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实验课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5884087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4.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实验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实验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实验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实验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实验课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实验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实验课(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髓形态学检查,1,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髓形态学检查,2,骨髓血细胞检查适应症,患者多次检查外周血有异常 患者有原因未明的肝、脾、淋巴结肿大 查明恶性肿瘤有无转移 对血液病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骨髓形态学检查,3,骨髓血细胞检查禁忌症,1.凝血因子严重缺乏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 2.穿刺部位有炎症或畸形。 3.晚期妊娠的孕妇。,骨髓形态学检查,4,实验内容,1.判断骨髓增生程度(低倍镜)2.巨核细胞计数(低倍镜)3.有核细胞分类(油镜)*4.填写实验报告*,骨髓形态学检查,5,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增生程度 成熟RBC与有核细胞之比 常见病增生极度活跃

2、 1:1 各类白血病增生明显活跃 10:1 各类白血病 增贫增生活跃 20:1 正常骨髓、某些贫血增生减低 50:1 慢性再障增生重度减低 200:1 急性再障 、急停,骨髓形态学检查,6,增生极度活跃(1:1):见于白血病,骨髓形态学检查,7,增生明显活跃(10:1):见于白血病、增生性贫血,骨髓形态学检查,8,增生活跃(20:1): 见于正常骨髓象、各型贫血,骨髓形态学检查,9,增生减低(50:1):见于造血功能低下,骨髓形态学检查,10,增生极度减低(200:1):见于再障,骨髓形态学检查,11,骨髓形态学检查,12, 巨核细胞计数 7-35个/片(1.5cm 3.0cm),1. 原始巨

3、核细胞(0) 2. 幼稚巨核细胞(05%) 3. 颗粒型巨核细胞(10%27%) 4. 产板型巨核细胞(44%60%) 5. 裸核巨核细胞(830%),骨髓形态学检查,13, 有核细胞分类,选择满意的片膜段,观察200个有核细胞,按细胞的种类、发育阶段分别计数,并计算它们各自的百分率。,骨髓形态学检查,14,干细胞,祖细胞,中幼红,早幼红,原红,早幼粒,晚幼红,中幼粒,原粒,晚幼粒,巨核系,淋巴系,单核系,浆细胞系,骨髓中血细胞根据细胞发育阶段分为 原始细胞、幼稚细胞及成熟细胞三个阶段,骨髓形态学检查,15,(一)粒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在正常骨髓约占45%-70%,分为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

4、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骨髓形态学检查,16,1、原始粒细胞(0-2%),原始粒细胞I型: 大小:1020 um,圆或不规则圆 形; 胞浆:量少,染均匀透明或不透明的淡蓝或深蓝色,无颗粒; 胞核:大,圆或椭圆,位于中央或稍偏 位,占细胞3545; 染色质:呈细砂粒状均匀平坦,如一层细砂,核膜薄,不明显,淡紫红色; 核仁:25个,淡紫蓝色,小而清晰。,骨髓形态学检查,17,原始粒细胞II型,在I型基础上 胞浆有少数细小颗粒 (无具体标准) 但无Golgi区 (淡染区),骨髓形态学检查,18,2、早幼粒细胞(15%),大小:1230um,略大于原粒,圆或椭圆形; 胞浆

5、:量增多,淡蓝或深蓝色,出现Golgi区(淡染区); 颗粒:出现大量略粗的嗜天青颗粒,颜色与核的色调一致,形态不规则,圆形或三角形,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早期早幼粒细胞出现的颗 粒较少,后期颗粒较多,甚至盖于核上或聚于核的周围。 胞核:圆或椭圆,多偏位; 染色质:呈颗粒状,较原始粒细胞粗,开始有些浓集,排列略紧; 核仁:可以残存或已消失;,骨髓形态学检查,19,3、中幼粒细胞(胞浆出现特异性颗粒),大小:1018um; 胞核:圆或椭圆,偏位,占细胞1223,可有一侧变平或稍凹陷,核膜清楚,呈淡红色; 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常有凝集感或呈小碎块,但较均匀; 核仁:消失; 胞质:丰富,淡蓝或淡粉红色

6、,可见淡染区; 颗粒:中性颗粒细小而密集,呈淡红色,粉沫状;嗜酸性颗粒粗大,呈小珠状,金红色、金黄色、蓝红色,有折光性,均匀布满胞浆;嗜碱性颗粒最大,大小不等,数目少,排列零乱,呈深蓝色,易脱落,可覆盖在核上。 注:以颗粒的特性划分中性、嗜酸性,嗜碱性,中性粒细胞,自中幼至晚、杆、分叶核粒细胞的划分,完全以细胞核的变化为依据。,骨髓形态学检查,20,粒细胞胞质中四种颗粒的鉴别,鉴别点 非特异性颗粒 中性颗粒 嗜酸性颗粒 嗜碱性颗粒 大小 较中性颗粒粗大 细小 粗大 最粗大大小不一 大小一致 大小一致 大小不一 形态 形态不一 细颗粒状 圆形或椭圆形 形态不一 色泽 紫红色 淡红或淡紫红色 橘红

7、色 深紫红或深紫黑色数量 少量或中等量 多 多 不一定,但常不多分布 核上 均匀 均匀 核上,骨髓形态学检查,21,4、晚幼粒细胞,大小:1016um; 胞浆:量较多,因含特异性颗粒的不同,被分为中性晚幼粒细胞、嗜酸性晚幼粒细胞和嗜碱性晚幼粒细胞; 胞核:较小、小于细胞的1/2,常呈肾形、豆形、半月形、阔带形或猪肠 等,核一侧开始凹陷,但凹陷程度不到核假设直径的一半; 染色质:更粗糙,紧密; 核仁:消失。,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骨髓形态学检查,22,5、杆状核粒细胞,大小:1015um; 胞核:多种形态,如s形、w形、v形带状核,其凹陷程度超过核假设直径的一半; 染色质:浓集成山丘状,呈深紫

8、红色; 胞浆:量较多,因含特异性颗粒不同,被分为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和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骨髓形态学检查,23,6、分叶核粒细胞,大小:1015um; 胞核:25叶,叶与叶之间由核染色质细丝或呈绳段样染色质相连; 染色质:呈深紫红色块状; 胞浆:多,因含特异性颗粒不同,被分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和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骨髓形态学检查,24,骨髓形态学检查,25,粒细胞鉴别要点,原始粒细胞I型无颗粒,II型有少数颗粒,核仁清楚,染色质细颗粒状; 出现较大嗜天青颗粒和淡染区,则为早幼粒细胞; 出现特异性颗粒,核仁消失,则为中幼粒细胞; 核稍有凹陷,核凹陷程度少于1

9、/2假设核直径,为晚幼粒细胞; 核凹陷程度超过1/2假设核直径,为杆状核粒细胞; 核之间仅有细丝相连为分叶核粒细胞。,骨髓形态学检查,26,骨髓形态学检查,27,(二)红细胞系统 (占骨髓有核细胞1525),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骨髓形态学检查,28,胞体直径15-20um,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钝角或瘤状突起,胞质量少,不透明深蓝色,有油画蓝感,在核周围常形成淡染区。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约占细胞直径的4/5,核染色质呈颗粒状,比原粒细胞粗而密,核仁1-2个,大小不一,染浅蓝色。,原始红细胞(01%),骨髓形态学检查,29,早幼红细胞(1%),胞体直径

10、10-18um,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圆或椭圆形,占细胞2/3以上,居中或稍偏位,核染色质可浓集成粗密的小块,较原红细胞粗糙,核仁模糊或消失,胞质量多,染不透明蓝或深蓝色,仍可见瘤状突起及核周淡染区。,骨髓形态学检查,30,中幼红细胞(约10%): 胞体直径8-15um,圆形。胞核圆形或椭圆形约占细胞的1/2,核染色质凝聚成索条状或块状,其中有明显空隙,宛如打碎墨砚感,核仁完全消失。胞质内血红蛋白形成逐渐增多,嗜碱性物质逐渐减少,因含不等量血红蛋白,可呈不同程度的嗜多色性。,骨髓形态学检查,31,晚幼红细胞(约10%),胞体直径7-10um,圆形;胞质量较多,浅灰色或浅红色;胞核圆形,居中或偏位,

11、占 细胞以下;核染色质聚集成数个大块或凝缩成紫黑色团块状。,骨髓形态学检查,32,原始红、早、中、晚幼红比较,骨髓形态学检查,33,(三) 淋巴细胞系统,划分原始、幼稚、成熟淋巴细胞,骨髓形态学检查,34,淋巴细胞 (约20%) 大淋巴细胞:胞体圆形,直径12-15um;胞质较多,呈清澈的淡蓝色,可有少量大小不等的嗜天青颗粒;胞核椭圆形稍偏于一侧,核染色质排列紧密而均匀,浓染呈深紫红色。 小淋巴细胞:胞体圆形,直径6-10um;胞质量很少,颇似裸核;胞核圆形,核染色质聚集紧密成大块状。,骨髓形态学检查,35,(四 )单核细胞系统,分为原始单核、幼稚单核、成熟单核细胞 原始单核细胞: 外形: 不

12、规则形或圆形,直径14-25m 胞浆: 灰兰色,浅兰色 ,似毛玻璃,不透亮,有伪足,无颗粒。 胞核: 不规则,有折叠扭曲 染色质:纤细网状,浅紫红色,淡薄。 核仁: 大,1-3个,骨髓形态学检查,36,成熟单核细胞,胞体稍小 直径12-20m 胞浆量多,灰兰色 散布细小粉红色颗粒 核居中或偏一侧 形状不规则,并有明 显扭曲折叠 染色质凝聚 如筛底或粗线条状 在正常骨髓中5%,骨髓形态学检查,37,(五) 浆细胞系统,1 原始浆细胞 2 幼稚浆细胞 3 成熟浆细胞,骨髓形态学检查,38,成熟浆细胞,椭圆形,直径8-20m胞浆丰富,灰蓝色,常见空泡,极少含有嗜天青颗粒,近核处明显半圆形淡染区核圆形,明显偏位染色质粗凝块,呈车轮状结构排列。,骨髓形态学检查,39,骨髓形态学检查,40,骨髓形态学检查,41,骨髓形态学检查,42,骨髓形态学检查,43,骨髓形态学检查,44,骨髓形态学检查,45,实验步骤,一、用低倍镜(10倍)找涂片体尾交界、染色良好、细胞分布均匀的部位。 二、滴上香柏油。 三、用油镜(100倍)分类200个有核细胞。 四、计算各系统各阶段细胞的百分比。 五、填写实验报告。,骨髓形态学检查,46,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