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改革进行到底解说词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5983127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73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改革进行到底解说词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将改革进行到底解说词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将改革进行到底解说词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将改革进行到底解说词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将改革进行到底解说词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将改革进行到底解说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改革进行到底解说词(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集 时代之问 【解说词】 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孕育、滋养的国度。 翻读她厚重的历史,似乎每一页,都在求索与抗争、奋斗与崛起的交织辉映中坚韧前行,磅礴不息。 有人曾盛赞:凝视中国,如同欣赏一幅精心创作的画卷,无论局部还是整体,总有着升腾不屈的气势。 30 多年来,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成长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充满生机与活力。 然而,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伴生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城乡发展失 衡;7000 万人口渴望脱贫,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的承载已近极限。 新的历

2、史时期,中国,不仅要破解当下难题,更要着眼长远,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努力实现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长治久安。 放眼世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未消散,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全球治理困局凸显。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甚嚣尘上 世界,面临百年不遇的大变局。 中国,该如何走向未来?中国,怎么办? 这,是历史之问,是人民之问,也是时代之问! 【字幕】北京 人民大会堂 【解说词】 中国的伟大变革,总是在直面问题中展开波澜壮阔的画卷。而历史,透过一个个重要时刻,为其标注下鲜明的印记。 【字幕】北京 2012 年 11 月 15 日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

3、记者见面会 【解说词】 2012 年 11 月 15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的第二天,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再次锁定全世界的目光。 【同期】习近平总书记 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个重大的 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解说词】 这,是新一届中央最高领导层的首次公开集体亮相。这,是一份满载承诺的政治宣言。殷殷话语背后,一个惊艳世界的“中国故 事”,正悄然萌动,徐徐开启 【字幕】北京 国家博物馆 【解说词】 2012 年 11 月 29 日上午,几辆中巴车缓缓驶入

4、巍峨矗立的国家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率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复 兴之路”展览,首次正式提出了中国梦。 【同期】习近平总书记 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 人的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 【解说词】 饱含深情的梦想诠释,点燃了中华儿女的澎湃激情,汇聚起万众同心的磅礴力量。有海外媒体称,习近平定义的中国梦,重新唤 醒一个国家的梦想能力,让整个民族找到了未来感。 【字幕】深圳 莲花山公园 【解说词】 2012 年 12 月 8 日,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20

5、 多天的在温暖的深圳,开启了他履新后的第一次国内调研。 【同期】习近平总书记 邓小平同志不愧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愧为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现在我们也看到了,党中央做出 的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正确的,我们今后仍然要走这条正确的道路。富国之路、富民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开拓, 要上新水平。 【解说词】 75 岁的陈开枝,1992 年曾以广东省委副秘书长的身份陪同邓小平同志南方视察。整整 20 年后,他再次见证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 刻。 【同期】陈开枝 一上来先跟群众握手,握完手来这里站好,过去给小平同志敬献花篮。敬完花篮以后,就在这里看深圳的变化发展,也跟我们做 了

6、交谈,也了解了当年小平南巡的基本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沿着这里走过去,种一棵树,也是小平同志当年种的高山榕。 【解说词】 时隔 20 年,历史经典瞬间的重现,看似巧合,却意味深长。 离开深圳,习近平总书记又赶赴珠海、佛山和广州。这,也正是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视察时所走过的路线。 调研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从广东返回北京 20 天后,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的主题,就聚焦“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学习中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

7、接力干下去,“改革开 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的改革,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在 中国“往哪儿改”的问题上,不能有丝毫含糊。 【字幕】北京 2012 年 12 月 31 日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 【同期】习近平总书记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方 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解说词】 这是一位大国领袖远见卓识的清醒判断,更是关乎国家命运的伟大抉择。 影响历史的重大思考与行动,往往源于经年累月沉淀的精华。 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就曾提出,要“做

8、改革的拥护者,做改革的实践者,做改革的清醒者,做改革的保护者”。这是一 位扎根基层泥土的县委书记对于改革的深刻感悟。 这之后,他在厦门这一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经受历练;在宁德开创党政干部“四下基层”新模式;在福州倡导服务型、高效能政 府;主政福建,他成功推动“晋江模式”和“闽台合作”。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于之江新语一书中写到,改革开放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前进的改革创新之路, 就是一段“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的历程。 在上海工作期间,习近平以“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八个大字拓展“城市精神”,让上海奋力站在改革潮头。 而就任总书记后,他将地方治理的成功经验,丰富升华为国家治理战略

9、,与 13 亿中国人民一起,回应着世界和时代的深切询问。 2013 年 4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经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正式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亲任组长。 【同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郑新立 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很踊跃,提出了上万条的改革建议。那么重点集中在什么地方呢?既要体现全面深化这样一个精神,又不是 面面俱到。最后总书记出了个高招,集中解决制度性的问题,集中解决社会矛盾比较尖锐的问题,集中解决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 问题。 【解说词】 文件起草期间,许多人提出,新一轮改革涉及的部门和领域更多、推进难度更大、触及利益更深,必须有一个更高层级、更强有 力的领导“中枢”来加强顶层设计。

10、 大家的提议,与习近平总书记的构想不谋而合。他最终拍板决定,将建立更高层级的领导机制,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 整体推进和监督落实。 【字幕】湖北 武汉新港 【解说词】 2013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冒雨在湖北武汉考察,并就改革相关情况进行深度调研。 就是在这间会议室里,习近平与湖北省领导干部座谈时,首次提出了改革的五大关系,即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 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他说,“改革的几个关系,在湖北讲,实际也是对全国讲”。 【同期】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 王满传 总书记讲要处理好这五大关系

11、,讲的是要认识和把握改革的规律,这既是改革的认识论,也是改革的方法论。我觉得它反映了 总书记在全面系统总结我们国家过去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深化改革,系统、深邃的战略思考。 【解说词】 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注定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实践和深刻变革。 每一步,都需精心布局、运筹帷幄。每一步,都需谋定后动、蹄疾步稳。每一步,都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为了走好这坚实的一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奔波调研的足迹,生动地镌刻于中华大地的山水之间,体察世情民意、触问基层 所需。人们透过这一幕幕,读解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锐意改革、带领国家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与奋斗情怀。 2013 年 1

12、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正式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立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字幕】北京 2014 年 9 月 5 日 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60 周年大会 【同期】习近平总书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它什么道路。后一 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 【解说词】 由前后两句话

13、组成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首次围绕改革设立的宏大目标。这一次全会作出的 决定,共启动了 60 条、300 多项改革举措,涉及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均前所未有。而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 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同)明确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 是中国共产党改革理论的又一重大突破。 【同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 朱民 我们当时看到这个概念,我就是很振奋的。因为在我们的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一直是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的问题。特 别是过去 20 年全球化以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和范围越来越广,中国走市场化道路的

14、改革发展,也是变成必然的趋势。所以 在这个关键的时点,来定义市场化起到更关键的资源配置作用,我觉得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经济决策。 【解说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再出发”的一次总宣示、总部署、总动员。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正用深入思考 和丰富实践,作答着新一轮改革“全面”和“深化”这四个字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阐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也要回答推进各领 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 强调“全面”,就是强调必须构建起丰富全面的改革目标体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统领下,中央明确了各领域的分目标

15、, 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特征凸显。 强调“全面”,就是强调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的重要性。各领域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它 领域,同时也需要其它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唯有强有力的顶层设计,才能开辟改革新局面。 强调“全面”,就是强调要构建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全面,体现在各领域改革的联动和集成里,体现 在改革的总体效应、总体效果里。 全面深化改革,新在全面,难在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做过这样的比喻:中国改革经过 30 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一 比喻,生动诠释了全面深化改革其“深化”二字的含义。 强调“深化”

16、,就是强调改革不能浮于表面,必须向纵深推进。必须在以往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再上层楼、再进一步、再深一 层。 强调“深化”,就是强调要具备攻坚克难的坚定意志。改革越入纵深,各种矛盾问题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改革开放中的矛 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强调“深化”,就是强调改革者要敢于触碰深层利益,敢于改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动一些人的奶酪。改革者 要敢闯敢试,能尽责,敢担当。 【同期】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郑永年 改革先易后难,先吃肉后啃骨头。还有就是说你改革,早期改革的话我觉得比较容易一点,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很穷,中国人所 说的穷则思变,因为很穷,大家互相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但是改革到后面的话,我觉得不是处于饥饿状态了,很多人已经吃饱了, 甚至有的人吃胖了,他不想动了,那你怎么办呢?我们就通俗地说,有既得利益产生了。早期既得利益少,后来既得利益庞大了, 那你要克服既得利益,怎么办呢? 【解说词】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锲而不舍前进,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改革面对的矛盾 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科普读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