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884239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鲁教版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水能 发生三态变化及发生这些变化所需要的条件,同时也有了一些有关分子运动产 生的自然现象的经验,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但学生还不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不能自发地从微观角度去 分析物质的变化,对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现象不易产生探究的冲动。 为此,本节的教学起点应当定位于从水分子运动的角度认识水的三态变化的实 质。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从宏观上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能用蒸发、凝聚、凝固、液化等词语描 述水的三态变化,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

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对于 “物质状态变了,其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微粒怎么变?用微粒的观点怎 么解释变化?”这样的化学问题还不能清楚认识,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引导学 生自主探究,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让学生重新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初步认识 物质变化的微观本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 征。 2、能够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的运动特点,学会用分子运动 的观点解释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 2、初步建立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然界中常见的水的三态变化入手

3、,让学生感知化学就 在我们身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分子的基本特征 难点:用分子的特征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多媒体投放图片“下雨” “下 雪” 观察图片 思考、讨论、回答 培养学生读图、 识图的能力。 情境 导入 问题天上的雨和雪来自哪 儿,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导入今天我们要通过“水 的三态变化”来解答以上问 题。 回顾旧知。利用学生的已有 经验制造认知冲 突,引发学生的 思考,提高学生 学习兴趣,导入 课题。 问题 诱导, 建立 认识 投影出示目标 投影封闭 在针筒中的水。设想把封闭 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 态的水就会

4、变为水蒸气,体 积会明显增大。 问题 2请大家猜想一下,在 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发生 什么变化? 问题 3当冰变成水或者水变 成冰时,水分子又有什么变 化? 投影展示分子间隔示意图 小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释现象1、雨后的马路变 干的过程 2、烧水开后,壶盖被掀起 阅读目标,明确任务 分小组进行讨论、表 达、交流。 获得结论一定量的 水,当它由液态变为 气态时,水分子的 _和_不会变 化,变化的只是水分 子之间的_和分子 的_。这样的 变化是_变 化。 分组进行探究讨论: 总结汇总 明确任务,有的 放矢 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培养学生的 “微粒观” 。 帮助学生建立正 确的认识 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的

5、能力 实验 出真 知 演示实验 110mL 水和 10mL 酒精混合 演示实验 2两只烧杯,一只 加入热水,一只加入冷水, 分别加入少量品红 观察、思考 讨论交流 得出结论 1、分子间有间隔 2、分子在不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锻炼学生的观察 能力、分析能力 和思考能力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对分子 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越快 讨论、交流、表达、 最后归纳出分子的特 征: 1、分子很小 (体积和质量) 。 2、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温度越高,运动越 快) 对分子的特征进 行总结,帮助学 生形成对分子的 整体认识。同时 指出自然界中水 的三态变化也是 分子运动的结果, 为下一节

6、的学习 埋下伏笔。 感悟 收获, 体验 成功 请同学谈谈本节课都有哪些 收获? 梳理规整,建构知识 体系。 培养学生善于总 结、和归 纳的 能力及习惯。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固态液态气态(物理变化) 不变 水分子的大小 改变 水分子的数目 分子间的距离 分子的排列方式 二、分子的特征: 1、分子很小(体积和质量) 。 2、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本节课要通过实验、图片及多媒体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有 关分子的现象。让学生确实感受到分子的存在,能体会 到分子很小、有间隔、 不停运动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 奇妙地跨越存在于微观和宏观之间的鸿沟,初步建立微粒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