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新生入学适应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926106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新生入学适应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新生入学适应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新生入学适应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新生入学适应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新生入学适应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新生入学适应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新生入学适应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我来了!,大学生活第一课“适应”,大学是什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络众家之学府也。蔡元培,什么是高等职业学校?,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即目标是实用化,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1、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2、是对此前所有学习和经验的整合;3、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成功的基础;4、是未来生活的“实际操练”。,大学在人生各阶段中的重要

2、性,一位大学新生的独白:“当我刚刚步入大学的时候,面对食堂不可口的饭菜,吃饭成了一种无奈;而对教无定法的教学方式,我不知道应该怎样主动觅取;面对性格各异的舍友,我感到陌生而又孤独;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连好几天失眠,我非常想念父母,如果他们在我身边,我可以向他们求助。可现在,我该怎么办?”,大学新生面临的四大变化,(一)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的变化 1、生活方式的改变 如:依赖父母独立自理;独居群居。,现在该学会一个人走了,中青报文章:我们应该回到幼儿园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同伴;不拿别人的东西;饭前便后洗手;做错了事要道歉;午饭后休息;仔细观察大自然。,2、生活习惯的改变如:饮食习惯、作息时间等。

3、,3、文化环境的改变如:口音、风俗习惯等。,(二)学习环境的变化 1、学习内容的变化中学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等。大学 专业课、基础课(英语、计算机)、公共课、选修课。 2、学习方式的变化中学 教师为主导大学 以自身为主导,强调自学,学习方法多样化。,(三)人际环境的变化 1、人际交往范围的变化中学:家庭、班级。大学:家庭、宿舍、班级、院系、社团等。,“独生子女”的问题自我中心,过分地受人关注,这是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来源。当孩子受到家人过多的关怀时,他以为自己永远是中心,他们会表现出缺乏爱心。,2、人际交往对象的变化中学:亲人、同学、教师大学:转向宿舍、班级、院系异性交往、谈恋爱

4、 3、人际交往要求的变化中学学习为主,人际交往技巧没那么高。大学对人际交往能力有较高要求。,人要生存,必须与人相处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要幸福,必须有亲密的关系亲密关系,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 富兰克林,(四)经济环境的变化1、没有计划消费,不会理财 案例: 计算机系的女生阿雨(化名),虽然也想家,“第一天来了就想回去。”不过没几天后,怎么管好自己的生活费,成为她最烦心的事。“以前在家,如果钱没有了,就向父母要,从来没觉得缺钱。现在一个月还不到,从家里带出来的2000元现金已经快花完了,原来自己花钱这么大手大脚,没有计划。”阿雨决定从下个月开始制订支出计划,管住自己的钱包。 2

5、、勤工俭学,“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不可改变的现状,我们该怎么办?,适应!,适应是终身的任务,是你大学的起点!,适应是心理健康的一项最基本的标志, 是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 人们都需要学会适应。,一、适应的内涵适应是一个人通过不断调整自身,使其个人需要能够在 环境中得到满足的过程。适应是自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二、适应的心理过程,一种需要或动机的出现,阻止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阻碍存在,产生压力,个人在压力下产生应急反应,减轻紧张或解决问题,(一)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 从父母的“重点保护动物”到“没人理” 从学习上的“核心人物”到学习“不再是最好的”

6、 从人际关系的“孩子王”到“没有什么朋友”,大学新生主要心理矛盾和困惑,案例,案例: 李某,女,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上大学之前,一直生活在一个县级市,她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一切由父母料理。李某从小学习就好,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他们的市重点高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老师喜欢,父母高兴,同学们也都将她视作中心围绕着她。 高考结束李某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到了校园大家都用普通话交流,可李某说话带有浓厚的乡音,李某开始变得不爱说话,尤其在英语口语课上总是十分紧张,怕被老师提问。大学生活开始后,学校举办了各类文体活动,同宿舍的其他同学都来自大城市,或会乐器,或爱好表演,积极地参与到了学生活动中,李

7、某没有什么特长和特别的爱好,也没有参与其中。她感到很孤单寂寞,觉得自己万分痛苦,快要发疯了。,(二)新鲜感与怀旧感的矛盾 一开始,对周围的一切都怀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一段时间后,新鲜感和好奇心消失,强烈的怀旧感开始出现。,案例1:某女生考入大学后,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从温暖、充满母爱的小家庭到校园中的大家庭,完全不能适应。她说:“洗澡要排队,衣服要自己洗,食堂的饭菜难以下咽”为此,她天天给家里打长途电话诉苦,电话里的哭声让在家的母亲揪心,于是母亲只好请假租房陪女儿读书,案例:王某,大一新生。“老师,我是刚刚入学不久的大一年级新生。进入大学前,幻想着大学生生活浪漫、幸福,可是来到大学后却觉得

8、人地两生。特别是到了周末、假日,看到当地同学陆续回家或者与老同学相聚,我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我是多么留恋过去的中学时代,过去的同学、朋友,过去熟悉的生活环境,甚至后悔不该报考外地大学。我觉得大学还不如过去的中学时代好,人长大了,上了大学,但生活却没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少年时代好玩”,(三)独立感与依赖感的矛盾由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渴望能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成人意识、自由感和独立感都大大增强。但在学习、生活、经济和心理上对家长和老师长期形成的依赖感还难以彻底摆脱。,(四)轻松感和空虚感的矛盾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和激烈的高考竞争大学应该是歇歇脚、喘口气、轻松轻松轻松后又觉得大学不如高

9、中充实,空虚感油然而生,(五)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进大学前,觉得大学是理想的天堂和充满诗情话意的乐园进大学后,原来大学仍然要面对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和 以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为主的生活,我理想中的天堂,案例:我是一名男生,今年17岁,来自沿海城市,高中时在重点班读书,那时我经常憧憬着美好的大学生活。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决心在大学里大显身手。但进入大学后,我觉得现实中的大学和我从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原以为大学是学习知识、放飞梦想的天堂,没想到眼前的大学也不过是如此,学校的环境和硬件设施甚至还不如我们高中,大学的老师、同学也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一切的一切,都与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大学相距

10、太远。现在,我整天闷闷不乐,没精打采,全身乏力,根本就没有心思学习。我担心这样下去,自己会发疯。,(六)渴望友谊与自我封闭的矛盾远离了熟悉的环境和亲朋好友,在新的环境也渴望与人沟通和交流。但在新环境中缺乏交往的主动性和勇气, 不愿向新同学和新老师敞开心扉、吐露心里话。,我也想与你们做朋友,但我还是缺乏主动的勇气。,在我们内心充满矛盾和困惑的时候,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网上流传的“给大学生的8个忠告”。,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调适,(一)正视现实,适应环境。 学习是大学校园生活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活仍然充满竞争 集体化是大学生活的显著特点 学习能力的培养 工作能力的锻炼 学生会、团委、班委、社团等 文体

11、的锻炼,(二)正确认识自己,加强自我管理。 1、客观的认识自己 外貌,品德,才能,个性,优点、不足,过去、现在,自我暗示法(文字、镜子、语言)。,我就是最棒的,2、加强自我管理大学学习的课程多,课时少,每天的上课密度也不一样,有时甚至会出现一天仅有1、2节课的情况。大量的空余时间决定了自主学习是大学里主要的学习方式。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想从事什么职业、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然后根据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大学新生如何处理屋檐下的烦恼1、在一个宿舍生活,“主动最重要”。 主动与别人问好、主动关心别人 、主动帮助别人、主动做一些公益事情。 打水的时候主动代给别人打。 有太阳的时候主动帮舍友晒被子。 主动

12、打扫卫生。,(三)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2、学会宽容,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别人把别人当作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 3、克服自我中心倾向小技巧:善用微笑善于语言注意倾听自我表露换位思考,(四)学会舒缓心理压力和情绪。方法一:倾诉 方法二:“宣泄”,方法三:自我暗示法我要积极! Gu0769-2010励志短片(献给正在迷路的你).flv我要开心! 方法四:运动在与压力作斗争的暂停期,不妨运动运动。因为运动可以舒解紧张的情绪,调节疲惫的心智,就像女孩在心情不好时,拼命吃零食,以此来调节郁闷的情绪。,方法五:注意力转移如转移到学习、工作、社会实践中。看看窗外的风景、蚂蚁搬家进行一次旅游,就算是下雨,窗外的风景也是那么美!,方法六:快乐感染法做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情逛商场;看幽默电影;画画;散步,今天天气不错, 我去逛个街,(五)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系统帮助,1、寻求同学、朋友的帮助。 2、寻求老师、辅导员的帮助。 3、寻求咨询老师的帮助。 4、寻求家人的帮助。 5、心理热线电话、网站的帮助。,本章结束语: 愿你的笑容美好,如春花灿烂: 愿你的生活美好,天天阳光普照;愿你的自我美好,你好,世界就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