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938752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ppt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植物组织培养的 基本技术,第一节 培养基及其配制,一、培养基成分 培养基:供植物材料生长的人工配制的基质。 (一)水分:母液及培养基配制时,要用蒸 馏水,但大规模生产时,可用自来水代替。 (二)无机元素:根据植物需要量的多少,可分为:大量 元素和微量元素。,1.大量元素:指浓度大于0.5mmolL的元 素,包括:N、P、K、Ca、Mg、S等。 N:在制备培养基时以NO3-N和NH4-N两种形 式供应。常用含N物质有KNO3、NH4NO3、 (NH4)2SO4 P:常用的物质有KH2P04或NaH2P04等。 K:常用的物质有KCI、KN03、 KH2P04 Ca、Mg、S: MgSO4

2、7H20、 CaCl22H2O,2、微量元素:指小于0.5mmolL的元素,包括 Fe,B,Mn,Cu,Zn,Mo,Co等。 Fe:常用FeSO47H20,因其在pH值5.2以上,易形成Fe(OH)3的不溶性沉淀,通常FeSO47H20 和Na2EDTA结合成络合物使用。 B:H3BO3 Mn,Cu,Zn:常用其硫酸盐; Mo:Na2MoO4 Co: CoCl2,(三)有机营养物质:培养基中若只含有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常称为基本培养基(basic medium)。为不同的培养目的往往要加入一些有机物以利于快速生长。常加入的有机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类:,1、碳水化合物碳源:可作为碳源的有蔗糖,葡萄糖

3、和果糖最常用的碳源是蔗糖,蔗糖使用浓度在2%5%,常用3%(30g/L),即配制一升培养基称取30g蔗糖,有时可用2.5%。,5.天然有机附加物:如椰汁、香蕉汁、马铃薯汁、酵母提取液等。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 1、生长素类: (1)组培中的作用: 促进细胞伸长; 促进生根; 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 2,4-D会诱导某些植物不定胚的形成。,(2)常用的生长素: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 (3)常用浓度:0.15.0mg/L (4)需注意的问题: IAA稳定性差过滤灭菌,避光保存;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CTK)配合使用:IAA/CT

4、K比值高,促进根的分化;IAA/CTK比值低,促进芽的分化;IAA/CTK比值始终,形成愈伤组织,不分化 2,4-D可有效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但对芽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且使用浓度范围较窄,稍过量对植物组织有毒害作用; 诱导分化、增殖和生根阶段一般选用IBA和NAA,2.细胞分裂素(CTK): (1)作用: 促进细胞分裂; 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萌发生长; 抑制顶端优势,延缓离体组织衰老; 对根的生长一般起抑制作用 (2)常用的细胞分裂素:6-苄基腺嘌呤(6-BA)、激动素(KT)、玉米素(ZT)等。 (3)使用浓度:一般0.110.0mg/L,3.其他生长调节剂: (1)GA:赤霉素 作用:

5、a.促进幼苗茎的伸长和不定胚发育为小植株 b.与生长素协同作用,对形成层的分化有影响: IAA/GA比值高时,有利于木质部分化IAA/GA比值低时,有利于韧皮部分化 c.打破休眠 d.抑制器官和胚状体的形成,但二者形成后,又可促进其生长 常用浓度:0.1-0.5mg/L,(2)ABA:脱落酸 a.促进胚状体的发生 b.促进胚状体发育成熟但不萌发 (五)凝固剂:琼脂、卡拉胶等 浓度:一般0.4%0.7% (六)其他物质 1.活性炭(AC):防止外植体褐变;降低玻璃苗的产生率;有利于生根,一般0.5%3% 2.抗生素: 3.抗氧化物质,三、培养基的类型及特点,1、MS培养基应用最为广泛 (1)特点

6、: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硝酸盐含量较高 (2)适用范围:广泛地用于植物的器官、花药、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2.White培养基:其特点是无机机盐数量较低,适用于生根培养,胚胎培养及一般的组织培养也可以用,应用较广泛。 3.B5培养基:其主要特点是含有较低的铵,较高的硝酸盐和VB1,铵对植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木本植物尤其适宜在B5培养基上生长。 4.N6培养基:其特点是成分较简单,KNO3和(NH4)2SO4含量高,广泛应用于小麦、水稻及其他植物的花药培养和其他组织培养。,三、培养基的配制,(一)母液的配制及保存 1.母液的类型: 大量元素母液(N 、P 、S 、K 、Ca 、Na 、Mg等大量元

7、素的无机盐混合液)10X或20X 微量元素母液(Mn 、Mo 、Co 、Cu 、Zn 、B 、I等微量元素的无机盐混合液)100X 铁盐母液(一般使用螯合铁Fe-EDTA)100X 有机营养母液(各种维生素和某些氨基酸的混合液)100X 植物激素母液(各种植物激素单独配制的母液)100X,2、配制母液的注意事项: (1)配制无机盐母液要防止混合各种盐时产生沉淀,各种药品必须在溶解后才能混合,而且要注意先后次序,把钙离子、锰离子、钡离子和硫酸根、磷酸根错开,以免相互结合生成沉淀。 另外,在混合各种无机盐时,稀释度应大,混合要慢,注意搅拌。,(2)在配制微量元素母液时也应注意药品的添加顺序,以防止

8、沉淀的产生。 (3)铁盐由于易被氧化,易与其他混合液产生沉淀,因此铁盐应与Na2-EDTA混合配制成螯合铁。 (4)有些生长调节物质不溶于水,2,4-D 、NAA 、IAA 、GA3等在配制时可先用少量95%的乙醇溶解。KT、6-BA等可先溶解于少量1mol/L的盐酸中。叶酸则可先用少量稀氨水溶解。,3、配制好的母液贴上标签标签:注明母液的名称、配制倍数、配制日期、配制人员及配1L培养基时应移取的量。注意:母液要低温保存,储存时间不易过长,有沉淀或霉菌,则不可再用。,(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1.确定培养基配方及配制量; 2.根据配方和配制量计算出各种母液及糖、琼脂的用量。 3.按需吸取母液、称

9、量蔗糖和琼脂。 4.用60%-70%培养基最终容积的蒸馏水将琼脂煮溶。 5.分别加入各种母液和糖,一些不耐热的激素在灭菌后用过滤灭菌法加入。,6.加蒸馏水定容至最终容积,调PH值。 7.分装 8.包扎 9.瓶身上做标记 10.高压灭菌 :0.105 MPa,121,2030min,(三)计算: 1.欲配制1L MS6-BA 0.5mg/L+NAA1.0mg/L3%蔗糖+0.6%琼脂培养基,已知 MS母液已经配制完成,其浓度分别是:大量元素10倍,微量元素200倍,铁盐100倍,有机物500倍, 1.0mg/ml 6-BA,0.1mg/ml NAA。 (1)计算各种母液、蔗糖和琼脂的用量 (2)

10、叙述培养基的配制过程,2.要配制1mol/L NaOH 100ml,1mol/L HCl 1000ml,则需称取 NaOH 多少克,量取浓HCl 多少ml? 注:NaOH的摩尔质量是40g/mol,浓盐酸的摩尔浓度为12mol/L,第二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一、外植体的类型 (一)外植体的选择原则 1.植物的基因型:决定植物组织培养难易程度的重要因素; 2.外植体的生理状态和发育年龄 3.取材的季节 4.外植体的大小 5.外植体的来源 6.易于消毒,(二)外植体的类型 1.带芽的外植体适于离体快繁,脱毒培养 2.分化的器官和组织 3.种子和胚,二、外植体的消毒,1.外植体预处理: (1)适当

11、修剪: 茎段:将茎上的叶片、叶柄等剪去,将茎剪成带有23个节的茎段; 叶:大叶剪成带叶脉的叶块; 根:修去老根死根等,剪成25cm的根段。,(2)如茎、叶外被茸毛、蜡质、不光滑等,则用软毛刷蘸洗衣粉水刷洗 (3)流水冲洗 2.70%乙醇浸泡1030s,无菌水冲洗1次 3.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浸泡适当时间 4.无菌水冲洗35次,第三节 灭菌消毒技术,一、物理灭菌方法: (一)高温灭菌: 1.高压蒸汽灭菌 (1)设备:高压蒸汽灭菌锅 (2)特点:简便、迅速、灭菌彻底 (3)适用范围:耐高压高温的培养基、无菌水、无菌纸、接种工具、培养容器等 (4)要求:0.105MPa、121、2030min,2.灼

12、烧灭菌: (1)设备:酒精灯 (2)特点:简便、迅速 (3)适用范围:接种工具 (4)要求:用酒精灯外焰灼烧,3.干热灭菌: (1)设备:电热干燥箱、接种器械灭菌器 (2)特点:干燥、但耗时较长 (3)适用范围:金属接种工具 ,玻璃培养容器 (4)要求:160170,12h,如有玻璃器皿则必须待温度降至50时,才能打开烘箱门,以防温度骤降玻璃破碎。,(二)紫外线灭菌:紫外灯,适于接种室、培养室及超净工作台的空气和物体表面灭菌。 (三)过滤灭菌:细菌过滤器、注射器,适用于高温高压下易分解的试剂,主要是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如IAA、GA3、ZT的灭菌。,二、化学方法,(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外植体表面

13、、接种器械表面、环境、空气和操作人员皮肤的消毒。 (二)常用化学消毒剂,第四节 接种与培养技术,一、接种 1.定义:把无菌的培养物或经过表面消毒后的外植体,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上的过程。 2.注意事项: (1)接种过程中要树立无菌意识,保证无菌操作; (2)操作迅速。,3.无菌操作技术: (1)实验器具和材料的准备 (2)用70%的酒精擦拭超净工作台,开超净工作台和室内紫外灯。 (3)关紫外灯、打开风机,过510分钟进入缓冲间。 (4)用70%的酒精擦拭台面并消毒双手及实验用具。 (5)进行外植体的消毒与接种 (6)完成工作后清理工作台上的废弃物,用70%的酒精擦拭台面和双手,二、植物组织培养条件,一、温度一般为2030。喜温性植物如茄科、禾本科、兰科等2628 ,冷凉性植物如百合科、十字花科、菊科等1822 。培养室。一般设置(252)。 二、光照 1.光照强度 一般为20003000lx 2.光质: 一般在419467nm 3.光周期: 16h的光照,8h的黑暗。,三、湿度一是 培养器皿内的湿度条件二是培养环境的湿度条件70%80% 四、气体氧气;废气,作业,1.培养基的成分包括哪些? 2.配制母液时应注意什么? 3.植物生长物质为什么要单独配制母液? 4.详细论述培养基的配制过程。,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