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处置和案例分析(bjsy2012061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949012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8.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处置和案例分析(bjsy20120613)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应急处置和案例分析(bjsy20120613)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应急处置和案例分析(bjsy20120613)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应急处置和案例分析(bjsy20120613)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应急处置和案例分析(bjsy20120613)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处置和案例分析(bjsy201206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处置和案例分析(bjsy20120613)(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急处置技术,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海南省安全生产协会讲师吴盛清,一 应急管理定义应急管理是应对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名词解释 危险包括人的危险、物的危险和责任危险三大类。,突发事件的性质,(1)突发性。对能否发生、什么时间、地点、方式、爆发程度等都是始料未及,难以准确把握。来源于三方面因素:有些突发事件由难以控制的客观因素引发;有些爆发于人们的知觉盲区;有些爆发于熟视无睹的细微之处。 (2)复杂性

2、。往往是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总是呈现出一果多因、相互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状态。,(3)破坏性。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标志,包括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还体现在对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造成的破坏性冲击,进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4)持续性。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突发事件从未停止过。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次数,减轻其危害程度及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突发事件一旦爆发,总会持续一个过程,表现为潜伏期、爆发期、高潮期、缓解期、消退期。持续性表现为蔓延性和传导性,一个突发事件经常导致另一个突发事件的发生。,(5)可控性。控制指掌握住使之不超出范围。从系统论看控制是对系统进行调节以

3、克服系统的不确定性,使之达到所需要状态的活动过程。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内容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6)机遇性。突发事件存在机遇或机会,但不会凭空掉下来,需要付出代价。机遇的出现有客观原因,偶然性之后有必然性和规律性。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自身的努力或变革,才能捕捉住机遇。但突发事件毕竟是人们不愿看到的,不应过分强调其机遇性。是机遇,也需要有忧患意识。,(一)应急管理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 1.应急管理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基于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相关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预警、控制

4、和处理的过程。,2.应急管理是指组织或者个人通过实施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处理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以减少损失,甚至将危险转化为机会的过程。3.应急管理是指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过程,主要任务是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的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二)突发公共应急管理应强调对潜在突发公共事件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即由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组成。,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且往往是交叉的,但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而且每一个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

5、,因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相关联,构成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一个动态的循环改进过程。 1.预防 预防称缓解、减少,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前,为了消除突发公共事件的几率或者为了减轻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害所做的各种预防工作。,2.准备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指针对特定的或者潜在的突发公共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各种应对准备工作。3.响应响应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4.恢复恢复指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所进行的各种善后工作。,二 应急管理原则国家突发公共事件

6、总体应急预案提出了六项工作原则,即: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快速反应,协调应对; 依靠科技,提高素质。,三 应急管理方针“坚持预防和应急并重,常态和非常态结合”是应急管理的方针。 预防在应急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最理想的境界是少发生,不发生突发事件,不得已发生了那就要有力、有序、有效地、加以处置。做到平时重预防,事发少损失,坚持和贯彻好这个方针是十分重要的。,四 应急管理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充分依靠法制、科技和人民群众,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

7、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五 应急管理工作内容 1.应急管理规划和制度建设 2.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工作 3.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建设 4.制定和完善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的政策措施 5.加强领导和协调配合,努力形成全民参与的合力,一.应急响应基本任务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在预防为主的情况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结合的原则。,事故应急响应的基本任务:,二.应急响应实施应急响应基本流程和主要步骤总部应急响应

8、流程图,(一)事故报警事故报警的及时与准确是能否及时实施应急救援的关键。发生事故的单位,除了积极组织自救外,必须及时将事故向有关部门报告。对于重特大事故,以及不能及时控制的事故,应尽早争取社会救援,以便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二)应急响应行动的过程 应急响应行动一般按以下的基本步骤进行。1 接报接报指接到执行救援的指示或要求救援的请求报告。接报是救援工作的第一步,对成功实施救援起到重要的作用。,接报人一般应由总值班担任,接报人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问清报告人姓名、单位部门和联系电话。,(2)问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原因、主要毒物、事故性质(毒物外溢、爆炸、燃烧)、危害波及范

9、围和程度、对救援的要求,同时做好电话记录。(3)按应急救援程序,派出救援队伍。,(4)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5)保持与应急救援队伍的联系,并视事故发展状况,必要时派出后继梯队给予增援。,2 设点设点指各救援队伍进入事故现场,选择有利地形(地点)设置现场救援指挥部或救援、急救医疗点。各救援点的位置选择关系到能否有序地开展救援和保护自身的安全。救援指挥部、救援和医疗急救点的设置应考虑以下几项因素:,(1)地点:应选在上风向的未污染区域,需注意不要远离事故现场,便于指挥和救援工作的实施。(2)位置:各救援队伍尽可能在靠近现场指挥部的地方设点并随时保持与指挥部的联系。,(3)路段:应选择交通路口,利于

10、救援人员或送伤员的车辆通行。(4)条件:指挥部、救援或急救医疗点,可设在室外,应便于人员行动或伤员的抢救,同时要尽可能利用原有通讯、水和电等资源,有利于救援工作的实施。,(5)标志:指挥部、救援或医疗急救点,均应设置醒目的标志,方便救援人员和伤员识别。悬挂的旗帜应用轻质面料制作,以便救援人员随时掌握现场风向。3 报到报到指各救援队伍进入救援现场后,向现场指挥部报到。其目的是接受任务,了解现场情况,便于统一实施救援工作。,4 救援进入现场的救援队伍要尽快按照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开展工作。 (1)现场救援指挥部:应尽快地开通通讯网络;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害程度;制定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行动。 (2)

11、侦查队:应快速鉴定危险源的性质及危害程度,测定出事故的危害区域,提供有关数据。,(3)工程救援队:应尽快控制危险;将伤员救离危险区域;协助组织群众撤离和疏散;做好毒物的清除工作。 (4)现场急救医疗队:尽快将伤员就地简易分类,按类别进行急救和做好安全转送。同时应对救援人员进行医学监护,并为现场救援指挥部提供医学咨询。,(5)撤点撤点指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离开现场或救援后的临时性转移。 (6)总结每一次执行救援任务后都应做好救援小结,总结经验与教训,积累资料,以利再战。,(三)应急响应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 1 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救援人员在救援行动中,应佩戴好防护装置,并随时注意事故的发展变化

12、,做好自身防护。,2 救援人员进入污染区注意事项进入污染区前,必须戴好防毒面罩和穿好防护服;执行救援任务时,应以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互相照应;带好通讯联系工具,随时保持通讯联系。,3 工程救援中注意事项 (1)工程救援队在抢险过程中,尽可能地和单位的自救队或技术人员协同作战,以便熟悉现场情况和生产工艺,有利救援工作的实施。,(2)在营救伤员、转移危险物品和化学泄漏物的清消除理中,与公安、消防和医疗急救等专业队伍协调行动,互相配合,提高救援的实施。 (3)救援所用的工具具备防爆功能。,4 现场医疗急救中需注意问题,(1)注意保护伤员的眼睛。 (2)合理调用救护车辆。,(3)合理选送医院。 (

13、4)妥善处理好伤员的污染衣物。 (5)统计工作。,5 组织和指挥群众撤离现场 在组织和指挥群众撤离现场的过程中要注意: (1)在组织和指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后,再撤离危险区域。发生事故后,应立即组织和指导污染区的群众就地取材,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2)防止继发伤害。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时,应选择安全的撤离路线,避免横穿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区域后,尽快去除污染衣物,防止继发伤害。 (3)发扬互助互救精神。发扬群众性的互帮互助和自救互救精神,帮助同伴一起撤离,对做好救援工作、减少人员伤亡起到重要的作用。,一 事故现场控制与安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快速反应原则无论是火灾、爆炸还是有毒物质

14、泄漏事故都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正常的社会秩序构成严重威胁。而且事故所具有的突发性等特点,决定了现场处置过程中任何时间上的延误都有可能加大应急处置工作的难度,以至于使事故的损失扩大,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必须坚持做到快速反应,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控制事态、减少损失,以最高的效率与最快的速度救助受害人,并为尽快地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创造条件。,2 救助原则事故发生后产生数量和范围不确定的受害者。受害者的范围不仅包括事故中的直接受害人,甚至还包括直接受害人的亲属。朋友以及周围其他利益相关的人员。受害人所需要的救助往往是多方面的,这不仅体现在生

15、理上,很多时候也体现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上。,3 人员疏散原则在大多数事故应急处置的现场控制与安排中,把处于危险境地的受害者尽快疏散到安全地带,避免出现更大伤亡的灾难性后果,是一项极其重要工作。在很多伤亡惨重的事故中,没有及时进行人员安全疏散是造成群死群伤的主要原因。,疏散人员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一般有: (1)是否可能对群众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危害,特别是要考虑到是否存在潜在危险性。 (2)事故的危害范围是否会扩大或者蔓延。 (3)是否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4 保护现场原则按照一般的程序,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或在应急处置过程的适当时机,调查工作就需要介入,以分析事故的原因与性质,发现、

16、收集有关的证据,澄清事故的责任者。现场处置工作中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要利于日后对事故的调查。,5 保护应急参与人员安全的原则在事故的处理过程中,应当明确的一个基本目标是保证所有人员的安全,既包括受害人和潜在的受害人,也包括应急处置的参与人员,而且首先要保证应急参与人员的安全,不能为了执行一个不负责任的命令而牺牲无辜的应急人员的安全。,二 现场控制的基本方法在事故现场处置过程中,对现场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需要作出一系列的应急安排,其目的是防止事故的进一步蔓延扩大,使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1 警戒线控制法警戒先控制法是指由参加现场处置工作的人员对需要保护的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的事故现场站岗警戒,防止非应急处置人员与其他无关人员随意进出现场,干扰应急处置工作正常进行的特别保护方法。,2 区域控制法在有些事故的应急处置中,可能点多面广,需要处置的问题比较多,处置工作必然存在优先安排的顺序问题,也可能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对某些局部区域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控制进入现场的人员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