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与对外汉语教学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596212 上传时间:2017-08-07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语习得与对外汉语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二语习得与对外汉语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二语习得与对外汉语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二语习得与对外汉语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二语习得与对外汉语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语习得与对外汉语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语习得与对外汉语教学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语习得与对外汉语教学,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二、对外汉语教学输入与输出,一、与偏误相关的知识,1偏误(error) 二语习得者因语言能力的不足而出现的语病。它是系统的、有规律的,当事人一般也不能改正。,2偏误分析的意义 通过偏误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掌握情况及其所达到的阶段; 通过偏误分析,研究者可以了解学习者是如何习得目标语的,有助于了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策略和步骤;,通过偏误分析,研究者会发现学习者的偏误是不可避免的,出错可以看成学习的手段,用于检验关于正在学习的语言规则的假设;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有助于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还便于大纲、教材和词典的

2、编撰。,3偏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语音、 汉字、词汇、语法、语用、篇章等各个层面。,4偏误产生的原因? 母语负迁移 目的语规则泛化 教学误导 交际策略的运用,5如何分析偏误? (1)鉴别偏误 失误偏误 系统前偏误系统后偏误 显性偏误隐性偏误,系统前偏误指学习者没有掌握多少目的语规则时形成的、看不出系统性的偏误。 生成这类错误的主要是初学者。他们有许多需要表达的内容,但由于目的语规则学习、掌握得太少,根本无法用目的语表达清楚,只能使用那些掌握极少的目的语规则,借用大量的母语或第一外语知识来进行表达,这些表达在形式与内容上有很大矛盾。 此类偏误的特点是:表义不清;偏误点很多;任意性很强(同样一个

3、意思,一会儿用这个形式,一会儿用那种形式);无法说明来源。,对系统前偏误,教学者一般应采取容忍的态度,没有必要指出、解释、纠正偏误。因为,学习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他的表达能力,即使指出、解释、纠正,也没有多少效果,因为学习者还没有能力接受、消化、应用。,显性偏误和隐性偏误 在单句里不符合语法规则的,是显性偏误;一个单句语法没有问题,但在语境中却显现出问题的,叫隐性偏误。 隐性偏误至少可以分为三类:语义偏误、语篇偏误、语用偏误。 以往的偏误研究,对显性偏误比较关注,对隐性偏误关注不够。,(2)描述偏误 首先,指出表层结构上偏误句和重建句的区别。主要有四种情况: 省略 添加 错选 错位,其

4、次,将上述结果和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联系起来。 语音层面:声母、韵母、声调 词汇层面:多义词、近义词、成语 语法层面:词类、短语、句子成分、 特殊句式、复句,最后,说明学习者在出现偏误的时候使用的规则是什么。 偏误分析最终都要对相关的汉语语法规则进行概括和解释。可以说,目的语语法规则的概括和解释,是偏误分析的关键。,第一组,*从北京站坐火车大概两天就达到了乌 鲁木齐。 *哥哥送给我的衣服比较合适我的身材。 *这天两千多年以前一个很重要的人叫 “耶稣基督”出生了。 *这里的环境和空气都得到了污染。 *在我国家,我们没有心脏病的治疗。,二、偏误教学实例分析,第二组,*你举行婚礼的时候,我从北京饭店打

5、了一个贺信,收到了吗? *我发现我不喜欢打体育运动。 *我父亲看到这就发脾气,一下子把那个玩具打坏了。 *一个中国朋友拿来了琵琶,给我们一边唱中国歌,一边打琵琶。,第三组,*我希望去国外,可爸爸觉得女人一个人去 国外很危险,所以他们不让我去国外。 *满二十岁的男人和女人都要参加这个成人仪式。 *过了一会儿,两个女人上车来,一个女人手里抱着一个孩子。 * 那个女人我认识。,第四组,* 我的妈妈也很细心的人。 *很多人吸烟在公共场所。 *我是个男孩子,对我来说,女朋友也当然很重要。 * 出国以前,她离婚了她丈夫。 *他性格好,没有跟人吵架过。 *到了火车站,我们进去候车室。 *你有意见尽管说,我什

6、么时候也听你的意见。 *那时,在前边来了一个警察。,第五组,*在中国留学的时候,我和他经常见面了。 *那天我特别难受了。 *放假以后,我打算了先到云南旅游。 *我趁国庆节去了呼和浩特旅行了。 *对这次汉语教师培训内容,我比较满意了。 *刚来中国的时候,我经常去了长城。*我和妻子今年寒假去西双版纳了。,第六组,*最近我的心情不太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什么都不想做,变成了无精打采的人。 * 登山的时候,谁都想一步登到山顶,但这是不可能的。一步一步走,付出一定的代价,能到达山的顶端。 *我们只有认识世界,就能更好地改造世界。 *不仅他们不愿意交罚款,而且很怕别人的眼神。 *我也要这样教育儿子,与

7、其为儿子做事,教给他做事的方法。,第七组,*来中国以后, 我很想妈妈,所以 我 常常掉眼泪。 我刚才给她打电话的时候, 我 又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 *我小的时候,妈妈家务负担很重,所以妈妈没有时间和精力追求自己的爱好。 *我十五岁时,我父母带我们回到了英国。去年我爸爸来中国工作,所以我也有机会来中国看一看。我姐姐和我都爱旅行。这可能和我们小时候的经历有关。,一、语言输入如何转变为语言输出?,语言输入 语言吸收学习者中介语的发展系统语言输出,语言输入指学习者从不同的方面所接触的任何语言素材。这些素材可能是从老师那里或书本中来的,也可能是从同学、朋友或非正式的学习场合听到、看到的。,语言的吸收建

8、立在语言输入的基础上,是输入的一部分。语言的吸收是通过认知和语言的加工,用一定的方式解码。理解了输入的内容,注意到了语法形式的特征性,才能进入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学习者的语言发展系统在不断地组合、重建、发展。学习者每接受到新的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都会与自己已有的语言系统作比较,用大量的语料对语言现象、语法功能进行假设、证实、分析、加工。,语言的输出,即学习的结果,或是以口头或是笔头的形式存在。,这一模式有三个特征: 第一,输入的语言素材必须被学习者所接收; 第二,接收了的内容并不是自动地就会进入中介语的体系,而是必须加以消化,进行加工、分解、归类、综合、总结才能使得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不断地组合

9、以逐步趋向目的语; 第三,在语言输出前和输出时需要调节以使输出的语言正确、准确。,二、汉语课堂教学输入的内容与输入的方式,1输入的教学内容 (1)可理解性 (2)趣味性及关联性 (3)足够的输入量,遵循i+ 1 输入原则:i 表示学习者现有水平, 1 表示略高于i 的水平。输入的教学内容,总体难度不超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但又包含了略高于学习者现有能力的语言素材。,词语的教学输入,著名:张艺谋是著名的导演。 鲁迅是著名的作家。 红旗轿车是中国著名的品牌。,大 方: 1、对于财物不计较。 2、(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 3、不俗气。 反义词:小气 、吝啬,时量补语,在本课中,时量补语有以下三种

10、情况: 动词+时量补语 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 例:1)每天要工作八个小时。 2)每星期上四次课。 3)每次学习三个小时。,动词后如果有宾语,又会出现两种情况: a)宾语是名词时,常常放在时量补语后边。宾语前可以用“的”,也可不用。 例 1)一个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觉。 2)我花了一天时间写贺卡。 b)宾语如果是人称代词,要放在时量补语前边。 例:1)我都等你一个下午了。 2)你陪他一会儿吧。,如何变得可理解?,V+ 时间 / 数量词语 上课上了两个小时 看电视看了一个小时 每星期锻炼两次,一就:表示前一个动作发生以后马上就发生第二个动作。这两个动作可以是已经发生的动作,也可以是目前还没发生,但以后一

11、定发生的动作。,一 +V1+就+ V2,我一下课就去食堂吃饭。 他一回家就上网。 我一放假就高兴。,(2)趣味性及关联性,输入的教学内容既要有趣又要与学习者相关。输入源要丰富,输入的方式要多样化,输入的内容要与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又要与学生所关心的中国社会现象、文化习俗、社交礼节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动机,从而增强理解和吸收语言知识的效率。,中国大学生的生活,我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每天都很忙。我每天六点起床,起床以后先刷牙、洗脸,然后去跑步。我七点十分去食堂吃早饭,差一刻八点去教室上课。我们上午八点开始上课,十一点半下课,下午也常常有课。下课以后,我常去图书馆

12、看书,有时候去打球。晚上,我一般学习英语,有时候也去网吧上网,星期三晚上我去学习书法 星期六、星期日我休息,洗衣服、听音乐、看电影,有时候也去跳舞。 我们的生活很紧张,也很愉快。,2.输入的方式,省一分钱是一分钱,能不花就不花,存起来留着以后用。 “(动)X是X”,口语格式。“X”是数量结构。这个口语格式多表示不能勉强。用于积极意义时,表示有步骤、有把握地做事。“是”要重读。例如: 过一天是一天,谁知道以后会怎样呢? 说一句是一句,慢慢就说得流利了。,V + 数量词 +是+数量词, 看 一本 是 一本 ,看得多了,自然就明白了。 练 一天 是 一天, 慢慢就学会了。 走 一步 是 一步,一点一

13、点努力吧。 开 一次 是 一次,渐渐就会开了。,妈是极要体面的人,任条件、情况怎样不好,她也总是把我和她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任也/都”,构成条件复句。连词“任”的意思是“不论,无论”。后面带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提出任何假设的条件;“都(也)”,副词。引出的结果或者结论持续不变。“总”“总是” ”“始终” ”“一直”等副词也常与”“任”配合使用。多用于口语。例如: 任你怎么说,我都不相信。 任他怎么做,我都不干涉。 任你提什么条件,我们都会考虑。,第一步: 无论你怎么说,我都不相信。 无论他怎么做,我都不干涉。 无论你提什么条件,我们都会考虑。 第二步:用“任”替换“无论”,例如: 任你怎么说,我都不相信。 任他怎么做,我都不干涉。 任你提什么条件,我们都会考虑。 第三步: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