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见意外事故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896086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常见意外事故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华乐幼儿园春天园,一急救的基本常识:,如何判断病情的轻重 急救原则 重要的急救术,(一)如何判断病情的轻重 依据发生意外的原因判断: 可能会顷刻致命:溺水,触电,外伤大出血,气管异物,中毒。 可能会造成死亡或致残:烧烫伤,骨折。 依据伤者的情况判断: 看呼吸的变化:若呼吸不规则,或鼻翼煽动,呼吸时胸廓下陷,说明病情危急。看脉搏的变化:若脉搏细快而弱或节律不齐,说明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出现严重障碍。 看瞳孔的变化:若眼睛无神,瞳孔散大,说明生命垂危。,(二) 急救原则 挽救生命:抢救生命是意外事故急救的第一原则。一旦病儿的呼吸,心跳发生严重障碍时,要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2、,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如果不及时抢救,只是机械的等待医生或送医院,往往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防止残疾:在急救时应尽量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和可能发生的后遗症,避免因抢救不当或延误抢救时而造成终生残疾。比如:各类化学烧伤,伤及眼睛、食道、皮肤时,在现场就应用大量清水冲洗,以免使组织造成更严重的腐蚀烧伤。要采用适当的急救措施,尽量防止病儿日后留下残疾。 减轻痛苦:意外事故会对幼儿造成强烈的恐惧和剧烈的疼痛,在搬动,处理时动作要轻柔,语言要温和。注意缓解患儿的紧张和恐惧感。,(三)重要的急救术,人工呼吸:(口对口吹起法) 胸外心脏挤压法:(人工循环) 迅速止血法,(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颈后部(

3、不是头后部)垫一软枕,使其头尽量后仰。 (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入,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在病人胸壁扩张后,即停止吹气,让病人胸壁自行回缩,呼出空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3)每次吹气后抢救者都要迅速掉头朝向病人胸部,以求吸入新鲜空气。对小孩3秒一次,一分钟20次。要规律地、正确地反复进行。,(4)45次人工呼吸后,应摸模颈动脉。如果没有脉搏,必须同时进行心脏按摩。即心肺复苏。,2、胸外心脏挤压法:(

4、人工循环)(1)、伤者仰卧于有硬度的平面上,头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2)、救护者站或者屈膝跪坐于伤者一侧,将一手掌的根部放置在胸骨 下1/3处,再将另一手掌重叠上去。(3)、伸直手臂,借助上身重量,垂直冲击性下压,压后立即放松。如此反复进行。 注意:小儿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应该选择胸骨中段,儿童的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频率为:30次胸外按压加2次人工呼吸。按压的频率为每分钟100次,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以1:1为恰当。人工呼吸每次吹气的时间要持续一秒以上。5-2岁以内的儿童,就不能用两条胳膊同时用力,只能用一只手掌下压,按压深度应在2cm-3cm之间恰当。,3、快速止血方法: (1)、一般止血法:

5、对小伤口出血,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周围,然后用消毒药水从里向外消毒。 (2)、加压包扎止血法:一般对较大伤口的出血用此方法,伤口覆盖无菌敷料后,再用纱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叠成相应大小的垫,置于无菌敷料上面,然后再用绷带、三角巾等紧紧包扎,以停止出血为度。这种方法用于小动脉以及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出血。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二、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原因:幼儿奔跑、跳跃时不慎跌 倒,很容易蹭破膝盖、胳膊肘,尤其是穿衣较少的夏天,更为常见。,处理方法:先观察伤口的深浅,将伤口的泥沙清理干净,如果伤口较深有出血,应该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理伤口,并用酒精消毒。若伤势

6、较严重,须立即去医院治疗 。,跌 伤,原因:幼儿在使用剪刀、小刀等文具或触摸纸边、草叶和打碎的玻璃器具、陶瓷时,都可能会发生手被划破的事故。,具体的处理办法是: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止血,再用酒精由里向外消毒,敷上消毒纱布,用绷带包扎。如果是玻璃器皿扎伤,应先用清水清理伤口,再用镊子清除碎玻璃片,消毒后进行包扎。,割伤,原因:幼儿的手指经常被门、抽屉挤伤,给幼儿造成痛苦,严重时会出现指甲脱落的现象,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具体的处理办法是:用水冲洗,进行冷敷,以便减轻痛苦;痛苦难忍时,可将受伤的手高举过心脏。若有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挤伤,原因:幼儿周围的物品并非十分光滑,如带刺的花草、木棍、

7、竹棍等。竹刺、木刺扎入皮肤后,有时有一部分露出皮肤,有刺痛感,应立即取出。,具体处理办法是:将伤口用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消毒过得针或镊子顺着刺的方向将刺全部挑、拨出来,不应留残余,并挤出淤血,随后用酒精消毒伤口。如果刺扎在指甲里或难以拔除,应及时送医院处理。,刺,伤,1、大人首先要尽力镇定自己的情绪,切勿慌乱,才能安抚被出血惊吓的小孩。2、头部应该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 3、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压迫出血侧的鼻前部(软鼻子处),似一般以手夹鼻子的做法,直接压迫约五至十分钟。大部份病人都可以此种方法简单地来止血。而另一侧未流血的鼻孔仍可通畅地呼吸着。4、如果压迫超过了十分钟后血仍未止,则可能代

8、表着严重的出血,或有其它问题存在着,此时就须要送医做进一步的处置。,儿童最常见(约百分之九十以上)流鼻血的位置是在鼻孔内侧约一、两公分处的鼻中膈黏膜上,因为靠近前鼻孔,所以鼻出血时可先行使用最方便的局部压迫止血,其正确处理方法是:,(一)、鼻出血:,(二)、惊厥:,小儿惊厥俗称抽风,是小儿最常见的急症之一。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同时可有意识障碍。引起小儿惊厥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是感染了细菌、病毒所致如上感,肺炎、百日咳、伤寒、痢疾等。这些疾病除可使小儿中毒而发生惊厥外,还因为其发高烧而引起惊厥,称热惊厥。这种惊厥多在发烧时发生,时间较短,惊厥停止人便清醒,

9、且在一次发烧中很少发生两次以上惊厥。热退惊厥便停止。但可反复发作,一发烧便产生惊厥。这种惊厥多发生在六岁以内小儿。,若孩子牙关紧闭,也不要强行撬开,以免损伤牙齿。使病儿呼吸道通畅,最好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和粘液进入气管。同时,可用拇指按压病儿人中穴、合谷穴(一手拇指、食指张开,使虎口拉紧,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压在虎口上,拇指尖所指处即是合谷穴)。一边抢救,一送医院。,急救措施 :,一旦婴儿发生高热惊厥,老师应就地抢救。不要把孩子抱在怀里,更不要乱摇乱晃,因为振动会加重症状,应当迅速把孩子放到床上,躺好,解开钮扣、衣领、裤带,并用裹有手帕、棉花或纱布的筷子、牙刷柄置于孩子上下齿列之

10、间,防止咬伤舌头。,(三)气管异物的急救:,儿童急救法:让患儿俯卧在两腿间,头低脚高,然后用手掌适当用力在患儿的两肩胛骨间拍击4次。拍背不见效,可让患儿背贴于救护者的腿上,然后,救护者用两手食指和中指用力向后、向上挤压患儿中上腹部,压后即放松,可重复几次,必要时急送医院。,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治疗不及时可发生窒息及心肺并发症而危及病人生命,所以现场急救非常重要。,站位急救法:救护者站在患者身后,用双臂围绕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拳头的拇指侧顶在患者的上腹部(脐稍上方);另一手握住握拳的手,向上、向后猛烈挤压患者的上腹部。挤压动作要快速,压后随即放松。,原因:幼儿出于好奇

11、,常把小豆子、小珠子、钮扣、橡皮等较小的物品塞入鼻中,这不仅影响呼吸,还会引起鼻腔炎症,甚至引起气管异物。因此教师应仔细观察,及时取出异物。,具体处理办法是:深吸一口气,用手堵住无异物的鼻孔,用力擤鼻,异物即可排除。若异物未排出,且不可擅自用镊子夹取圆形异物。发现鼻腔异物应立即送医院处理。,鼻腔异物,原因:眼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它又娇嫩、敏感,哪怕进入细微如丝的异物,会感觉万般痛苦,如果小孩碰上了这种情况常常不由自主地用手去揉,幼儿眼异物常见得是小沙粒、小飞虫等入眼。异物入眼后,用手反复搓揉,反而会使异物反复摩擦眼球导致角膜损伤,具体的处理方法是:让幼儿轻轻闭眼,切不可揉搓眼睛,以免损伤角

12、膜。沙粒粘在眼结膜表面时,可用干净柔软的手绢或棉签,轻轻擦去。若嵌入眼睑膜囊内,则需要翻开眼皮方能擦去。 翻上眼皮的方法是:让幼儿向下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他的眼皮,轻轻向上翻即可。若运用以上方法不能取出异物,幼儿仍感极度不适,有可能是角膜异物,应立即去医院治疗。,眼,部,异,物,原因:咽部异物以鱼刺、骨头渣、瓜子壳、枣核等较为多见。异物大多扎在扁桃体或其周围,引起疼痛,吞咽时疼痛加剧。,处理方法:咽部异物最好用镊子取出,切不可采用大口吞饭的方法,否则会使异物越扎越深,出现危险。若无法取出,应立即去医院处理,咽部异物,立即打开自来水开关,让流动的水不断冲洗伤处,进行冷却处理,防止烫伤范围的继续扩

13、大。若是隔着衣服,先用冷水使烫伤处冷却20-30分钟,然后剪开衣服,再脱下来,在烫伤处涂抹“红花油”等油剂。对烫伤面积较大的幼儿,应立即将湿衣服脱掉,用干净的被单将伤者包裹起来,送医院治疗。,烫伤处理方法,食物中毒是什么症状,原因: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处理方法:故必须给患者补充水分,有条件的可输入生理盐水。症状轻者让其卧床休息。如果仅有胃部不适,多饮温开水或稀释的盐水,然后手伸进咽部催吐。.如果发觉中毒者有休克症状(如手足发凉、面色发青、血压下降等),就应立即平卧,双下肢尽量抬高并速请医生进行治疗。,愿每一个孩子都能高高兴兴的来上学,安安全全的回家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