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3.5 河流补给类型与流量探究与设计含解析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6024137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3.5 河流补给类型与流量探究与设计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3.5 河流补给类型与流量探究与设计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3.5 河流补给类型与流量探究与设计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3.5 河流补给类型与流量探究与设计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3.5 河流补给类型与流量探究与设计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3.5 河流补给类型与流量探究与设计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3.5 河流补给类型与流量探究与设计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探究与设计含解析 1 微专题 河流补给与河流流量过程曲线 【知识精析】 一、河流补给类型判读 (1)依据河流流经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判断 补给类型世界分布(气候区)我国分布地区 降水 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季风气 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东部季风区 季节性积雪 温带、亚寒带等冬季有降雪 的地区(俄罗斯、加拿大等) 东北地区的河流有 季节性降雪,也有 雨水补给 永久性冰川 温带大陆性 气候区 河流发源于高大山体,山体 海拔高于当地雪线 西北干旱、半干旱 地区 (2)依据径流季节变化过程判断 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与降水期一致;冰川融水

2、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 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小,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有季节性 积雪融水补给。 如下图 1,河流径流量与降水一致,应该为降水补给为主;图 2 河流径流量较小,径流的季节变化与 气温大体吻合,应该属于冰雪融水补给。 (3)陆地水体之间的转换 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 ,只存 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2019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探究与设计含解析 2 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二、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

3、判读 1判读方法 (1)读横轴,看时间与径流曲线的对应状况 横轴指示了径流变化对应的月份,从中可以看出,河流径流变化的时间分布特点。图中径流最高值出 现在 8 月份,冬季的几个月份径流变化较小。 (2)读竖轴,看流量的数值大小 竖轴上标明的流量数值大小可以反映河流的流量大小。图中的最大流量在 220 m3/s 左右,说明该河流 量较小。 (3)读曲线,看径流的变化特点 从径流曲线的高低起伏变化可以看出其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长短分布状况。图中河流的丰水期从 6 月份 持续到 9 月份。 (4)看组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该河的径流变化基本上与气温的变化一致,且流量较小,说明该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

4、流的季节 变化大,年际变化较小。 2主要应用(从流量过程曲线图中分析河流补给) (1)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2)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3)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4)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 补给所致。 (5)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三、等潜水位线图中的河流特征 等潜水位线图即潜水的等值线图,要对其作出正确的判断,必须搞

5、清楚潜水的几个基本要素。潜水的 自由表面称潜水面;潜水面的海拔称为潜水位。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方法如下: (1)等潜水位线数值反映地势高低,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 2019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探究与设计含解析 3 (2)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等潜水位线密集处流速快,反之则慢。 (3)等潜水位线与河流、湖泊相交时,其数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 (4)潜水与地表水(如河水)的补给关系:若等潜水位线图上的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水 水位低于潜水水位,潜水补给河水;相反,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河水补给潜水。我们也可以通过确定 地表水附近潜水的流向来确定彼此的补

6、给关系,方法是在图中按潜水位数值从大到小方向作潜水等水位线 的垂线,若垂线指向河流,说明潜水补给河水;若作出的垂线偏离河流,则说明河水补给潜水。如下图所 示,河流处 A 点潜水位低于 B、C 两点,故潜水流向河流,是潜水补给河流。 【高考例析】 (2016天津卷)黄河入海水量 1951 年大约为 500 亿立方米,2010 年大约为 140 亿立方米,总体呈下 降趋势。据材料回答 12 题。 1.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上游水电站增多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C.下游降水量减少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2.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 B.

7、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 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 1.D 根据材料,黄河入海水量 1951 年大约为 500 亿立方米,2010 年大约为 140 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 趋势,说明随着时间推移,黄河中上游来水在减少,流域内用水量不断增多,是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呈下降 趋势的最主要原因;上游水电站增多,只是改变黄河流量的季节变化,对黄河入海水量影响不大;中游水 土流失加剧,使得黄河含沙量增加,对水量影响小;从 1951 年到 2010 年这几十年来,黄河下游降水量没 有明显减少。 2.B 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泥沙也减少,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会出现海水 倒

8、灌现象,导致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对河口地区的气候影响不大,气候不会变干。 【名师点睛】该题组难度一般,第 10 题注意审题, “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抓住“最主 要” ,也就是说四个选项中有两个及以上选项是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的原因。第 11 题,关键是理解入海水 量和黄海三角洲地貌形成的关系。 【素养提升】 2019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探究与设计含解析 4 (2018安徽省江南十校冲刺联考(二模)作为长江的南源,当曲流域是高寒沼泽湿地的集中分布区, 平均海拔在 4600 米以上,是长源地区湿地面积发育最大的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 13 题。 1当曲的河水主要来自于( )

9、 A 山地降水 B 冰雪融水 C 山地湖泊 D 地下水 2当曲流域多温泉,由此推测该流域多( ) A 背斜 B 向斜 C 断裂 D 地垒 3下列属于当曲流域湿地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 冻土发育 B 地势低平 C 土壤黏重 D 河道弯曲 1 1B 结合题文材料可知当曲地处青藏高原长江源头地区,该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主要都来之于高山冰雪 融水,因此当曲的河水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B 选项正确。 2C 青藏高原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该地区的温泉 地热使地下水受热后沿着岩层断裂裂隙地带上涌形成的,岩层当曲的温泉应该位于岩层断裂地带,本题 C 选项正确。

10、3A 长江源头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地势低平不可能,B 错误;该区气候高寒,冻土深厚发育,土壤 不会黏重,C 错误;弯曲的河道一般在地势较为低平的河流中下游地区出现,D 排除。青藏高原上的湿地 形成的一般原因主要有地处高原,气温较低,蒸发微弱;冻土发育,地表水下渗少;高山冰雪融水较为丰 富等原因。因此本题 A 选项为正确选项。 (2018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七校联合体考前冲刺)麦盖提县位于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 地区,气候极度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为 42.3 毫米,平均蒸发量 2349 毫米。在麦盖提分布着美丽的沙漠千 岛湖-刀郎千岛湖。该沙漠千岛湖即使在流经的叶尔羌河及周边湿地干涸、

11、盐碱化的情况下也同样波光粼 粼。湖中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岛屿,土质粘稠,水域面积广阔,水草茂盛。读图完成 46 题 4沙漠千岛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2019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探究与设计含解析 5 A 叶尔羌河河水补给 B 冬季季节性积雪补给 C 山地降水 D 地下水 5沙漠千岛湖在周边地区干涸时也同样水量丰富的原因是( ) A 沙漠千岛湖更靠近叶尔羌河,补给较多 B 沙漠千岛湖较周边地区地势低 C 沙漠千岛湖地区植被茂密,水源涵养作用强 D 沙漠千岛湖受塔克拉玛干沙漠侵蚀影响小 6沙漠千岛湖地区土质粘稠对水量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 ) A 提供养分,供给植被生长 B 阻隔湖水下渗

12、 C 粘稠土壤吸水性强,减少水分蒸发 D 粘稠土壤阻滞水体流动,减缓地表径流 4D 根据材料信息“该沙漠千岛湖即使在流经的叶尔羌河及周边湿地干涸、盐碱化的情况下也同样波光 粼粼。 ”这说明该湖泊的补给稳定而可靠,是地下水补给的体现,选 D。 5B 沙漠千岛湖在周边地区干涸时也同样水量丰富是因为沙漠千岛湖较周边地区地势低,周边的水体可 以顺地势补给湖泊,选 B。 6B 沙漠千岛湖地区土质粘稠可以阻隔湖水下渗,使得水量可以保持,选 B。A 选项不是对水量的影响; 粘稠土壤隔水性强,C 错;湖泊中的粘稠土壤阻滞水体流动,但对地表径流无影响。 (2018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

13、等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模拟)为解决特殊 的气候条件地区人们的缺水问题。某人设计的一套装置。他先在沙地上挖出大坑,坑中置放一面凹镜,使 光线汇聚到一点(焦点),在这点放上氯化钙干燥剂,最终获得蒸馏水。据此完成 79 题。 7在这套装置中( ) A 沙地上挖出的大坑是为了收集雨水 B 凹镜子是为了更多地吸收太阳辐射 C 干燥剂在夜晚低温时吸取土壤中的水分 2019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探究与设计含解析 6 D 白天镜面产生高温来蒸馏干燥剂中的水分 8这套集水装置适用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是指( ) A 夜雨多发地区 B 昼夜温差大 C 降水季节分布不均 D 海拔高空气稀薄 9有人认为这套集水装置不适宜

14、推广,其理由最有可能是( ) A 技术难度太大 B 占地广,输水难 C 成本高,效率低 D 破坏生态环境 7 7D 材料“在这点放上氯化钙干燥剂,最终获得蒸馏水”说明当地获取水分主要是通过白天镜面产生高 温来蒸馏干燥剂中的水分,故 D 正确。由材料可知,沙地上挖出的大坑是为了安置凹镜;凹镜是将太阳光 聚焦到焦点之上;干燥剂放置的位置在凹镜焦点上,远离地面。故 A、B、C 错误。 8B 材料显示该装置是为了解决人们的缺水问题而研制,因此当地气候干旱,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故 B 正确,A、C、D 错误。 。 9C 这套集水装置不适宜推广,其理由最有可能是成本高,效率低,故 A 正确。本装置技术难度

15、不大; 干旱区土地面积广阔;该装置对环境的破坏不大。因此 B、C、D 三项不是最可能的原因。 (2017广州模拟)下图是北德维纳河流域示意图,该流域的地形是宽阔的、多丘陵的平原,据此完 成 1011 题。 10.影响该流域冬季降水的海洋气流最主要来自( ) A南方 B北方 C东方 D西方 11.该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雨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冰川融水 湖泊水 A B C D 10.D 从经纬度看,该地位于俄罗斯西北部,冬季受西风影响较大,故海洋气流主要来自西方海洋。 11.A 从河流水系图可判断,该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最后注入白海,故无湖泊水补给。又知该地“地形 是宽阔的、多丘陵的平原”

16、,故无冰川融水补给;冬季气温较低,而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故 A 正确。 12(2017安徽四校联考)柴窝堡湖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的天山山谷盆地内,属于山间集水洼地型湖泊。 2019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探究与设计含解析 7 柴窝堡湖湖水的主要直接补给源是( ) 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 C各类径流 D冬季积雪 12.C 由材料可知柴窝堡湖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的天山山谷盆地内,属于山间集水洼地型湖泊,由此可推 断出其补给有天山的降水以及天山冰雪融水,该地还有冬季降雪形成的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各类降水和 融水形成的径流是该湖泊的主要直接补给源。 13.下图是某地区河流及其附近等潜水位线图,图示湖泊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年内最大径流量 A 处大于 E 处。下列说法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