有明显的增长。青铜礼器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组合关系。青铜器完全摆脱了陶器的影响,分铸技术已被娴熟运用,大型青铜容器的铸造也比

7、较普遍。青铜器商也出现了文字。其在黄河、长江的中游地区都有发现。青铜艺术在商代晚期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鼎盛时期,并一直延伸到西周早期。明文在相当数量的青铜器上出现,商代晚期以使用者的氏族徽记为主,稍晚也出现了记事体铭文。到西周早期,青铜器普遍铸有铭文,出现长达数百字的记事铭文。,饕餮纹,晚期:(公元前11世纪末 前221年),西周中晚期,青铜工艺有豪华精丽向端庄厚重转变,食器大量出现,酒器逐步消失,列鼎和编钟制度确立。花纹由兽面纹、龙纹等变形产生的曲波文、兽体变形纹等成为纹饰的主体。秋中期以后,诸侯国的经济发展促进了青铜铸造业的振兴,新的器形开始出现,注重与实用的结合,以龙纹为主。同时附以镶嵌、错

8、金银、鎏金、彩绘等表面装饰新工艺。长篇记事体铭文逐渐减少,各个诸侯国的青铜器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战国中期以后,随着铁器使用的盛行及其他工艺的发展,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鎏金青铜器,玉器:,商周玉器重视选材,大量使用新疆优质软玉,色淡绿或白中泛绿,玉质细腻,抛光后表层呈柔和的玻璃光泽。商周玉器多为扁平体造型,大多是先将玉料切割成板块状毛料,再加工切削成圆形玉坯,其中规整成型的进一步加工为璧、瑗、环等等,不具备深加工条件的玉坯,则割圆形坯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琢为玦、璜或动物、禽鸟形玉佩。西周玉器多有小巧、精薄的片状玉品,普遍运用一面坡刀砣工。商代后期出现了商周玉器中罕见的立体

9、圆雕玉人,玉龙、玉象等等。但是商周时期,玉铲仍然沿用,但此时的玉铲的用途也仅仅是作为仪仗使用,但是周以后的礼器,玉铲就不再使用了。,青铜器作品:,商朝-三星堆,巍然达观雄浑奇伟(秦汉),夏商周时代:秦汉绘画 书法篆刻艺术 等。时代特色:封建社会初步发展 。,秦汉绘画:,秦汉时代的绘画艺术,大致包括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帛画等门类。,宫殿寺观壁画:观音送子,天象图,汉代帛画,汉代帛画,秦汉时期绘画特点:,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期,也是中国民族艺术风格确立与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政治、文化、经济领域的一系列改革使得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10、。为了宣扬功业,显示王权而进行的艺术活动,在事实上促进了绘画的发展。西汉统治者也同样重视可以为其政治宣传和道德说教服务的绘画,在西汉的武帝、昭帝、宣帝时期,绘画变成了褒奖功臣的有效方式,宫殿壁画建树非凡。东汉的皇帝们同样为了巩固天下,控制人心,鼓吹“天人感应“论及“符瑞“说,祥瑞图像及标榜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成为画家的普遍创作题材。汉代厚葬习俗,使得我们今天可以从陆续发现的壁画墓、画像石及画像砖墓中见到当时绘画的遗迹。秦汉时代艺术以其深沉雄大的气魄,在中国美术史上放射着夺目的光彩。,书法篆刻艺术,经历了甲骨、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几个演进阶段。早期的文字可用“文字画”来形容,正如“ (山

11、)”“ (水)”“ (日)”“ (月)”等等,形成了“以形示意”的突出特点,即我们所说的象形文字。中国文字变迁最为剧烈的时期当属秦汉,中国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主要是在这一时期确立起来的。大篆经过简化而创造了小篆,隶书发展达到成熟,草书发展形成章草,楷书和行书也在萌芽阶段。人们已经把书法视为“艺事”,出现了李斯(小篆的整理者)、赵高、胡毋敬、程邈等第一批姓名载诸史册的书法家。现在可见到的秦汉书法墨迹有帛书、简牍书以及壁画、陶瓶上的题字,还有金属器铭文、漆器上的书迹、砖刻、石刻等,其中以石刻的数量最为丰富。正所谓“振叶寻根,观澜索源”,即书画同源之说。从篆书而言包括先秦的大篆,到秦统一后的小篆,直至

12、汉隶的成熟,可以说秦汉时期的文字艺术为后来的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基石作用。,书法文学成就,秦朝是统一六国,发明了,汉朝发明了隶书,司马迁 创作了史记。,雄伟浩大的建筑、雕刻艺术,马踏匈奴,结论 :,秦汉时期的美术装饰题材不外乎三个方面:人的社会生活、神仙世界和动物世界。其中人的世界是表现的中心所在,所以绘画中趋向满足统治阶级强烈主观愿望的基本精神。 在美术各类形式完全独立的初始阶段,可以看到一个普遍现象,正如人类文化发展必然要带有脱胎而出的那个社会文化的痕迹一样,在美术开始独立的历史阶段中美术形式却不可避免地带有多多少少强调装饰的特点。由书法篆刻、绘画、建筑和雕塑表明,秦汉造型艺术中表现了

13、广阔无垠的宇宙意识,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精神,它那深沉雄大的气魄,在中国美术史上放射着夺目的光彩。 可以说,在秦汉广泛的文化艺术尤其美术里透射着的这种恢的特点,对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的艺术价值无可估量。,佛光神彩交融图新(魏晋),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崇佛思想的上扬,让本来简略明晰的绘画进一步变得复杂起来。这短时间以人物画,走兽画为主。 魏晋南北朝的绘画,往往都带有宗教色彩。 三国时的曹不兴是我国的佛像画的师祖。 东晋的顾恺之,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被称为“六朝四大家” 书法艺术的升华。,烈女仁智图,神兽飞天图,洛神赋,骑马出行图,雕刻艺术的繁荣:,龙门石窟,云

14、冈石窟,想一想 -_-#?,龙门 云冈都是北魏统治时期开凿的,这些石窟有什么意义?,书法艺术大放光彩,汉字的演变:,甲骨文,小篆,隶书,行书,楷书,草书,代表的人物:,王羲之,钟繇,王献之,兰亭序,王献之-洛神赋,楷体创始人-钟繇,总结:,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乱世,在长达三百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三十多个王朝的更替。但就在这段动荡不安的年代中,人们的精神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段历史成为中国美学史上最富创造精神的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作品也呈现了较为突出的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个体意识的纵情任性、重神韵、顺自然。,富丽堂皇蓬勃鼎盛(隋唐),隋朝于公

15、元589年重新统一中国,秦汉时期的中国传统服饰制度逐渐得到恢复。 唐朝中国历史上一个包容开放的时代 。,隋唐艺术,创建山水画的独立画科。 勾勒法的运用。 隋代的碑刻。 唐朝的建筑,丝绸,瓷器等 唐朝对世界的影响,碑刻,隋朝国祚虽较短。可是在文化上作出了新的成就。隋朝承袭了魏晋的馀风和六朝的风格,作了一番大加工,变为隋代的楷书。至于那种篆、隶早已消声匿迹,不复存在了。这个时期内,惟独楷书盛行于世,可以这样说,到了隋朝时期,楷书才算是一种极其规范化的标准书体,成为中国书法界正楷的一种规范。它开创唐朝正书的先河,对唐朝写正楷的一派影响最深,其功劳也最大,所以隋代的楷书,在中国书法史上是很关键的一种书

16、体。 在碑刻、书法方面,出现了综合南北的趋势。熔南北于一炉。这时立碑之事,又在各地盛行起来,直至今日,还遗留下为数较多,惹人啧啧称道的一些名碑,其书艺的高超,即使唐朝的一些名书家也不能超越。这时期著名的碑志有智永真草千字文刻石、龙藏寺碑、贺若谊碑、曹子建庙碑、美人董氏墓志、元公夫人姬氏墓志、苏孝慈墓志等。,龙藏寺碑,元公夫人姬氏墓志,游春图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幅独立山水画,游春图-展子虔,江帆楼阁图李思训,神仙图吴道子,建筑,丝绸,瓷器,唐三彩,白釉壶,训马俑,服饰:,说一说:,唐朝与现代人的审美有什么差异?说一说唐朝的艺术发展体现了什么?唐朝对世界的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唐朝的以肥为美,是以丰

17、满,健硕为美,不是肥胖。 因为唐代是杨贵妃时代、现代是林志玲时代 。,国力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因此,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程度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由于唐朝经济稳步发展,文化高度繁荣,国力强盛,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国家, 处于世界历史的先导地位,亚非地区,许多国家的使节、商人、学者、艺术家、僧侣、 愿意到唐朝、到长安。来求学、贸易。当时交往国家多达 70 多个,外国贵族多派子弟到 长安的太学学习中国文化。 其次,唐代便利的交通及管理制度为国际交往提供了方便。 陆路四通八达。海路开辟更多,有三条路去日本。并开辟了从广州越南海到东南亚, 西亚及埃及和东非的海上交通。因此,唐在当时国际上有很高的声望, 是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