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909650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课件(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田波琼,课程安排与考核,学时安排:34学时 学分:3 参考书目: 1.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2.林崇德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考核方式:考试 平时30%+期末70%,第一章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coalescence.,案例一,开学第一周,琼斯先生试图教授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怎样做。他说:“当我提问时,你应该举起右手,我将会叫你回答。你们能够像我这样举起右手吗?”,二十双手举起来了,但都是左手。,案例二,某老师所教的四年级学生对交家庭作业越来越漫不经心,为此,她决定在班上确立一条规矩。她对全班同学说:“本周不交家庭

2、作业的同学讲不能参加野营活动。”碰巧,一位女生的妈妈在那周生病住院。这位女生因为家中出现此事以及对母亲生病的担忧,有一份家庭作业没有完成。老师向全班同学解释说,该女生没交家庭作业是个例外,因为她的妈妈病了。 但是全班同学都不乐意,他们说:“规则就是这么定的。她没有交作业,所以不能参加野营。”,案例三,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一天,刚上课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格诗人。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

3、的诗歌比赛,他说他再也不想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对比三个案例,解释哪个或那些案例涉及行为的、认知的、社会的、道德的或者生理发展的两难困境,并具体描述这些困境.,儿童不是成人的雏形。儿童的思维方式、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以及所依据的道德和伦理规则等都与成人不同。上述三种情形也只是列举了很少一部分来说明儿童思维与成人思维的众多差异。当琼斯举起他的右手时,学生们模仿了他的动作,但不符合他的要求。学生们没有意识到:既然教师面对着他们,教师的右手应该对着他们的左手。刘易斯课堂上的情形印证了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认为规则就是规则,没有什么借口或例外能

4、够打破规则。昆特女士对弗兰克的称赞所引起的后果与她的初衷相悖。但是,如果她稍做思考的话,或许能意识到:公开表扬弗兰克,这就使得他被视为教师宠爱的对象,而这样的角色是许多处于青少年初期的学生所不屑或排斥的。,有效教学的首要前提之一就是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是怎样思维的以及怎样看待周围世界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发展阶段。一个聪颖的四年级学生好像能掌握任何数学知识,但实际上他的认知还不成熟,不具备几何学习所要求的抽象思维。同样,如果弗兰克再小三岁或者大三岁,那么昆特女士对他的公开表扬或许就非常恰当。 有意识的教师利用他们所了解的有关道德的、心理社会的以及认知的发展规律来做出教学决策。他们评

5、价学生的发展与活动状况;根据对学生的了解来提供适合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学。当他们发现某些学生需要更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或不同的学习机会时,他们会调整教学。对学生的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并在课堂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发展状况,这些都有助于有意识的教师促进每个学生的成 长。,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1、教育预见 2、高效施教 3、关注心育 4、自身完善,第一章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第二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第一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一、古代哲学心理学时期二、教育科学取向三、心理科学取向四、认知发展与教学心理取向五、社会性发展与成就动机研究

6、,一、古代哲学心理学时期的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一)西方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二)中国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一)西方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古希腊时期 柏拉图注重个别差异,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亚里士多德顺应本性、培养习惯、启发心智17世纪欧洲 官能心理学心灵由多种不同官能组成,官能心理学,沃尔夫(C.Wolf)在莱布尼茨的心灵单子论的基础上提出,是近代官能心理学体系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的心灵具有各种官能,心灵利用其不同官能从事不同的活动,如用记忆官能去进行识记和回忆。他依照亚里士多德的分类把人的心理官能分为两大类:认识官能分为感觉、想象、记忆、注意、悟性和理性;动求官能则包括愉

7、快与不愉快的感情以及意志作用。 人性观:性恶内发,官能心理学,主要观点: 1、人的灵魂有感觉、想象、记忆、注意、思维、推理、情感和意志等官能。 2、心灵的各种官能相分离,各司其职 3、心灵官能与生俱来,但必须经过训练而发展 4、学习的实质在于训练官能,教学的目标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加强官能。因为知识易忘,官能发展却是永久的,可让人终生受益的。请点击“返回”,1,官能心理学与形式教育,形式教育 教育的任务在于训练心灵的官能 教育应该以形式为目的(掌握在教育上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能力的发展 ,不必重视课程和教材的实用性,而要重视它们的训练作用 ) 学习的迁移 (是心灵官能得到训练而自动产生的结果

8、,作为选择教材的依据)从拉丁文、希腊文和数学的学习中,提高了的比较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推理能力,1746-1827,裴斯泰洛齐 瑞士 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科学心理学诞生前的四位学者,(一)西方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裴斯塔洛齐(J. Pestalozzi )(1746-1827 瑞士) (1)人性原始性、社会性与道德性教育的功能:克制原始性、发扬道德性 (2)以爱为教育的中心:视校如家,视师如父,视生如子。 (3)在教学上强调使学生的头(心智)、心(情意)、手(行动)三方面均衡发展。 (4)重视儿童

9、的个性发展,视教师如园丁,视学生如花木。既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与自然发展,也主张教师除爱护学生之外,也需要培养其道德规范。,赫尔巴特(J.Herbart,1776-1841),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明确提出把教育学建成一门独立 学科的设想 儿童教育的整个过程分为三部分:儿童的管理、教学、训育(道德教育) 研究的主要心理学问题:统觉、兴趣、注意 主要著作:普通教育学请点击“返回”,1,(一)西方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赫尔巴特(J.Herbart)(1)人类的心灵兼具有知、情、意三种功能。 (2)教育应以德为先,道德教育的实施则以自由、完美、善意、权利、正义五者为基础。 (3)重视儿童兴趣的培

10、养,而兴趣又有对事的兴趣与对人的兴趣之分。 (4)重视教学的程序,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步骤,后经其学生增补而成为著名的五段教学法,即准备、提示、比较、概括和应用。,福禄培尔(Fredrich Froebel,17821852),,德国著名教育家,幼儿园创立者,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其教育理论以德国古典哲学和早期进化思想为主要根据,以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主张为教育思想的主要渊源,福禄贝尔(F.Froebel,1782-1852),学校应设置三方面的课程: 1、认识心灵的科目(宗教与宗教教学) 2、认识外在世界的科目(自然科学与数学) 3、统一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科目(语言

11、) 主要著作:幼儿园教育学请点击“返回”,1,(一)西方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1)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父母的爱是子女人格发展的动力。 (2)自由与创造是人类的天性,前者使人选择向善,后者使人得到智慧。 (3)重视团体游戏的社会化教育功能,儿童在游戏中既可以学到与人合作,也可以学到遵守道德规范。 (4)重视儿童感觉与知觉发展,并进而达到认识周围环境、发展儿童美感的目的。,莫依曼(E.Meuman),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的学生,实验教育学运动”的倡导者 把教育学分为普通教育学和实验教育学。普通教育学研究教育目的的,实验教育学研究儿童身心发展及教育方法的。 必须借助生理学、解剖学、精神病学以

12、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对儿童生活及学习活动进行实验。 主要著作:论实验教育学及其心理学基础引论请点击“返回”,1,实验教育学是一种以教育实验为标志的教育思潮。1897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设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在思想和方法上,为实验教育思想提供了可以直接借鉴和吸取的东西。1901年,德国教育家莫伊曼首先将实验教育思想称为“实验教育学”,1907年,德国教育家拉伊又出版了实验教育学一书,系统阐释了实验教育思想。拉伊是德国“实验教育学”的奠基人之一。,(一)西方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莫依曼(E.Meuman)实验教育学研究问题(1)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同成人身心发展的差

13、异,使教材、教法心理学化; (2)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个性禀赋的差异,使教育活动个性化; (3)儿童学习与疲劳,即儿童在完成学校及家庭作业时身心的疲劳程度,研究怎样创造在学习上费力少而收效多的条件,使学习“经济化”。,(二)中国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1.人性本质与教育功能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本性与习性的关系.人的本性来源于遗传,环境使人的习性发生变化。教育对于人是必要的,它具有改变人的性情的功能。孟子:人有善端,教育只需顺乎人的本性 人有善端,顺乎人性发展,可形成合乎教育理想的仁、义、礼、智的行为。 要通过教育发展人的善端-内发论。荀子: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

14、性恶篇教育有“化性起伪”的功能人天生性恶,必须由学习来矫正其本来性恶。 教育具有“化性起伪”的功能,借助教育的外铄力量来改变人性外铄论。,(二)中国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2.道德教育与知识学习 道德教育 孔子:以“仁”为中心,知、情、意、行并重 “未知,焉得仁”(道德认知是先决条件) “仁者不忧”(有道德的人有道德情感) “苟至于仁,无恶也”(道德意志的作用)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道德言行一致),(二)中国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2.道德教育与知识学习 知识学习 (1)孔子:同样主张知、情、意、行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荀子

15、补充:强调“知”之后的“行”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二)中国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2.道德教育与知识学习 教师心理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二、教育科学取向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希望与挫折,(一)教育科学运动时间地点:一战后的美国重要推动力:桑代克的1903教育心理学,二、教育科学取向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希望与挫折,(一)教育科学运动 实证主义取向促使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走向科学化 四项著名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计划(1)儿童阅读心

16、理的研究芝加哥大学贾德(C.H.Judd)(2)智力与智力测量的研究哥伦比亚大学桑代克 (3)天才儿童的研究斯坦福大学推孟(L.M.Terman) (4)天性与教养问题的研究全国教育研究协会,二、教育科学取向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希望与挫折,(一)教育科学运动 评价 (1)为20世纪20年代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2) 结果未达到预期的理想反思 只有严密的方法是不够的,要结合问题的内在心理历程才能了解问题症结所在,从而解决问题。,二、教育科学取向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希望与挫折,(二)进步教育运动 (1920s-1930s) 1.倡导者:杜威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2.杜威的主张: (1)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 (2)课程必须符合学生的兴趣与能力,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 (3)做中学 (4)教育本身无固定目的,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健康成长就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二、教育科学取向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希望与挫折,(二)进步教育运动 3.实践(1)1920年成立进步教育协会 (2)八年研究:30所实验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