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件循环1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880456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课件循环1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课件循环1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课件循环1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课件循环1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课件循环1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课件循环1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课件循环1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血液循环 Blood circulation,一、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一)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定义:心房或心室一次缩和舒张称为心动周期。心动周期与心率呈反比 HR 75次/分时,心动周期为0.8s.心率 心动周期收、舒皆短,对舒张期缩短程度更大 长期心脏衰竭,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关系,(二)心脏泵血过程 基本机制: 动力:压力梯度(高低) 血流单方向:心肌的舒缩室内压变化 瓣膜开闭 血流方向,1.心室收缩期(period of Ventricular systole) (1)等容收缩期(period of isovolumic contraction

2、 ): 心室肌收缩室内压 房内压 房室 瓣关闭,但室内压仍然动脉压动脉瓣开放血由心室射入动脉。 a.此期血流速快,射血量大,占总射血量2/3,持续0.1s; b.容积缩小,室内压达峰值,主动脉压也达峰值。,2)减慢射血期(reduced ejection): 射血的后期,心室收缩强度减弱室内压由峰值逐渐下降,室内压动脉压射血速度,靠惯性射血。射血量占总量1/3,持续0.15s,2.心室舒张期(period of Ventricular diastole) (1)等容舒张期 (period of isovolumic relaxation ) 心室肌舒张室内压 房内压房室瓣关闭心室容积不变。 持

3、续0.06s0.08s。此期室内压急剧下降。,(2)心室充盈期(period of Ventricular filling ) 1)快速充盈期(rapid filling):心室舒张 室内压 房内压房室瓣开放血液快速入室(心室的抽吸作用),容积迅速增大。充盈量占总量2/3,持续0.11s。2)减慢充盈期(reduced filling):房-室压力梯度减小血液进心室速度减慢。持续时间0.22s.,(3)心房收缩期(atrial systole) 心室舒期的最后0.1s心房收缩,推进心室的血量占总量约25%。初级泵或启动泵心房大部分时间处于舒张状态,起接纳和贮存静脉回流血液的作用,(三)心音 h

4、eart sound,心音 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 产生时间 心室收缩期开始 心室舒张期开始 产生原因 1.房室瓣关闭; 1.动脉瓣关闭;2.心室射血冲击 2.血液冲击动脉血管及血液涡 壁根部及心室流引起的振动 内壁振动 声音性质 音调低、钝 音调高、亢 持续时间 0.120.14s 0.080.1s 听诊部位 左锁骨中线第五 胸骨右,左缘第二肋间隙肋间隙(即心尖部) (主,肺动脉瓣听诊区),三、心泵功能的评定 (一)心脏的输出量 1.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和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 搏出量:一侧心室射一次心脏搏动所射出的血量。 6080 ml,

5、左、右室相等。SV = EDV-ESV = 125-55ml = 70ml 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正常值55%65%。EF = SV/EDV100% =70/125100% =55%,2.每分输出量(minute volume)和 心指数(cardiac index) 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 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CO=SVHR= 70ml75次/分 56L/min 左右两心室心输出量基本相等。,中等身材成人,静息心指数约为: 56L1.61.7m2 3.03.5L/min/m2,心指数(cardiac index) : 以每平方

6、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二)心脏作功量 每搏功(strok work):心室一次收缩所做的功。每分功(J/min)搏功(J)心率=60.2J 左室功是右室功的6倍(因肺A平均压为主A平均压1/6),1.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最高的时期在 。A 等容收缩期末 B 快速射血期末 C 减慢射血期末 D 快速充盈期末 E 减慢充盈期末 2.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最低的时期在 。 A 等容舒张期末 B 快速充盈期末 C 减慢充盈期末D 心房收缩期末 E等容收缩期末 3.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容积最大的时期在 。 A 快速充盈期末 B 减慢充盈期末 C 心房收缩期末 D 等容舒张期末 E 减慢射血期末

7、4.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容积最小的时期在 。 A 快速充盈期末 B 减慢充盈期末 C 等容收缩期末 D 快速射血期末 E 减慢射血期末 5.在心动周期中,房室瓣开放始于 。 A 等容舒张期末 B 快速充盈期末 C 减慢充盈期末D 等容收缩期末 E心房收缩期末 6. 在心动周期中,房室瓣关闭始于 。A 快速充盈期末 B 减慢充盈期末 C 心房收缩期末 D 等容收缩期末 E 快速射血期末,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泵功能调节) CO=SVHR (一)前负荷(异长调节,Frank-Starling机制) 1.心肌前负荷由心室舒末期血液充盈量决定, 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相当于前负荷 (常用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8、来反映前负荷),2.左、右心室功能曲线(犬),代替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左心室,右心室,初长度对心肌、骨骼肌肌收缩力 影响的比较,心肌,骨骼肌,相同点: 初长度变化可改变粗、细肌丝的有效重叠程度和活化横桥数目;达最适前负荷前,随负荷和初长增加,收缩强度(张力)也逐渐增加;,不同点:心肌伸展性小:因胞内连接蛋白、胞外间质富含胶原纤维,多层肌纤维成交叉排列。不出现降支:因即使前负荷很大情况下,肌节最长不超过2.25 2.30m,使心脏不会在前负荷明显增加时出现搏出量和搏功下降。,3.影响前负荷的因素: 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 = 静脉回心血量余血量 (1)静脉回心血量: 心室充盈时间: HR充盈时间短回心

9、血量 静脉回流速度: 外周静脉压回流速度快回心血量 心室舒张功能 心室舒张速率心室内负压抽吸作用越强 回心血量,心室顺应性(V/P)顺应性心室充盈量 心包腔内压心包腔内压心室可扩张性回心血量 静脉回心血量增多心室充盈量搏出量,(2)余血量:余血量 静脉回心血量不变心室充盈量实际上,余血量舒张期室内压回心血量 心室充盈量不一定增加。结论:前负荷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一定范围内,随着心肌初长增加,搏出量增加。,(二)后负荷 心室肌后负荷是指大动脉血压, 在心肌初长度、收缩能力、心率不变情况下,大动脉BP 等容收缩期延长而射血期缩短射血期心肌缩短速度和程度搏出量,继发引起异长调节: 在BP搏出量余血量

10、 若回心血量不变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通过异长调节,搏出量回升,使舒张末期容积恢复。 继发引起等长调节及神经体液调节。 结论: 后负荷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后负荷增加使搏出量减少,通过异长调节使搏出量恢复。,后负荷与心输出量的关系,(三)心肌收缩能力 (等长调节)Myocardialcontractility 定义:心肌不依赖于前后负荷,而能改变其力学活动的内在特性。,凡能影响兴奋-收缩耦联各环节的因素都可影响心肌收缩能力: 胞浆内Ca2+浓度、 肌钙蛋白对Ca2+的亲和力 儿茶酚胺、钙增敏剂(如茶碱) 收缩能力 ACh、缺氧与酸中毒、甲低收缩能力,心肌收缩能力改变对心室功能曲线的影响,(四)心率: 正常心率 60-100次/分 一定范围内,心率若搏出量不变 心输出量 心率过快160-180次/分舒张期明显 充盈量搏出量心输出量 心率过慢40次/分舒张期过长充盈时间延长 但充盈量已达极限,充盈量不能再增加心输出量 影响心率因素: 神经:交感(+)、副交感(-) 体液:E、NE、甲状腺素、体温等。,五、心泵功能贮备 cardiac reserve 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以心脏每分钟能射出的最大血量即最 大心输出量表示。 心率贮备:静息心率2倍(160180次/分) 收缩期贮备 3540ml(551520ml) 舒张期贮备 1520ml(125140ml),搏出量储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