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我见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861244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我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我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我见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我见 老河口市袁冲小学 崔楠楠 “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 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 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语文学科素养加上 “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 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由此,语文课程不仅要培 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 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 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语文教 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呢? 一

2、、激发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 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因此 语文教学活动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 受知识,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才能得以提升。 1、精心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课前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典 诗文。学生对未知的知识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因此,相对 于简单机械的抄写,他们对这样的作业更感兴趣。譬如在讲授一年 级下期第六单元第 2 课古诗两首时,让学生收集描写夏天荷叶 的诗句;讲四年级上期第 1 课观潮时,我让学生收集描友谊的 诗句;学习五年级上期第

3、6 课梅花魂时,让学生收集描写梅花 和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等。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上课时选学 生诵读、展示收集成果。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收集、筛选资料 的能力,又能极大地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学生的中国文化精 髓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学识和人文修养。 2、根据课文内容和文体特点,创造、再现课文情境。譬如,在 讲四年级上期搭石这篇课文时,我就采用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 演体验的方法。上课时,我在讲台上放上几张白纸作为搭石,告诉 孩子们白纸以外的区域就是溪水,让三五个孩子跟着我一起走搭石。 学生一看可以上台和老师一起表演,情绪高涨,纷纷踊跃争取。在 再现情境的过程中,分两组进行,一组同学与我配合默契

4、,提脚、 落脚,动作协调一致,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动作的协调美和韵律 美时。另一组同学表演时,我几次故意打乱脚步,让后面的孩子步 伐大乱,纷纷掉进溪水中。通过这样的对比试验,学生很容易就能 感受到村民之间的默契与和谐,体会到过搭石时的有序和动作的整 齐划一,感受到村民心灵之美、民风淳朴之美。这样的学习,生动 活泼,很自然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潜移默化地培 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情怀。 二、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培养 学生的语文素养。 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是使学生愿意去学,而教师还要 采用各种有效的办法来使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 最终达到培养学

5、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1、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达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依靠文 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 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章,都是几代大家积累流传下来,经过专 家们认真筛选甄别的,在遣词造句等方面堪称范本的佳作。因此,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或片段外,我也会 要求学生对其他课文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多读以至成诵。这样不仅能 够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 譬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课文触摸春天时,因为这篇课文内涵比 较深刻,小学生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不容易理解课文内涵,文中 许多句子比较长且难以读通顺,因此教学时我反复让学生诵读,甚 至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

6、础上能把盲女孩安静双手拢住蝴蝶和放飞蝴 蝶的片段背诵出来。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慢慢地走进了安静的内 心世界,对安静细腻而丰富的感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能力,而且在朗读的过程中也加 深了学生对文本人物形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读名家名著,写读书笔记。 “腹有诗书气自华”,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 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 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据一些调 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阅读量非常低,粗略估计平均阅读

7、 量应在国家出台标准的 20以下。相反,在历史的场合中,那些古 代教育家都十分重视记诵,要求学生在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多读多 背,熟读成诵。历代的文学大师,也无不满腹经纶,具有很好的记 诵功底。 3、诵经典诗词,背名篇名句。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文化是诗 性文化。诗教,可以让人温柔敦厚,让人文质彬彬。因此,学生们 的经典诗文的积累很重要,这些经典诗文既有古代的经典,也有现 当代的佳作。 三、借助互联网资源等在内的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习作热情,培 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写作既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能力,也是语文素养蕴含的学识 修养和人格修养的重要的呈现载体。在广泛阅读和积累的而基础上, 学生们已经具备了较好

8、的文学底蕴。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写出优秀 的习作呢? 1、结合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要求每个孩子每读完一本 书都要完成一篇有质量的读后感,经过自己修改、生生互改后,在 班上进行读后感交流活动。因为很多同学都是通过借阅和漂书的方 式得到书籍的,所以往往一本书同时有几个阅读者,不同的读者写 出的读后感又各不相同,这样的交流活动对帮助孩子如何提高写作 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2、每次习作,会选择部分同学的作文面批精改,字斟句酌地对 学生的习作加以润饰并将好的作品在班级里进行交流展示。孩子们 很重视这样的机会,他们往往会把这样的机会视着一种荣誉。这样 的举措使孩子们写作的兴趣会更加浓厚,会愿意主动去写更棒的作 品,这样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写作欲望被充分激发就会由“要我 写”变成“我要写”。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要想培养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 代新人,教师就应当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质的培养。通过激发学 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同时注重朗 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