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心理咨询工作计划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964771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心理咨询工作计划_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xx年心理咨询工作计划_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xx年心理咨询工作计划_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xx年心理咨询工作计划_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xx年心理咨询工作计划_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心理咨询工作计划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心理咨询工作计划_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年心理咨询工作计划年心理咨询工作计划 目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频率增多,在学校大多数是 因为学习成绩的偏低因而在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的重视程 度降低。再者也有来自家庭的原因等,造成学生对学习和 生活的自信心不足,严重阻碍着学生的素质成长。为了提 高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保证学生能够及时解决面临 的问题,我校特开展心理咨询以帮助大家走出困境。以下 是具体的 XX 年心理咨询工作计划。 一、年度学校工作计划中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 干意见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 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

2、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 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年度学校工作计划目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 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结合学生 实际,确立我校的具体工作目标如下: 1、了解自我 目前普遍存在仅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标准的 情况,导致不少学生自我形象偏低,自信心不足,严重阻 碍着学生的素质成长。针对这一现象,心育工作应注重帮 助学生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对自我的形象进行整体认识, 让学生从学业自我形象、社会自我形象、情绪自我形象、 体能自我形象等方面进行整体认识,找出自己的优势与劣 态;帮助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树立自信心。发

3、挥出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价值。 2、培养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 当前由于学习适应性不强,而沦为学业不良的学生日 渐增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就显得日趋重要。 心育工作应致力于开展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寻求适合 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集中精力,心无 旁骛的学习品质以及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工作, 以达到促进其有效学习的目的。 3、养成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 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不可或缺的 条件,人际交往的适应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 也影响着其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当前学生由于缺乏良 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可导致亲子、师生和同伴间的冲突不 断增加。所以协助学生

4、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是重要的。在 当今这个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做到这一点,是尤为重 要的事情。 4、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目前的教育比较强调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往往忽视 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会 严重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心育工作应注重对学生心理 素质的全面培养,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各方面的谐调发展, 使个体在认识、情意和行为三方面达到一个有机的整体。 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得以发挥,日后成为:具备一定的 知识技能;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对社会能作出积极 贡献的人。 三、年度学校工作计划工作安排 领导小组:武连平 组 长:霍星 成 员:各年级班主任 实施方案 1、根据学生心

5、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 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 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根据不同 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 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5、面对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6、预防和矫治相结合; 7、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8、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9、心理辅导过程对学生所作的“自我暴露” ,辅导员 应严守秘密,不宜对外公开当事人的姓名和事件。 四 、年度学校工作计划实现途径 根据我校的实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进行: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这项教育工作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 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 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课程辅导形式。偏重于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全面培养。 具体内容包括智能训练、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人际 关系指导、自我心理修养指导等内容。 2、专题讲座形式。目的在于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 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