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知识大纲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917631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PPT 页数:238 大小:5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史》知识大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8页
《心理学史》知识大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8页
《心理学史》知识大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8页
《心理学史》知识大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8页
《心理学史》知识大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史》知识大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史》知识大纲课件(2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史知识大纲,第二节 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艾宾浩斯记忆研究的创新性内容,无意义音节(方法) 将字母按一个元音和两个辅音拼成无意义的音节,如:zog、nov等。共2300个音节,然后把几个音节形成一个音节组,再由几个音节组合成一项实验材料。无意义的音节只能依靠反复的诵读来记忆,这样就创造出各种记忆实验的材料单元,便于统计、比较和分析。,节省法(方法) 艾宾浩斯用节省法从数量上来检测每次记忆的效果。此方法要求被试把识记材料重复诵读,直到首次能准确无误地背诵出来为止,而且要记下到背诵所需要的重复诵读次数和时间。然后过一段时间(通常是24小时)再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和次数能背诵;再把两次的时间和次

2、数进行比较,看看节省了多少时间和次数。 公式:节省率=(初学时的诵读次数或时间-重学时的诵读次数或时间)初学时的诵读次数或时间 100%,遗忘曲线(结论) 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学习后经过的时间越长,保持就越少,遗忘就越多,但遗忘的速度不是均衡的,遗忘在学习完后就立即开始,遗忘速度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总之,即遗忘的数量先多后少,速度先快后已是。,对艾宾浩斯的评价,贡献 以实验法研究记忆,打破了冯特所谓的实验法不能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神话 首创无意义音节与节省法,其结论至今仍然准确 可说是记忆心理学研究的始祖,激发了后世心理学家关于记忆的实验研究,局限 艾宾浩斯对记忆过程的发展只做了定量分析,但

3、对记忆内容性质上的变化没有进行分析 所用的无意义音节是人为的,脱离实际生活,因此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把记忆当作机械重复的结果,没有考虑到记忆其实是一个复杂的主动过程 以自己为被试,这样不仅会产生大量的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而且由于他本人知道实验的意图,因此会给实验带来微妙的影响。同时从他一个人身上得到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也值得思考 未形成学派,影响力主要是个人的存在,第三节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意动心理学的内容,研究对象 心理学研究的不是意识的内容而是意识的动作。举例来说,在观察一朵红花时,红色的感觉内容不同于体验或感觉红色的意动。对布伦塔诺来说,体验红色的意动是心理学的真正研究对象。看、听、思

4、的对象是内容,而看、听、思的过程是意动,它们才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动的特点 心理现象是建立在表象基础上的现象,而物理现象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现象 物理现象具有广延性,心理现象没有广延性 心理现象具有意向性,也就是说总是指向一定的客体,而这个客体并不是存在于外在世界,而是存在于个人的主观世界,所以叫做“内在的客观性”,心理现象以内在的客观性为特征,而物理现象是以外在的客观性为特征的。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的区别就在于此,意动的三个水平 表征水平 认知意动 个人化水平,研究方法 内部知觉法(或内部反省法) 事后回想、反省,而不是当时的内省,对布伦塔诺的评价,贡献 提出了意动心理学,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

5、相对立,构成了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分裂 主张心理学研究对象是意动,是机能主义心理学、人文取向心理学的先驱 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学生:弗洛伊德、胡塞尔、厄棱费尔、斯顿夫、麦农,局限 兴趣更多是在哲学方面,只提出了研究纲领,没有进行具体的研究,得出具体的结论,第四节 屈尔佩的二重心理学,具体心理学观点,无意象思维研究 思维可以在没有任何感觉和意象内容的条件下发生。这一发现被称作是无意象思维。无意象思维代表了这样一种观念,即思维过程并不必然涉及具体的意象。这与冯特对经验的分析(感觉与情感)所得出的结论不一样,揭示出了意识的非感觉一面,二重心理学的涵义 屈尔佩提出要调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和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

6、注重内容和意动的统一,认为心理学既应当研究内容,也应当研究意动,因此他的心理学被人们称之为二重心理学,二重心理学的特点 意识的内容与活动有着不同的性质,在生活经验中可以区分 意识内容的变化与活动的变化可以不同步进行 意识内容可以用内省分析,而活动则不能 意识内容与活动遵循着各自不同的规律,研究方法也不同,系统实验内省法(研究对象) 首先要求被试执行一项复杂任务,如建立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等,然后要求被试作出关于他在完成任务期间认知过程怎样进行的回顾报告。换言之,被试进行某种心理过程,如思维或判断,然后考察他们是怎样思维和判断的。这种内省同冯特的实验内省是不同的 强调的是被试对思维过程特性详细的、

7、主观的、定性的内省报告。屈尔佩期待他的被试不止是对刺激强度的简单判断。他要求被试描述他们在完成实验任务期间进行的复杂心理操作,对屈尔佩的评价,贡献 是著名的符兹堡学派的首领,进行了无意象思维、心理定势的研究,进一步打破了冯特认为不能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神话 无意象思维的研究,揭示了元素主义研究的错误 提出二重心理学主张,试图调和内容与意动心理学,是有关心理学统一研究的先驱,局限 二重心理学是折衷的、懒汉的做法 屈尔佩在53岁时去世,来不及形成系统的理论,第二章 铁钦纳与构造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学和物理学都直接地研究经验,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观点来考察人类的经验物理学研究不依赖经验者的经验,而心理学

8、则研究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冯特重在实验,而铁钦纳重在内省,对内省法的使用比冯特更加严格而且复杂 (1)在实验者的选择上,铁钦纳要求实验者必须经过专门的内省训练,坚决反对使用未受过训练的观察者。 (2)他要求参加实验的内省者必须在情绪良好、精神饱满和身体健康时进行自我观察,内省时的周围环境必须安适,无干扰。 (3)也是最重要的,内省者必须客观、准确地描述意识状态自身,而不是去描述刺激物。 (4)在内省法的应用范围方面,铁钦纳打破了冯特的限制,由只用来研究简单的心理过程推广运用到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心理过程与被观察的对象即刺激相混淆,就会犯“刺激错误”。刺激错误是指混

9、淆了心理过程和被观察的对象。例如,看到一只苹果,然后就把这个对象描述为苹果,而不是报告体验到的色彩、亮度和形状等经验元素。这就是犯了刺激错误。,心理学的任务,“是什么”:确定意识经验最简单、最基本的元素; “怎么样”:确定这些元素如何结合及结合的规律; “为什么”:明确心理过程赖以产生的条件,即它与神经过程的联系。 把这三个问题相互结合起来,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分析和说明心理过程的构成元素以及它们相互结合的方式和规律,解释心理过程产生的生理机制。,(1)是什么:意识元素的分析 三个基本元素:感觉、情感、意象 感觉的四个特征 性质:指的是“冷的”、“红的”这样一些特征,这些特征使得每一个元素区别于其

10、它的元素。 强度:涉及感觉的力量,如虚弱、响亮或明亮等 持续性:感觉的时间过程。 清晰性:涉及注意在意识经验中的作用。那些处在意识中心的经验比那些没有得到注意的经验更清晰。 情感只用一个维度:愉快-不愉快,(2)怎么样: 意识元素的结合 反对冯特的统觉和创造性综合的观点,认为意识元素的结合只有一条规律,即联想律,(3)为什么:心理过程赖以产生的条件 用生理解释心理,正如用一个国家的地图解释这个国家的地理状况一样,尽管神经系统不引起心理活动,但可以用来解释心理活动的一些特征。换言之,两者虽然是平行关系,但是了解生理过程有助于了解心理过程发生的环境。,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评价,贡献 首先,铁钦纳对美

11、国心理学思想最持久的影响是他坚持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强调实验室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 第二,铁钦纳对世界心理学界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许多著作,如实验心理学、心理学大纲、心理学入门、心理学教科书等曾被译成俄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日文、德文、法文和中文等多国文字出版,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的心理学学习者。 第三,铁钦纳为美国心理学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为心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铁钦纳培养的博士中,日后许多人成了美国心理学界的中坚力量,在心理学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最后,构造主义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它起到了靶子的作用。以后的格式塔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等均从攻击它中吸取营养。,局限:

12、方法上,构造主义所受到的最主要批评是内省法的极端运用。尽管铁钦纳在使用时按照科学的要求给它附加了更多限制的条件。内省法的可信度仍受到质疑。 科学观上,铁钦纳过于贬低心理学的应用价值,忽视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发展。 再次,构造心理学所受到的致命打击是它未能及时地吸收进化论思想。 最后,构造主义犯了元素主义错误,第三章 机能主义,结构主义心理学与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定义 机能主义关心的是心灵怎样发挥它的功能,或者有机体怎样利用心灵去适应环境。机能心理学关注的是: 心理过程完成了什么?机能主义并不从构成的观点研究心灵,它不关心心理的元素或结构,它关注心灵在现实世界中所导致的实际结果。,达尔文的进化论,背景

13、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理论 “用进废退”:生物的器官和组织会由于经常使用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若长期不用,器官和组织则会逐渐丧失活力而退化。 “获得性遗传”:生物会把自体有利于生存的优势特征通过遗传方式传给下一代,从而加大后代生存的可能性 斯宾塞的联想进化论 把英国联想主义与进化论结合,随着进化,神经系统越来越复杂,联想越来越丰富,智力水平越来越高。而使用频率较高的、好的联想会被下一代所继承,从而成为下一代的本能或反射。,进化论的理论要点,生存竞争: 所有生物繁衍后代的能力都超出了环境条件所能承受的程度。如果环境允许,有机体会尽可能地繁衍子孙,但由于食物和其他生存条件的限制,只允许一部分活下来,其他

14、的则会由于食品的匮乏或者疾病而失去生存的机会。因此,在生物界存在着“生存竞争”。,“适者生存”: “生存竞争”不仅存在于不同的物种之间,也存在于同一物种内部。在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如力量、形状、偏好、速度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有些个体因为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存活下来,而另一些个体由于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灭亡,这就是“适者生存”的原理。,自然选择: 正是由于环境发生了变化,才导致有机体的各种变化。有机体的变化有些适应于环境的变化,有些不适应环境的变化,大自然会选择那些适应环境变化的有机体,并让它们通过遗传把有利于生存的变异留给下一代,而那些不利于适应环境的变异则因为不能维持个体的生存无法传

15、给其后代而消亡了。因此,所谓“进化”,实质上是自然选择的过程。,达尔文的进化心理学研究,表情研究 为了证明人类与动物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连续性,达尔文深入研究了动物与人的表情。在1872年出版的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达尔文使用大量资料论证了人类和动物的表情具有共同的发生根源。,对心理学的影响,关注动物心理,形成了比较心理学的基础 强调意识机能的研究而不是意识构造的研究 促使心理学接受来自许多不同领域的数据和方法 促使心理学越来越关注个体差异,高尔顿:个体差异心理学的鼻祖,对心理学的影响,天才的遗传 族谱研究 双生子研究 社会学研究 优生学 心理测量 智力测量 具体工具:测量听觉的“高尔顿哨”,测

16、量色觉的光度计和测量视觉和听觉反应时的分度钟摆等 统计方法 相关(皮尔逊、斯皮尔曼) 回归,对高尔顿心理学的评价,是把问卷调查、心理测验和统计方法引入心理学的第一人 高尔顿首开智力研究先河。他率先对智力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第一次使用量化方法对智力进行测定,这些都大大激发了后继者对智力研究的兴趣和关注 高尔顿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发现人类的个体差异,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独特性。促进了机能主义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个体差异心理学随后成为机能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并为其他应用心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节 詹姆斯:机能主义的先驱,生平: 1890年,出版心理学原理,共两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心理学观点,实用主义意识观 受进化论的影响,詹姆斯以适应性来解释意识的进化,把适者生存的原则沿用至心理学的范畴。他认为意识之所以能进化至今,乃因为意识可以支持动物的生存竞争,换句话说,乃因为意识对人类的生存有用。意识的功用就是指引有机体达到生存所必须的目的。所以他说,意识和其他机能一样,是因为一种功用才进化的。这一观点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以后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明显受到这一观点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