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3.2 河流探究与设计含解析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6024055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3.2 河流探究与设计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3.2 河流探究与设计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3.2 河流探究与设计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3.2 河流探究与设计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3.2 河流探究与设计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3.2 河流探究与设计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3.2 河流探究与设计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探究与设计含解析1微专题 河流【知识构建】【知识精析】一、河流补给与流向1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2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1)根据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只要知道一条等高线的弯曲状况,就可以确定河流的流向,即从等高线的弯曲处流过来。(2)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2019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探究与设计含解析2湖泊或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使得湖泊或水库下游的河流年径流量比较平稳,所以水位变化曲线的起伏就较小。(3)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城市合理规划最主要的是处理好工业区与住宅区的区位,需清洁水源的工厂(如自来水厂、食品厂等)应位于河

2、流上游地区;产生水污染的工厂(如电镀厂、化工厂等)应位于河流下游地区;高级住宅区往往位于地势较高处等。(4)根据河道剖面判断河流流向:上游河谷多呈“V”型,中下游地区多呈槽型(河道较宽而浅)。二、河流的水文与水系特征1基本概念河流水系:指集水河道的结构,包括源地、注入地、流程、流域、支流及其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河流水文:指河流的水情,是河水状况及其变化等。包括流量、流速、水位、汛期、结冰期、含沙量等要素。2影响因素影响径流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因素(降水量、降水形式、强度、蒸发等)与下垫面因素(地形、地质、植被状况等)。径流可分为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河流)。应重点掌握的内容为河流的水文、水系特

3、征等。如下表所示:项目影响因素流量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一般来讲,补给量与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流量越大;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方式水位汛期包括丰、枯水期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河流主要的补给季节处于汛期,水位高。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低与高含沙量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一般来讲,地形坡度越大、地面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度越差、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河流水文特征结冰期取决于冬季气温高低。有结冰期的河流,从低纬向高纬流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河流水系特征河流水系特征

4、主要取决于流域的地形特征,如河流的流向、落差、水系的形态与地形密切相关。流经山区的河段比较窄,而平原区河段往往比较宽浅,曲流发育3.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1)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加。2019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探究与设计含解析3(2)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含沙量减少。(3)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4)铺设渗水砖: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5)修建水库:对流量有调 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6)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4.河流特征

5、答题模板思考方向满分术语流量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水位水位高(低);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汛期长(短)、早(晚);汛期出现夏季(或其他季节)含沙量含沙量大(小)结冰期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现象水文特征流速(水力)流速快(慢),水力(能)资源丰富长度多大江大河;河流短小等流域面积流域面积大(小)支流支流多(少)弯曲度河道弯曲(平直)水系特征 水系形状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三、流域综合开发的答题规范1.河流的水能开发条件条件常用答题用语水量流域面积广,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 水能 落差河流落差大地形、地质良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利于水电

6、站的建设2.河流的航运条件条件常用答题用语地形地形平坦,水流平稳自然条件径流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降水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2019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探究与设计含解析4冰期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通航里程河道宽阔平直,通航里程长经济流域内经济发达,运输量大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城市流域内人口、城市密集,客货运输量大3.针对不利因素或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综合整治措施,在分析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时,要充分考虑流域上、中、下游不同地理环境特征。一般分析思路如下:4.流域开发的利弊评价流域的合理开发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而过度的开发不仅经济效益低下,也容易出现生态环

7、境问题。对于有些开发方式,则是有利有弊。在具体分析评价流域开发带来的影响时,要依据流域整体性原理,并对其地理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结论。如墨累达令河流域早期的过度灌溉就产生了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5. 水利工程的评价思路水利工程的评价主要包括可行性评价和影响评价两大方面。可行性评价要从水利工程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分析。影响评价则需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展开。(1) 可行性评价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条件和工程条件。自然条件具体内容2019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探究与设计含解析5落差大,水能丰富 资源条件(水能丰富程度) 流量大,水能丰富峡谷河段,筑坝工程量小 工程条件 地质基础好,

8、安全性好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条件和工程条件。a市场条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b工程条件:移民少,淹没农田少,生态破坏小,有利于工程实施。(2) 影响评价水利工程影响评价首先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即任何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利也有弊;其次要运用综合的观点,即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水利工程所产生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经济效益: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上游地区(库区):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改善水质下游及河口三角洲

9、地区:河流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人海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高考例析】(2018新课标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3)指出未来扎龙湿

10、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2019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探究与设计含解析6(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答案】 (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 ;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

11、完整(保护丹顶鹤) ;防止湿地环境变化。【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乌裕尔河的变迁过程,扎龙湿地的发展特点为背景,暗含热点国家生态文明的考查,属于生态环境问题。整体考查自然地理,如第(1)问实际上考查影响湿地形成的条件,第(2)问考查了流域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变化,有点难度,第(3)问考查了影响盐度的因素,承接上题,第(4)问属于开放性试题,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即可。(1)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表积水条件(降水、河流等)和排水不畅(蒸发、地形、冻土等)方面分析。据图可知,扎龙湿地地处松嫩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排水不畅;据材料可知,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说明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2)

12、据材料中知,乌裕尔河原本为外流河,降水量应等于蒸发量和流出到嫩江的水量之和,降水量基本不变,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后成为内流河时,说明蒸发量逐渐增大;随着尾闾扎龙湿地面积的扩大与深度变浅,蒸发面加大,蒸发量增加,直至降水量等于蒸发量,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3)盐度高低与蒸发量和降水量有关。河水泛滥不断为湿地带来矿物质,且受全球变暖影响湿地水分蒸发加强,盐分析出;且属于内流流域,没有外泄通道,盐分难以排出;据材料知泥沙淤积量大,湿地水浅,随着时间推移,盐分逐渐积累。因此湿地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4)该题为开放性试题,正反均可言之有理即可。同意应从外流河的优点角度分析。外流河加快水流速度,促进水循

13、环和更新,可以防止盐分富集和污染物的富集,减轻水体污染;同时流速加快,可 减少泥沙淤积;以及河流中营养物质增多,会扩大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意应从保护湿地角度分析。工程措施的建设会破坏湿地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等。【素养提升】一、选择题(2018四川省内江市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的流域内在 1952-2009 年期间修建2019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探究与设计含解析7了大量水库,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林地、园地建设等,但该河流输入海洋的泥沙受其影响不大。下图示意 1952-2009 年间该河入海年径流量(108m3),输沙量(104t)累积折线(图

14、中数据为河口水文站监测资料)。据此完成 13 题。1下列人类活动可能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的是( )A 坡地改梯田 B 种植苹果树 C 种植夏玉米 D 上游修水库2图中某项人类活动对该河流输沙量影响极小,其原因可能是( )A 腾库容为了防灾 B 涵养水源为主C 水库拦截粗沙为主 D 建设的规模较小3该河在 1952 一 2009 年间,年入海泥沙量( )A 先增大后减小 B 持续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 D 持续减小1A 读图可知,水库修建后,累积径流量和累积输沙量变化趋势差异不大,坡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以后,累积径流量和累积输沙量的比例关系折线斜度明显减小,且减少角度明显大于园地、林地建

15、设后减少的斜度。结合选项可知,坡地改梯田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2C 读图可知,水库修建对该河流输沙量影响极小,其原因可能是水库主要拦截粗沙,细沙悬浮于水中流向下游,粗砂若没有水库拦截,在流向下游的过程中,地势变得缓和,水流速度减缓时,仍然会沉积下来。故水库拦截粗砂后,对入海泥沙量影响不大。3D 结合材料可知,该地采取了多项措施减少河流年输沙量,且读图可知,1952-2009 年该河累积输沙量增长趋势逐渐变缓,故年输沙量持续减少。(2018江西省赣州市 (5 月)适应性考试)根据某河流域图(左图)及该河流河口附近观测站测得的径流和降水的逐月变化曲线图(右图),完成 45 题。2019 高考

16、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探究与设计含解析84. 该河流春季径流补给的主要类型是( )A. 雨水补给 B. 冰川融水补给 C.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D. 地下水补给5. 水文工作者发现,该河流中游两岸常见有沙洲连靠沙丘,这表明该地( )A. 植被破坏严重 B. 地理位置特殊 C. 水利设施失修 D. 河水暴涨暴落4. C 根据经纬度,该河流位于北温带,春季气温回升,冬季积雪融化,春季径流补给的主要类型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 对。北方地区春季降水少,A 错。图示区域位于黄土高原,没能冰川融水补给,B 错。根据径流量和降水量曲线,地下水补给主要是在秋冬季节,D 错。5. B 沙洲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因水流变慢,在河床沉积,露出水面形成。河谷地带风力强盛,露出水面的沙尘被风吹走,随着风力减弱,所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沿河两岸,形成奇特的沙丘连绵景观。该河流中游两岸常见有沙洲连靠沙丘,这表明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