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

上传人:luoxia****01806 文档编号:55977432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 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 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它对企业组织结构或体制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市 场环境具有依附性。因此,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企业组织结构或体制以及企业所 面临的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又会引起管理会计实务发生变化,管理会计实务的变化 最终将导致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重点和方法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本文试图以社会 经济环境的变化为背景,讨论 21 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一、20 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基本上围绕着企业价值增值会计一开始就是以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为目的而产生的。但是,自从财务会计 从管理会计分离出来之后,作为与财务

2、会计相对独立的管理会计本身也得到了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管理会计的主题:价值增值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分为 50 年代的执行性管理会 计和 50 年代之后的决策性管理会计两个阶段。在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追求的是 “效率”,强调把事情做好,在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益”,强调首先 把事情做对,然后再把事情做好。应该说,管理会计无论是追求“效率”还是“效益”,只不 过是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而已,其本质都一样。在产品供不应求的环境下,企业的高 “效率”自然转化为高“效益”,而在产品供过于求的环境下,企业的高“效率”首先要接受市

3、场检验才能转化为高“效益”。因此,无论是执行性还是决策性管理会计都是围绕“效益”而展开的。进入 80 年代以 后,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蓬勃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管理 会计又致力于如何为优化企业“价值链”服务。可以说,管理会计在 20 世纪 80 年代取得的 许多引人注目的新进展都是围绕着如何为优化企业“价值链”和价值增值提供相关信息而展 开的。纵观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现代管理会计沿着“效率效益价 值链优化”的轨迹发展。这个发展轨迹基本上围绕“价值增值”而展开。国内外比较流行的教 材基本上按照这个主题构造其框架。20 世纪 90 年代:管理会计

4、主题转变的过渡时期进入 90 年代以后,变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环境的主要特征。基于环境的变化,管理会 计搜集信息的任务从管理会计人员转移到使用这些信息的使用者,保证了企业能及时搜集 到相关信息,并据此作出反应。管理会计不再仅仅是管理人员的行为,已经变成每一个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管理 会计突破了管理会计师提供信息、管理人员使用信息的旧框框,而由每一个员工直接提供 与使用各种信息。由此,管理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的界限将逐渐模糊。当然,管理会 计也有助于促进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例如,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作业成本 计算”与“作业管理”的产生,而“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的应用又有助于“企

5、业再造工程” 的实施,从而推动了企业组织的变革,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这时,管理会计的主题已 经从单纯的价值增值转向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因此,20 世纪 90 年代可视为 管理会计主题转变的过渡时期。尽管如此,从总体上说,20 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基本上围 绕着企业价值增值而展开。二、21 世纪管理会计主题: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从宏观上说,21 世纪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国际化、金融化和知识化;从微观上说, 人类社会将从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今天有三种力量, 它们或者独立,或者合在一起,正在驱使今天的企业越来越深地陷入令大多数董事和经理 惊恐不安的陌生境地

6、”。这三种力量就是顾客化、竞争化和变化,即所谓的“3C”。面对这样的宏微观环境,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比利润更重要的是市场份额,比市场份额更具有根本意义的是竞争优势,比竞争优势更具有深远影响的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能 力企业面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企业核心能力的基本概念20 世纪 90 年代,核心能力成了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它源于 1990 年美国管理学家普 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一篇论文公司核心能力 。他们认为核心能力 包括以下要素:核心能力是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它通过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 价值、效益;核心能力将超越单个产品,体现在企业的一系列产品上;核心能力是其他企 业难以模

7、仿的能力。如果说 20 世纪是“竞争的世纪”,那么 21 世纪将是“竞争力的世纪”。如果把企业竞 争力看成一个层次结构,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企业竞争力的表层。它是企业竞争力大小 的体现,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竞争力衡量指标。企业竞争力的中层。它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 要来源,决定了竞争力衡量指标的分值。企业竞争力的深层。它是企业竞争力的深层次土 壤和真实的源泉,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持久性。这就是企业核心能力。因此,企业核心能 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上述分析表明,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机能和知识的结合。核心能 力可能表现为先进的技术,如英特尔公司的微处理技术、佳能公司的影像技术,也可能表

8、 现为一种服务理念,如麦当劳遍及全球的快捷服务体系。无论如何,核心能力的实质就是 一组先进技术和能力的集合体,而不是单个分散的技术或能力。例如,微型化是索尼公司 的核心能力。它不仅包括产品设计和生产上的微型化,还包括对未来市场需求微型化选择 模式的引导。因此,核心能力可以视为核心技术、企业管理能力和集体学习的集合。它涉 及到企业的实物支持系统、独特的知识与技能、管理体制和员工价值观念等因素。客观地说,目前的会计系统只注重企业的实物支持系统,较少关注企业独特的知识 与技能、管理体制和员工价值观念对企业竞争能力乃至核心能力培植和提升的影响。核心 能力对企业组织及其人力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企业员工

9、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充当了核心 能力的承担者。那么,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如何为企业核心能力的 诊断、分析、培植和提升提供相关信息自然而然地成为 21 世纪管理会计发展的主题。以核心能力培植为主题的管理会计基本框架对企业核心能力的诊断、分析首先要从外部环境开始,分析企业是否在一定的市场 环境下具备核心产品,然后对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行评估。一般而言,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估 主要包括:支持企业核心产品和核心或主营业务的技术优势和专长是什么?这种技术和专 长的难度、先进性和独特性如何?企业能否巩固和发展自己的专长,能为企业带来何种竞 争优势?企业竞争力强度如何?而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与提升则应该

10、从企业内部着手。那么,管理会计如何为企业核心能力的诊断、分析、培植和提升服务呢?我认为, 20 世纪 9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综合业绩评价制度基本上代表着 21 世纪管理会计主题“从价 值增值到核心能力培植”的转变。综合业绩评价制度从财务维度、顾客维度、企业内部业务 流程、企业学习与成长等四个方面,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在企业综合业绩评价制度的基本框架中,财务维度是最终目标,顾客维度是关键, 企业内部业务流程是基础,企业学习与成长是核心。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是一个动态过程, 企业要想永远保持其核心能力,就必须依靠企业的学习与成长,构建一个“学习型企业”。 只有企业不断地学习与成长,才能持续改善企

11、业内部业务流程,更好地为企业的顾客服务, 从而实现企业最终的财务目标。综合业绩评价制度将结果与原因联系在一起,它是以因果 关系为纽带的战略实施系统,也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业绩评价制度。因此,综合业绩 评价制度是一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制度,有助于衡量、培植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21 世纪的管理会计将“以人为本”,围绕企业综合业绩评价制度构建其基本的框架体 系。具体地说,围绕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估、培植和提升。现将图 1 所描述的 21 世纪管理会计基本框架进一步说明如下:1.财务维度企业各个方面的改善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目标本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所有的改善都应当面向财务目标。以权

12、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利润依然是企业财务目标。 因此,在管理会计基本框架中,财务会计必不可少。鉴于利润作为财务目标的缺陷以及企 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其财务目标不同,现金流量有时比利润更为重要。因此,必须辅之 以现金流动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会计与现金流动会计将在各自的领域发挥作 用,但是两者相结合,却可以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支付能力及其相互关系。传统 会计基本上只是考虑企业经营活动的财务效益。这种狭窄的“效益”视野难以适应 21 世纪企 业的经营环境。从战略的高度和企业核心能力层次上看, “效益”应该分为直接效益、间接效 益和无形效益。未来的管理会计对效益的评估应该从财务效益向包括直接

13、效益、间接效益 和无形效益在内的全方位效益观念转变。2.顾客维度各企业与其财务目标相联系,想要获取长远的、出色的财务业绩,就必须创造出受 顾客青睐的产品或服务。如何使顾客满意关键在于企业产品的质量。质量的含义是丰富的, 也是相对的。质量由顾客认定。质量如同美丽一般,出自旁观者的眼中。在企业中,唯一 重要的旁观者就是顾客。质量是顾客想要得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质量是顾客对企业所 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所感知的优良程度。因此,要了解质量是什么,首先要知道顾客是谁。 无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需要关心质量顾客需要什么,何时需要以及如何需要。顾客是 质量概念的核心。因此,21 世纪管理会计需要关注:市场战略对利润

14、影响的研究。实际上, 企业对顾客的关注就是对市场及市场战略的关注。毫无疑问,企业市场战略会对利润产生 影响。企业必须关注“市场份额”、 “顾客留住率”、 “顾客获得率”、 “顾客满足程度”、 “顾客给企 业带来的利润”等指标。通过市场战略对利润影响的研究可以诊断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质量成本会计。质量意味着成本。如何权衡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将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在这里,质量成本是一个重要考核指标。质量成本会计从会计的视野关注质量与成本的关 系。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会计。顾客的需求日新月异,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企业 对成本产生的根源及其结果的考察必须超越生产阶段,拓展到整个产品的生命周

15、期。环境 管理会计。在 21 世纪,企业的产品不仅要有顾客观念,而且还要有环保观念。因此,质量 不仅对企业及其顾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 发展的目标。任何企业如果其产品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个企业就不能生存。从企业 内部的角度看,企业不仅要确认、计量和归集环境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注重环境投资 成本效益评估和环境业绩评价。3.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从价值链通用模式出发,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包括研究开发过程、经营过程和售后服 务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21 世纪管理会计必须关注:研究与开发能力评估。对于企业创 造价值而言,研究开发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

16、业首先以顾客为导向, 发现和培育新市场、新顾客,并兼顾现有顾客的目前需要和潜在需要。在此基础上,着手 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或服务,使新产品或服务打入新市场,满足顾客需要。因此,企业应注 重研究开发能力的评估。其主要评估指标是:新产品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重、专利产品在 销售额中所占的比重、在竞争对手之前推出产品的能力、比原计划提前推出新产品的能力、 生产程序的适应性、开发下一代新产品的时间等。在未来管理会计中,研究与开发费用投 入的决策分析和追踪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传统的评价方法将难以胜任。作业成本管理会计。相比之下,经营过程和售后服务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一个短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企业向顾客出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这个过程强调对顾客灵活、及时、有效、连续地提供产 品或服务。在今天的竞争中,时间变成了一种主要的竞争性武器。 “时间就是市场份额”,对 顾客的要求做出快速、可靠的反应是获得并保持有价值顾客的关键。因此,时间、质量和 成本是经营过程和售后服务的业绩评价指标。作业成本管理会计以作业为核心,以资源流 动为线索,以成本动因为基础,以产品设计、适时生产系统和全面质量管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